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我常常想到兩個人,兩個曹魏的重要謀士。他們各有學識建樹,謀略各有千秋,聰明度也不相上下。是對手,又算不上死對頭。他們的優點和缺點都十分鮮明,結局是一個被殺,一個抑鬱不得志而終。

是哪兩位呢?楊修與吳質。

客觀地講,楊修的名氣大得多,與曹操比智力的幾個橋段堪稱精彩。吳質的名氣要差得遠,以至於不少人不知道他是誰。三國英雄璀璨如星空,吳質的光芒顯然微弱了一些。但是,這不等於說吳質無足輕重,可以被忽略不計。恰恰相反,他在曹魏的後期,是一個大角色,是小人物在一瞬間便扭轉了乾坤。那時候,司馬懿也比不了他。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吳質真有那麼厲害嗎?

吳質,字季重。喜歡文學,善於陰謀,曾一度作為曹丕的智囊,為曹丕最終被確立為太子,立下汗馬功勞。他還是曹丕的私人朋友,鐵哥們。可是曹丕稱帝后,並未對吳質有什麼過多的賞賜,而且吳質去世後,皇帝給他的諡號竟然是“醜侯”,頗有貶低與嘲弄的味道。莫非曹氏祖孫三代有著卸磨殺驢的光榮革命傳統不成?

曹操是個寫文章的高手,自然也喜歡寫文章的兒子。曹操的幾個兒子,善於寫文章的倒有幾位。比如曹丕,他的《燕歌行》是出了名的七言詩,而且文學才華也獨樹一幟。但是和曹植相比,顯然差些。曹植當時稱為建安之傑,而且言出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打敗袁紹之後,曾在鄴城修建了一座銅雀臺,然後讓自己的兒子寫一篇詩賦。曹植援筆立成,拿過來讓曹操一看,的確是好文,因此曹操對曹植格外喜歡。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因為曹丕想要做曹操的繼承人,自然身邊要團結智謀之士,只有這樣才能與曹植抗衡。而吳質就是這樣的一位,謀略出眾,做事低調。

吳質也能寫文章,因此曹植對吳質也好,也想拉他加入朋友圈。可是吳質怎麼看這位文筆高妙的二公子政治上都有點兒腦殘,固敬而遠之。他倒是一門心思地的跟著曹丕。被曹丕稱為私友,是信得過的謀士。

其實,他曾經為曹丕做了兩件大事,看似輕而易舉,卻也一舉而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一是——擺平了聰明過人的楊修。吳質做朝歌令的時候,楊修和丁氏兄弟都想讓曹操立曹植為太子。曹丕很害怕,就用車子裝破竹簍,讓吳質趴在裡面然後進府議事。楊修忙去給曹操彙報,不好自己去調查。曹丕可嚇出了一身冷汗,問吳質咱們如何是好?老爺子知道了還不鬧地震!吳質道:怕啥?將計就計,明天你切如此這般……。曹丕依計,楊修果又告狀告,結果查之無人,曹丕安然無恙。曹植和楊修不僅吃了個啞巴虧,還從根本上動搖了曹操立太子的初心。

二是——教曹丕演了一出好戲。一次,曹操將要出征。幾個孩子出去送行,曹植為父親寫了一篇文章,希望父親早一天凱旋而歸。曹丕很木然,他知道寫文章自己是短板。這時吳質對他說,趕快哭。於是曹丕一把鼻涕一把淚,悲悲切切,讓人動容。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動。於是都認為曹植華而不實,酸腐秀才一個;還是曹丕誠實孝順,可託大事。

這兩個砝碼朝天平上一放,曹丕坐定了太子之位,直到順利當上魏王。您說,吳質憑這分功勞,做個丞相還有跑嗎?可是,沒有。吳質不但沒進曹魏政治核心,還生生給晾到哪兒了。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是吳質得罪了曹丕?還是曹丕翻臉像翻書?

其實,都不是。是吳質個人的緣故。

其一,出身低微,交結上層。人們譏笑吳質趨炎附勢。尤其是他老家的人,更認為吳質不是什麼好鳥。當時的社會是重視門閥的,吳質如果行為檢點,必會受到重用。他卻依仗曹操父子的青眼,橫行無忌,頗有點像當年狂傲的許攸。

其二,傲視同僚,自取其咎。吳質給曹丕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那都是上不了檯面的,屬於陰謀。吳質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功勞,也不曾披甲上陣,卻屢屢羞辱大臣。黃初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吳質入京師朝覲,文帝曹丕便讓很多將軍在吳質那裡樂呵樂呵,這無疑是拉進吳質和自己手下大將的關係。酒喝大了,吳質忘形,羞辱曹真,便下令叫演員在宴上表演戲弄肥瘦的節目。體胖的曹真身為貴族之將,非常惱火,隨即大怒謂吳質道:你要跟我兵戎相見嗎?驃騎將軍曹洪、輕車將軍王忠一旁添油加醋:吳大人就是讓你承認是個肥佬,難道您還以為自己是個苗條的身材嗎?曹真愈加憤怒,拔刀瞪眼喝道:這個戲伶休想脫身,我要斬了你!吳質按劍道:曹子丹,你只不過是案板上的肉,吳某吞你不用搖喉,咀嚼你也不用搖牙,橫什麼你橫?瘦高的朱鑠也起身道:陛下要我等來供你取笑嗎?欺人太甚!吳質又將朱爍挖苦了一通。你想,曹洪、曹真是什麼人物,曹氏宗親,軍功卓著,得罪他們,焉能不自食苦果。有的人天生就沒有高官之命,看似唾手可得,則實千里之遙。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其三,軍功未建,小人得志。吳質在軍事、政治上還需要展現才能,前面兩件小功無法服眾。而且做人那麼張揚,曹丕即使想提拔提拔他,他也不能給自己長點兒臉。也許,不是上天不垂顧,是你的造化太淺!

吳質死後,魏明帝曹睿給他的諡號是醜侯,可見功臣的催悲。古今同理,一個人僅僅會耍小手段不成,有點成績就忘乎所以更不成,還要有機智內斂的風格、立定朝廷的腳跟和儒雅優良的修行。

什麼叫吳質?無有政治家的潛質者也!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附曹丕《與吳質書》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複道哉!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於所善,古人無以遠過。

曹丕的重要謀士高參吳質為何不受重用呢?

昔伯牙絕弦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亦一時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後生可畏,來者難誣,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光武有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為昔日遊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頃何以自娛?頗覆有所述造否?東望於邑,裁書敘心。丕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