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當年曹丕能夠戰勝曹植,被曹操選為太子,吳質居功至偉。他不僅用智謀戰勝了幫助曹植的楊修,更是為曹丕在曹操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從而讓曹操逐漸疏遠曹植,最終曹丕才得以勝出。但讓人奇怪的是,身為曹丕四友之一的吳質雖在曹丕成為世子的道路上出力最多,但他的名聲與官位卻完全不如司馬懿與陳群。同樣是曹丕四友這個小團體之中的人,為什麼幾個人之間的差距有這麼大呢?

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首先,是因為吳質的出生。相較而言,司馬懿與陳群都出生官宦世家,向上追溯三代人都是漢朝重臣。而吳質出生“單家”,與司馬懿和陳群等人不可容日而語。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在漢朝時期,出生本來就決定了你手中的資源與名望。正因如此,司馬懿和陳群這些家世顯赫的人,很容易就能在當時被舉薦為官,而吳質卻只能靠著才學來博取曹丕的喜愛,這才逐步入仕。可以說,正因為吳質的出身太過普通,沒有家族背景,因此其後來的成就與名聲自然不如司馬懿等人。

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其次,是吳質本身的資歷也不夠。要知道像司馬懿這樣有顯赫背景,又是嫡子的人,一出生就註定了其今後為官要比普通人容易得多。作為門閥士族,他們內部的舉薦要比寒門書生單靠自己打拼要有用得多,也快得多。正因如此,司馬懿在年輕時就曾被多次舉薦,而且他還不願入仕為官。後來實在是隱藏不下去了,這才為曹操重用,而且一開始就出任黃門侍郎等要職,在積累了名望與政績的同時,也積攢了大量為官的資歷。而吳質就比較慘了,他最初是朝歌縣長,隨後是元城縣令,若不是被曹丕看重,被封北中郎將,只怕這一生都很難熬成一個郡守。

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後來曹丕登基,大肆封賞有功之臣,此時吳質即便是連升數級,也不能與此前位高權重的司馬懿和陳群等人的官職相提並論。正因如此,司馬懿可以成為大將軍,陳群也可以成為鎮軍大將軍,但吳質卻只能成為振威將軍了。再加上曹丕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在位期間也不能一直提拔吳質,因此吳質的官職最終也不是很高。畢竟屁股決定腦袋,吳質再厲害,手中的權利就這麼大,做的事自然也就只能有這麼多,相對而言,名望肯定就不如司馬懿等人那麼高了。

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最關鍵的是,吳質的人品不行。吳質雖然才思敏捷,為人機靈,能為曹丕出謀劃策,但他本身的品性不怎麼樣。在年輕的時候,他就喜歡趨炎附勢,攀附權貴,卻不願與本郡的普通人結交。後來曹丕登基為帝,作為曹丕寵臣,此時已雞犬升天的吳質可算是巴結到魏國最大的權貴了,因此愈發目中無人。當年曹丕想拉近讓諸位將軍與吳質之間的關係,特意讓這些將軍到吳質的府上參加宴會。宴會中,吳質安排了一個專門說人身材胖瘦的滑稽節目。當時在坐的將軍之中,曹真比較胖,而同為四友之一的吳爍則比較瘦。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吳質在恥笑曹真。要知道曹真是曹操的族侄,從小被曹操收養在身邊,位高權重。吳質連這樣的人都看不順眼,更是在曹真憤怒時反說曹真霸道,可見吳質的為人確實不怎麼樣。

吳質乃曹丕四友之一,為曹丕出謀劃策,為什麼名聲不如司馬懿?

筆者認為,出身和資歷其實並不是吳質的短板,做人才是。正是因為他的人品有問題,常得罪人,這才讓曹丕想提拔卻又提拔不得,再加上惡有惡報,吳質死得也比較早,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因此名聲不大也屬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