如果二戰時期德國延遲進攻蘇聯,讓蘇聯實施了大雷雨計劃入侵了德國,二戰結果會怎樣?

傾心獨戀7603


大雷雨計劃只是計劃,按照斯大林的性格和希特勒在1941年6月之前德國取得的驕人戰績,蘇聯一定是不敢貿然從事的,我是熱愛歷史的豆包,很高興和大家探論歷史問題。

大雷雨計劃是個計劃呢,這個計劃的背景是什麼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和德國之間並不接壤,在蘇聯和德國之間從北向南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有波蘭等國,然而1939至1940年蘇聯和德國一連串舉動,改變蘇聯和德國的地緣政治格局。

一戰後的歐洲各國版圖,蘇俄與德國並不接壤

早在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與德國在東線戰場上鏖戰,此時沙俄先後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特別是十月革命以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上臺,建立蘇俄政府,1918年3月,蘇俄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割讓出沙俄數百年來佔領西部領土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包括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在內。而在十月革命的同時,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也紛紛獨立。蘇俄可謂損失嚴重。

然而就在同年的11月份,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德國勢力迅速推出這些東歐地區,列寧也宣佈《佈列斯特和約》無效,蘇俄紅軍西進,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先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9年蘇俄紅軍繼續向西挺進,結果遭到剛剛復國的波蘭政府的反擊,蘇波戰爭爆發,蘇俄紅軍失利,最終蘇俄丟失西烏克蘭地區和西白俄羅斯地區。1922年蘇聯成立,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正式加入蘇聯。但此時波羅的海三國、芬蘭都拒絕加入蘇聯,保持獨立。

佈列斯特和約中蘇俄損失的領土

1933年德國納粹黨上臺,德國勢力得到擴張,由於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中直接表明了他的反共反蘇立場,同時希特勒上臺之後對於德國共產黨進行殘酷打擊,致使蘇聯一直對於希特勒的崛起惴惴不安,蘇聯多次通過外交渠道聯繫英法,希望建立防範德國的共同防禦體系,結果英法反應冷淡,英法希望取悅德國,讓德國與蘇聯死磕,然而1938年德國最終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英法也發現是了事情的不妙,而此時英法想要積極聯繫蘇聯的時候,蘇聯卻也表現出了冷淡,因為德國提出了更好的方案,那就是蘇德聯合瓜分東歐,在蘇聯看來可以通過該方案向西面推展戰略緩衝空間,從而加深蘇聯對於德國的防禦面積,於是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而蘇軍在東面進入波蘭,蘇德瓜分波蘭。德國敲掉了這個令他們討厭的一直追隨在法國屁股後面,牽制德國的癩皮狗,而蘇聯重新得到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此時英法已經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德國於是進攻北歐,隨後進攻西歐;而蘇聯則是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並隨後發動蘇芬戰爭,入侵了芬蘭,1940年6月,就在德國完成法國戰役,橫掃北歐、西歐後,並將其納入德國控制範圍的同時,蘇聯也已經解決了芬蘭,併吞並波羅的海三國,同時逼迫羅馬尼亞割讓領土,將蘇聯的邊境線生生的向西推進了200到300公里,蘇聯稱之為建立了“東方戰線”。於是歐洲本來是不相鄰的兩個最強大的陸權國家,變成了鄰國。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後,終於與德國接壤成為鄰國

與強國為鄰的壓力非常大,無論對於蘇聯和德國哪一方都是,兩大強國之間彼此之間雖然還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有著大量貿易,但是彼此充滿著嚴重的不信任。德國還在努力解決英國,發動不列顛空戰,準備對英國做最後一擊,而蘇聯則已經沿著新行程的蘇德邊境線,部署數百萬蘇聯紅軍,所以此時的希特勒對於東線蘇聯的部署,還是憂心忡忡的。

更讓希特勒煩躁的是,在德國的一連串勝利的時候,墨索里尼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機動,開始入侵希臘,結果被希臘胖揍一頓,為了挽救豬隊友,德國被迫又發動了希臘戰役,解決了東南歐問題。

而所謂的大雷雨計劃只是在蘇聯解體後1993年,一個俄羅斯的上校向外界披露的蘇聯在1941年的一個作戰計劃,也就是說蘇聯在完成“東方陣線”建設的時候,制定的突襲德國的計劃,但是蘇聯建立“東方陣線”後,將蘇聯的整個防線向西平移,蘇聯肯定會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或者主動出擊德國或者積極防禦德國,這很正常並不讓人驚訝,但是從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開始,德國突擊蘇聯,發起“巴巴羅薩”的入侵蘇聯的軍事行動後,蘇聯表現出的被動和遲緩,隨之而付出的數百萬軍隊被殲滅的結果來看,蘇聯顯然是沒有做好準備,連防守的準備都沒有做好,更別提是對德國先發制人的進攻計劃了。

