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正所謂,種什麼樣的因結什麼樣的果,房地產市場發展到今天,房產似乎成了“財富”的象徵。如何辨別一個人有沒有錢?不用說其它的,當他把一堆房產證擺在桌上的時候,當流行曬房產證車鑰匙炫富的時候,時代在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也變了,但不變的是對樓市的熱情。按理說,在經歷今年482次的密集調控之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已經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期待政策放鬆的聲音也同時出現了,比如經濟學家馬光遠就不遺餘力地為鬆綁奔走相告。

不僅如此,在近期央行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就沒有提及房住不炒的表述,僅強調了因城施策的長效機制。兩個消息的出現,再次燃起了對房市大漲的興奮和激動,細微的變化讓市場神經繃得更緊了,然而,“刪除”真的靠譜嗎?隨著近日央行重申“房住不炒”,並“爆出”新計劃,明確指出要完善因城施策的差別化信貸政策,抑制投機購房,同時加大對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和規範,促進形成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2019年還有不足30天的時間,無論是房住不炒,還是適度放鬆,房地產發展已經塵埃落定,該不該買房,要怎麼買,國家都說得明明白白,對購房者來說,冷暖轉換的變化確實讓人措手不及,假如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3個問題不得不面對。

第一個問題,房價保持平穩的概率很大,買房躲掉邊緣三四線

據中指院公佈數據,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5105元一平米,環比上漲0.21%。整體來看,均價環比漲幅依舊處於較低水平,較去年同期上漲3.17%,漲幅較上月收窄0.06個百分點。分城市來看,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2723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5%,同比上漲2.14%。另外,進入年底淡季,在供需方面呈現一增一減的趨勢,整體去化較為平淡。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無獨有偶,社科院近日發佈11月《樓市月度分析報告》,對10城市作出一般下跌的預警提示。從不同城市看,少部分城市仍存在較快上漲或下跌的可能,但總體有“軟著陸”的趨勢,不過這不意味著房價要全面下跌,而是在政策引導下,具有“雙向調節”的意義,市場也不會有大漲或是大跌的可能。房說君認為,起初在樓市快速上升期,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之所以漲幅明顯,主要是由於人流流入量大,很多地方出現供小於求的現象。

不過,隨著棚改貨幣化興起,“返鄉置業”、“去化率”的相繼到來,三四線價格出現翻倍增長。直至今年“住房不炒”貫徹愈發深刻,三四線房價終於有了回落。縱觀全局,房企降價促銷轉移戰場、炒房客大量拋售房產、銀行限制貸款等都是市場回落前的徵兆。被熱錢堆起來的三四線市場,一旦資金鍊斷裂,這房地產泡泡一定會從三四線開始破裂,而且是從邊緣縣城開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地方一直面臨人口外溢的風險,基礎設施跟不上,價格很容易迎來下跌。反觀一二線樓市,需求依舊旺盛,房價也就有所支撐,但在調控不放鬆的前提下,房子不升值或是升值慢也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第二個問題,樓市政策順應房價走勢,多數人持看跌心態,買房或短期難轉手

據中原地產統計,11月再次出現人才政策井噴的現象,包括南京、成都、中山等近十城的政策中,都有與購房資格、補貼的內容。要知道,房市政策本就順應市場走勢調整,在二手房價深受影響,開發商紛紛降價促銷的情況下,調控微調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房說君認為,雖然多地的變相放鬆,一定程度對房價有比較平穩的回暖,尤其成交量會得以充分流動,不過在很多城市,即使限購放鬆一些,也不一定會造成市場的大漲,只要貸款不松,基本都不會改變平穩的大勢。

另一方面,在房地產上漲期,百姓都希望價格能跌,可真的到了不漲的時候,他們卻偏偏不敢買房了,這是為何?在於20年的買房經驗還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還在,所以在價格趨穩,市場會產生一種看跌的心態,當看跌成為大多數人的購房預期時,買房的人自然不敢出手。前不久央行的調查報告,就有過半居民預期房價不變,話說回來,由於大環境的影響,今明兩年買房的人都要有心理準備,入手之後想要在未來幾年賣出可能不太容易,也從側面反映出房子最佳出售期,其實是上漲期。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第三個問題,多套房首先面對房產稅等高額房產持有成本

現在的樓市,連三四線都進入萬元市場,更別說很大一部分國人的資金被套在房子上了。炒房客買房就是為了賺錢,但誰也想不到“虧錢”會來得這麼快,房價迴歸理性,首當其衝從多套房者開始,當房價剛開始下跌時,尚能全身而退,越往後房子越難賣,房說君收到過許多評論說房子難賣,且隨著房產稅、空置稅呼聲越來越高,房子越多,賠的就越多。

當然了,現在稅法的落地時間大家都還不知道,兩三年不行,難道七八年、十年時間還不會出臺嗎?同時,從投資的角度看,這顯然會增大房屋的持有成本,無論稅費高低、免徵的多少,都會成為持有者的顧慮。此前中泰證券分析師梁中華就計算了房產的持有成本,如果說房價不漲,甚至是漲幅小的話,買房會開始虧錢。可以預見的是,在房產市值越高、數量越多,受影響的程度就越深,這個“麻煩”,未來10年必須要考慮進去。

堅持今明兩年買房,10年後會給自己找“麻煩”嗎?專家:我很擔心

所以說,這三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既有買房要面對的難題,也有需損失的機會成本。不管購房者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房子本來是一把“雙刃劍”,都需要承受與之相匹配的代價。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的一番觀點引發劇烈討論,他表示很多人都會說,房價可能要下跌。恰恰相反,我擔心的是未來半年到一年以後,住房價格可能再一次上漲。不僅如此,盛松成直言現在樓市控的是需求,一旦供給繼續下降,延緩的需求釋放市場很可能就上漲。

房說君有話說,專家用“我很擔心”這四個字點明瞭問題的關鍵,一方面大城市的房子,單價和競爭力都保持強勁,另一方面,在樓市資金面緊張的環境下,房企能不能順利過渡也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