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曾經有育兒專家說,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關於死亡的教育非常不到位,大部分家長從來不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又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死亡。

這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恐慌,他會害怕周圍的人突然死去。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的安全感

有一個小學生做作業的時候,突然想到要問母親一個問題。他說:媽媽,你會死嗎?

當時他的媽媽正在做飯,聽到孩子這個問題非常忌諱:"什麼死不死的,趕緊閉嘴。"在這位媽媽看來,小孩子無緣無故提到死的話題,是非常不吉利的。

雖然孩子本意並沒有在咒她,可是卻讓這位媽媽非常生氣。她馬上把孩子訓斥了一頓,讓孩子以後都不準再提。她還告訴孩子,如果自己死了,你就會被後媽虐待。

從那之後,她的孩子覺得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總是擔心自己會沒有媽媽,整天惶惶不安。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但是另一個小學生,也對自己母親問了同樣的問題,這個母親的回答就技巧多了。她對孩子說,每個人都會死,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但是死去之後,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停止,她會活在孩子的心裡,永遠給孩子祝福。

聽了這位母親的話,雖然孩子還沒有理解死亡的真正含義,但是他卻覺得,死亡並不是需要回避的,每個人都應該直面死亡。

兩個小學生都問了母親同一個問題:媽媽,你會死嗎?但是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其實孩子對死亡的問題有疑惑,是非常正常的,父母不應該大動肝火,更不應該嚇唬孩子。如果死亡教育早晚要有,那不如在孩子問起時就向他耐心解答。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分析

那麼,關於死亡的教育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一、不要隱瞞老人去世的消息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幼小心靈受不了,所以在家中有老人去世時,他們往往會瞞著孩子。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孩子總會奇怪為什麼家裡的長輩不見了。其實父母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告訴孩子真相,並且及時向他講明死亡的意義。讓孩子知道,死亡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

不止家中的長輩會死去,自己的父母有一天也會離開,如果到那時,孩子應該堅強面對,將悲痛和懷念放在心裡,繼續去過好自己的人生。

父母可以就長輩去世這件事情,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二、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教育

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有初步的認知,他們會奇怪,為什麼樹葉能變成黃色,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

這時父母可以適當的引入死亡的概念,告訴他們,人生要經歷生老病死。這是一種自然規律,誰也逃避不了。

如果父母早一點跟孩子說,在孩子的心裡,就不會將死亡看成多麼忌諱的事情。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對於死亡的認知也會越來越深刻。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三、告訴孩子珍惜生命

我們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其實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更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

在孩子瞭解了什麼是死亡之後,他們不需要終日懼怕親人的離開,而且也知道應該好好的過每一天,珍惜和親人相聚的緣分。

媽媽,你會死嗎?兩位媽媽的回答不同,決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當孩子對死亡有疑問的時候,家長的最好做法,是及時幫他解開這些疑慮。

兩位媽媽對死亡的不同回答,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同時也顯示了家長的育兒智慧。

那麼,你有對孩子進行過死亡教育嗎?你覺得進行死亡教育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歡迎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