德國蘇聯戰爭初期俘獲的大批蘇軍俘虜

而在1939年到1941年,不到兩年時間,德國充分發揮閃擊戰的優勢,配合空軍突襲和陸軍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掃平了北歐、西歐以及東南歐的一切阻礙,並幾乎好無敗績,德國這些廣為人知的戰績放在這裡,蘇聯高層也看在眼裡,他們絕沒有此時去招惹德國的膽量和信心。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個“大雷雨計劃”是蘇軍總參謀部在1941年裡提出的眾多作戰方案之一,它的作戰目的並不是入侵併打敗德國,而是僅以擊敗並消滅集結在波蘭東部的德國軍隊。這只是針對德軍越來越明顯的侵略行徑而作出的先發制人的行動,是一個規模有限的計劃。


“大雷雨計劃”中描述瞭如下的戰略背景:“考慮到德國目前正在動員其軍隊和後勤部門,有能力先發制人的阻止我軍的展開並發動突然襲擊。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根本沒有將行動的主動權交給德軍指揮部,而是應該先於敵人完成展開,並在德國陸軍的展開過程中、尚未成功組織戰線及其軍隊協同的情況下,主動向其發動進攻。”蘇軍預計將使用152個師進攻東線德軍的100個師,這個報告的提出日期在1941年的5月15日。

當時的蘇聯在西部邊境地區一共有102個師,戰略第二梯隊和預備隊剛剛開始向前方開進,預計遭到6月底或7月初才能達到進攻所需要的兵力,而此時就算推遲了發起進攻的日期,但是其東線的兵力也肯定在一直增長中,屆時德軍在東線可不再是僅僅100個師的兵力,蘇軍的152個師能否擁有發起進攻的展開水平存在很大的疑問。蘇軍本就在作戰經驗上遠不如德軍,如果在數量上仍不能佔據絕對優勢,這種進攻會不會是一種自殺行為?

而且德軍當時對於蘇聯西部地區的軍事情報工作卓有成效,對於西部地區蘇軍實力有著精確的計算,所以對於蘇軍大規模的將兵力兵器運往西部進行大規模的部隊展開行動,很難會逃過德軍的察覺,畢竟蘇軍的集結時間長達60天,如果德軍發覺蘇軍的進攻企圖,同樣由充分的時間在加快部隊的展開速度和派遣更多的部隊前往東線,這樣蘇軍的奇襲優勢將不復存在。而且蘇軍在大規模的機動作戰上遠遠不如當時的德軍,反而極有可能會被強大的德軍裝甲部隊所反包圍殲滅,畢竟包圍一直進攻的部隊要比包圍一直撤退的部隊容易多,所以如果蘇軍先於德軍發起進攻,只會讓蘇軍的損失更加慘重,蘇軍在1941年來說無論在哪方面都沒有達到發起進攻的戰備條件,縱深防禦才是蘇軍最合理的選擇。


戰略論


很明顯,蘇德必有一戰,只是究竟是哪一方先動手。

在德國敲詐勒索甚至鯨吞蠶食的時刻,蘇聯已經對這位不斷擴展勢力的鄰居有高度的警惕,且對其哄騙英法採取綏靖的禍水東引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謊言說著說著,搞不定那一天就會成為現實。

為此,蘇聯開始它的縱橫捭闔,不僅在政治上與歐美進行鬥爭,而且還不失時機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在德國與其盟國、歐美列強之間製造裂痕。

但蘇聯永遠不會對這位強鄰失去戒備,在其東擴之際,出兵共同瓜分了波蘭,避免德國將邊界擺設在自家門口,獲得很大的緩衝空間。

大雷雨計劃是一個理想的計劃,應該可以參考二戰後期的現實,也就是政治環境與軍事環境有利於蘇聯的計劃,該計劃便可實施,消滅令人不安的威脅,擴展勢力。

所以蘇聯一直籌備,一直利用政治手段來實現其適合的環境,奈何英美法不配合,所以蘇聯只能與德國進行交易,計劃的實施也就一再擱置。

在德國擴展初期,蘇聯一直建議英美法一同遏制,奈何政治氣候不允許。

德國自然也知曉蘇聯的軍事實力一直在膨脹,不消除也是非常大的威脅。

言歸正傳。

蘇聯的大雷雨計劃為何沒有實施,環境不允許,所以只能備著不用,如果當時強行使用,恐怕漁翁得利的是英美法,畢竟軍事只是政治的延續,在沒有獲得政治利益便使用軍事手段,那只是愚蠢的做法。

