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曾经有育儿专家说,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关于死亡的教育非常不到位,大部分家长从来不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死亡。

这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恐慌,他会害怕周围的人突然死去。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孩子的安全感

有一个小学生做作业的时候,突然想到要问母亲一个问题。他说:妈妈,你会死吗?

当时他的妈妈正在做饭,听到孩子这个问题非常忌讳:"什么死不死的,赶紧闭嘴。"在这位妈妈看来,小孩子无缘无故提到死的话题,是非常不吉利的。

虽然孩子本意并没有在咒她,可是却让这位妈妈非常生气。她马上把孩子训斥了一顿,让孩子以后都不准再提。她还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死了,你就会被后妈虐待。

从那之后,她的孩子觉得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总是担心自己会没有妈妈,整天惶惶不安。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但是另一个小学生,也对自己母亲问了同样的问题,这个母亲的回答就技巧多了。她对孩子说,每个人都会死,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但是死去之后,妈妈对孩子的爱不会停止,她会活在孩子的心里,永远给孩子祝福。

听了这位母亲的话,虽然孩子还没有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但是他却觉得,死亡并不是需要回避的,每个人都应该直面死亡。

两个小学生都问了母亲同一个问题:妈妈,你会死吗?但是两位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其实孩子对死亡的问题有疑惑,是非常正常的,父母不应该大动肝火,更不应该吓唬孩子。如果死亡教育早晚要有,那不如在孩子问起时就向他耐心解答。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分析

那么,关于死亡的教育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不要隐瞒老人去世的消息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的幼小心灵受不了,所以在家中有老人去世时,他们往往会瞒着孩子。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孩子总会奇怪为什么家里的长辈不见了。其实父母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真相,并且及时向他讲明死亡的意义。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不止家中的长辈会死去,自己的父母有一天也会离开,如果到那时,孩子应该坚强面对,将悲痛和怀念放在心里,继续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父母可以就长辈去世这件事情,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二、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教育

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有初步的认知,他们会奇怪,为什么树叶能变成黄色,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

这时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入死亡的概念,告诉他们,人生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逃避不了。

如果父母早一点跟孩子说,在孩子的心里,就不会将死亡看成多么忌讳的事情。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对于死亡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深刻。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三、告诉孩子珍惜生命

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其实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更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

在孩子了解了什么是死亡之后,他们不需要终日惧怕亲人的离开,而且也知道应该好好的过每一天,珍惜和亲人相聚的缘分。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回答不同,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当孩子对死亡有疑问的时候,家长的最好做法,是及时帮他解开这些疑虑。

两位妈妈对死亡的不同回答,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同时也显示了家长的育儿智慧。

那么,你有对孩子进行过死亡教育吗?你觉得进行死亡教育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欢迎说出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