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美食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它蕴含了一个城市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我们提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当地的美食,味蕾的直接反映会比回忆来得更加的快。

“羊肉胡卜”不是羊肉和胡萝卜,这里的“胡卜”指的是一种死面饼子,是山西运城地区的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尤以北相镇的最为著名,故称“北相羊肉胡卜”,是山西著名汉族小吃,距今100多年历史。

百年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羊肉胡卜”不是羊肉和胡萝卜,这里的“胡卜”指的是一种死面饼子,是山西运城地区的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尤以北相镇的最为著名,故称“北相羊肉胡卜”,是山西著名汉族小吃,距今100多年历史。

百年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的诞生,与著名的戏剧“二进宫”有关,“二进宫”是一部反映明代宫廷斗争的历史剧。明穆宗朱载厚死后,李良企图篡位,皇后密召徐、杨二人进宫,欲把太子交与二人带出宫。杨派人去蒲州搬兵却走漏风声,李良派兵追到泓芝驿。北相镇的路老汉在泓芝驿卖炊饼,一位后生冲进他的席棚喊救命。后生一路上饱受风寒病倒了,高烧不退。路老汉心急无招,把炊饼用刀切碎,抓起一块羊油放进锅中,趁热放进大料,再投入一把潞盐加水烧开,把炊饼加入烹好倒进碗中,趁热喂下。半个时辰后,后生高烧渐退,赶往蒲州搬兵救驾。事后,这位后生找见路老汉,见面就拜,唱道:“你让我吃的真是护国良肴啊!”路老汉听不清后生的南方话,把“护国”听为“胡卜”了。

百年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制作羊肉胡卜,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最关键的是羊汤,羊汤的鲜美取决于羊肉的选择。运城人熬制羊汤一般是选30斤左右的羊肉,这样重量的羊肉鲜嫩,熬好的汤香味醇厚。熬汤时要注意大火烧滚,小火焖至羊肉熟烂,瘦而不柴,肥而不腻,老少皆宜;第二关键是死面饼,即不加发酵粉制成的饼。死面和好后,擀成薄片,刷一层是食用油或猪油,刷油的目的是让饼起到分层的作用,饼子煮到羊汤里能吸收羊汤的鲜味;第三制作羊肉胡卜,先用油爆香锅,再放入熟羊肉,这里的油必须是羊絮油,即羊脖子地方的油;第四,调料中所用的食盐必须是土生土长的运城本地盐;第五,运城人嗜辣如命,辣椒油是必不可少的提味品。

百年历史名小吃——北相羊肉胡卜

总而言之,制作羊肉胡卜就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状,加鲜羊肉汤煮烩,再调以香油、葱花、辣椒等调料。吃起来清爽可口,油而不腻,极富营养,因而远近闻名,是运城人一年四季离不了的美味。所以,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山西运城,一定要尝尝!

近日,小编在做我们运城市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小吃的专题,欢迎广大网友留言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