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是纪录片《幼儿园》所表达的主题。

即便只是在讲述一帮小孩子上幼儿园的故事。却从中让我们对这些孩子产生的思考。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在这些孩子身上隐隐约约的体现出来。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学习的第一步,这部影片以幼儿园内生活日常为主线,中间穿插黄色单独幼儿问答画面,引发人们的思考。为什么孩子这么早熟,而又是为什么小孩子自小就要给他们上各种培训班?

《幼儿园》里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父母的放手和老师的接手,真的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吗?让孩子从家里的这个环境进入到了幼儿园的环境当中。小朋友们又真的能像家长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幼儿园正是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进行学习的阶段,选对一个好的幼儿园至关重要。孩子本来是不同的,但是被老师要求的一致,不然就要被“反省”,幼儿园小孩子很多,老师很难真正关注到一个孩子,这让孩子在幼儿园更加的孤单孤僻。

这部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老师在幼儿园照顾孩子的情况。

一个小孩子并不认为警察是保护人民的,而是认为交警能收很多的钱,要把钱给自己的领导,怕自己的领导没钱。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恨日本人,不管是好人坏人他都恨,认为日本人是最坏的一种人。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开始讨论足球,有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但并没有被纠正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老师把中国队输球的原因丢到孩子身上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老师在催促孩子休息是动“口”动手,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幼儿园》:所谓的为孩子好一定就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这些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快乐的。幼儿园是孩子获得面对最初社会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场所。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逐渐了解家庭、社区和幼儿园里的人,并开始理解社会和环境问题,会如何影响自己。

为了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在门口扭头就走也未必就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什么都不知道。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由头,让孩子学这学那,过早的接触社会又真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