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时代在进步,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人身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了

,比如,出门一定牵着孩子的小手,遇到陌生人搭话下意识就把孩子往身后拉,或者看到人多嘈杂之地也不带孩子去凑热闹。

可就算如此小心翼翼,还是有不少孩子会落入人贩子之手,如若深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自身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设防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建立,很可能在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之间就差距甚大。

“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几个月前,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真实事件。为了观察和促进孩子们建立设防意识,某地检察机关组织了一次5-7岁幼儿诱拐测试

“你是钱萌萌(化名)同学吗?你爸爸今天有事来不了,委托我来接你。”冒充“人贩子”的工作人员站在小学门口开始尝试“诱骗”小学生。

听到陌生人这么说,萌萌瞬间警觉起来,随后机敏地问到:“那你知道我爸爸的电话吗?与其同伴而行的朋友更是拉起萌萌的手转身就走,嘴里还念叨着:“骗子!这是骗子!”

就这样,多次尝试无果后,大家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幼儿园一方。

相比低年级的小学生,“哄骗”幼儿园的小朋友便显得容易多了。不管是以谎言哄骗还是以玩具诱骗,

孩子们往往都坚持不过10秒钟就跟着“人贩子”一起走了。

监控中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容易就“上了钩”,许多家长都不敢相信,在对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方面,原本还自信满满的他们此时也开始自我怀疑。

“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培养孩子设防意识,人贩子惯用

1)鬼鬼祟祟,身后尾随

爸爸妈妈在带孩子出门时,一定要避免去到人多嘈杂的地方,那里很可能有你看不到的危险。很多人贩子都会藏身于人群之中,盯上一个孩子便会紧紧跟随。

如果家长带着孩子感觉到身后有人鬼鬼祟祟,长时间尾随,就要多加小心了,要尽快将其甩掉,或者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

如果是孩子独自出门,爸爸妈妈就更要提前灌输给孩子防范意识,让他少去人多的地方。

2)套近乎,上前请求帮助

有些人贩子会装作需要帮助的样子,比如问路或者佯装受伤,爸爸妈妈要时刻堤防他们,不要让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意外的事物上。

“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3)穿制服,假冒工作人员

在超市、商场等公共场合同样会有人贩子出没,

他们往往是以团伙的形式,有冒充工作人员的,也有制造麻烦吸引家长注意力的。宝爸宝妈要提高警惕,不要掉进他们布好的陷阱。

孩子的人身安全永远是最很重要的,爸爸妈妈要小心人贩子的陷阱,也要教导孩子养成警觉的习惯,建立成熟的设防意识。告诉孩子放学后要听老师的话,在指定范围不要乱走,如果回家也要几个同学结伴而行,遇到陌生人搭话,首先想到求助老师和保安等等。

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长,远离危险!

“人贩子”出没,小学一人未丢,幼儿园“成串儿”带走,差距很大

各位宝爸宝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是否注重对孩子设防意识的教育也培养呢?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什么经验分享吗?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