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時代在進步,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人身安全也越來越重視了

,比如,出門一定牽著孩子的小手,遇到陌生人搭話下意識就把孩子往身後拉,或者看到人多嘈雜之地也不帶孩子去湊熱鬧。

可就算如此小心翼翼,還是有不少孩子會落入人販子之手,如若深究,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自身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設防意識。而這種意識的建立,很可能在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之間就差距甚大。

“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幾個月前,曾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真實事件。為了觀察和促進孩子們建立設防意識,某地檢察機關組織了一次5-7歲幼兒誘拐測試

“你是錢萌萌(化名)同學嗎?你爸爸今天有事來不了,委託我來接你。”冒充“人販子”的工作人員站在小學門口開始嘗試“誘騙”小學生。

聽到陌生人這麼說,萌萌瞬間警覺起來,隨後機敏地問到:“那你知道我爸爸的電話嗎?與其同伴而行的朋友更是拉起萌萌的手轉身就走,嘴裡還唸叨著:“騙子!這是騙子!”

就這樣,多次嘗試無果後,大家又把注意力轉向了幼兒園一方。

相比低年級的小學生,“哄騙”幼兒園的小朋友便顯得容易多了。不管是以謊言哄騙還是以玩具誘騙,

孩子們往往都堅持不過10秒鐘就跟著“人販子”一起走了。

監控中看到自己的孩子這麼容易就“上了鉤”,許多家長都不敢相信,在對孩子安全意識的教育方面,原本還自信滿滿的他們此時也開始自我懷疑。

“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培養孩子設防意識,人販子慣用

1)鬼鬼祟祟,身後尾隨

爸爸媽媽在帶孩子出門時,一定要避免去到人多嘈雜的地方,那裡很可能有你看不到的危險。很多人販子都會藏身於人群之中,盯上一個孩子便會緊緊跟隨。

如果家長帶著孩子感覺到身後有人鬼鬼祟祟,長時間尾隨,就要多加小心了,要儘快將其甩掉,或者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給家人或朋友打電話。

如果是孩子獨自出門,爸爸媽媽就更要提前灌輸給孩子防範意識,讓他少去人多的地方。

2)套近乎,上前請求幫助

有些人販子會裝作需要幫助的樣子,比如問路或者佯裝受傷,爸爸媽媽要時刻堤防他們,不要讓注意力轉移到孩子意外的事物上。

“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3)穿制服,假冒工作人員

在超市、商場等公共場合同樣會有人販子出沒,

他們往往是以團伙的形式,有冒充工作人員的,也有製造麻煩吸引家長注意力的。寶爸寶媽要提高警惕,不要掉進他們布好的陷阱。

孩子的人身安全永遠是最很重要的,爸爸媽媽要小心人販子的陷阱,也要教導孩子養成警覺的習慣,建立成熟的設防意識。告訴孩子放學後要聽老師的話,在指定範圍不要亂走,如果回家也要幾個同學結伴而行,遇到陌生人搭話,首先想到求助老師和保安等等。

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遠離危險!

“人販子”出沒,小學一人未丟,幼兒園“成串兒”帶走,差距很大

各位寶爸寶媽,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是否注重對孩子設防意識的教育也培養呢?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什麼經驗分享嗎?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