當然啦,軍事手段也得保護得了自已,否則政治滿分,軍事零分也是白搭。

因此,蘇聯在二戰幹得不錯,政治利益幾乎都達成了。


鴻哥iouyh福小鋪


本猜想建立在蘇聯實施了大雷雨計劃的基礎上而猜想的,純屬個人無聊之談:

第一猜想,德國挺住了。眾所眾知,德國能迅速對蘇聯整個西歐底盤迅速橫掃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蘇聯沒有優秀的指揮將領,所以導致了蘇軍大規模大批次的被德軍圍殲,使得蘇軍喪失了眾多主力,而變得被動。所以如果仍然是這些將領指揮侵德的話,面對一大堆優秀的德軍指揮官,蘇軍是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反而喪失更多的主力在德軍的主戰場上。最終的結果可能仍然是兵臨莫斯科城下。但是具體那時是否能打敗蘇聯,那就要根據許多因素了,筆者不做眾多猜想了。

第二猜想,德軍崩了。多線作戰乃是兵家大忌,雖然擁有眾多優秀人才,但是多線作戰的德國確實在蘇聯大規模入侵下依然挺住,所以德國很可能淪陷。接下來有意思了,淪陷的德國領土鐵定會被蘇聯給吞併,但是法國那邊被德國佔領的地區呢??斯大林應該不會還給法國吧。那麼就變成了蘇聯和英法美的戰爭了。說句玩笑話,沒準那時抱著敵人的敵人就是好友的情感,蘇日沒準就結盟了,蘇聯可能毫不猶豫的把中國作為日本的勢力範圍,換取日本的支持了。

第三猜想,德軍和蘇軍僵持住了,這就毫無懸念了,接下來的發展定然是德國難逃被美蘇英中法這些正義聯盟給打敗的命運。


polityW


如果大雷雨計劃首先實施,那麼波蘭應該全境被佔,德國丟失一半。但是按照當時元首的搞法,很有可能跟攪屎棍吉爾和談(畢竟副元首赫斯自己開飛機去英國想和談然後被關押至戰後,沒有元首的首肯,副元首傻逼了才這麼做),然後美國瘋狂向德國輸送戰略物資和工業產品,畢竟扛擊某土才是最重要的,也符合英國“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對我們來說,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滅掉蘇聯,而腳盆因為跟德國結盟,美帝會認可腳盆在中國所打下的面積進行調停,常凱申司令員只能派何應欽去簽署不平等條約(開始就留了汪兆銘這個後手,至少保證中華不斷根),招來知識分子一頓罵。最後,我兔當然被定義為最大邪教組織毛熊的小跟班,被剿滅。那麼現在還是中華民國107年,中國的版圖少了一多半。想一想,救了新中國的人是元首啊!


長沙一哥


有如果他就勝啦,可歷更不會重寫。


用戶525401060868何


雖然當時希特勒贏得了西歐戰爭,但是當時的戰時經濟對他很不利,全世界各國列強都看到了這點,前者心裡更害怕,無奈,選擇了以戰爭養戰爭的方式來打蘇聯,蘇聯,戰略縱深,吃了虧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如果希特勒當時不打蘇聯,也是必死無疑,蘇聯會搶走許多的戰略資源要地,聯合英國和美國收拾他,西歐大陸絕不能讓德國一家獨大,所以希特勒當時並不傻


和諧攝製A


即便如此,二戰的結果不會改變。但是,斯大林和蘇聯會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

一是,德國人的供給路線會方便得多。德國人在東線作戰中吃虧,很大問題是氣候和供給。

也就是說,如果斯大林殺進波蘭境內後,一定會被德國人殺得找不著北。

然後,德國人會一直向蘇聯境內殺進去。

但是殺進去以後,蘇聯的冬天一定會幫助蘇聯人。

二是,德國人當時鋒芒畢露,蘇聯軍隊一開始一定不是他們的對手。

蘇聯軍隊的勝機,一定是在本土。也只有靠著本土的冰天雪地,他們才能把德國人徹底磨蒙。

您說呢?


大福圓吉林


以41年蘇軍的軍事素養,即使蘇軍先動手也會被德軍反推!可能的結果德軍兵敗莫斯科城下與蘇軍訂立城下之盟,蘇聯會緩上幾年,但只要美國參戰,德國還是必敗只是時間問題,可能推遲幾年


仝德誠


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