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出苗後灌了一次水,出現弱苗,怎麼辦?

用戶3821735332201


你好,我是老王,很高興為你解答“小麥出苗後灌了一次水,出現弱苗,怎麼辦?”的問題。

這段時間,正值小麥進行澆灌封凍水的關鍵時刻,一些朋友發現自己的小麥在澆灌過一次封凍水之後,出現了弱苗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去解決呢?

在冬小麥的種植過程中,有的朋友由於各種原因耽誤了時間,小麥播種過晚。或者在播種的過程中播種過深、土壤酸化板結等原因,導致小麥出苗之後長勢較弱,或者在澆水之後出現弱苗。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從土壤、施肥、播種、病蟲害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根據原因採取合理的措施。

1、播種過晚導致弱苗

播種過晚的情況下,在冬季氣溫降低之前,小麥的生長期短積溫不足,導致麥苗生長遲緩瘦弱分櫱數量少。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以補充肥料為主。在小麥的三葉期的時候每畝撒施碳酸氫銨15-20公斤,如果土壤墒情差的情況下,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如果土壤墒情適宜,不建議進行冬前澆水,撒施之後進行一次中耕鬆土即可,利於小麥越冬的安全性。

2、播種深度過深

在以往我們播種小麥之前,要對土壤進行耙地,耙地之後土壤下實上虛,播種深度適宜。現在普遍採用旋耕的方式,土壤上下都很鬆軟,因此在播種的時候容易出現播種過深的現象。一旦播種過深,小麥發芽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養分,導致小麥出苗期延長而且幼苗瘦弱,同時根系少分櫱數量減少,小麥生長出現弱苗。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採用追肥中耕鬆土加鎮壓的措施進行補救。每畝使用碳酸氫銨10-15公斤,或者葉面噴施0.3%濃度的尿素溶液或者葉面肥,促進小麥根系的生長髮育,早日讓弱苗復壯。

3、播種過淺導致弱苗。有的農田耕地只是淺耕,導致播種過程中小麥麥種距離地表過淺。一旦小麥出苗之後,土壤墒情差的情況下,導致根系生長和分櫱受到抑制,特別是澆水之後,溫度過低的情況下引發麥苗根系受到凍害,致使小麥出現弱苗的現象。

這時候我們同樣要進行追肥,畝用碳銨10-15公斤,然後進行中耕,增加麥苗根部附近土壤的厚度,有利於提高地溫讓麥苗根系生長,弱苗早日復壯。

4、秸稈還田粗放,引發缺肥出現弱苗。現在普遍採用秸稈還田的技術,如果上茬為玉米田,在秸稈還田的過程中,沒有對秸稈進行充分的粉碎並深耕翻入土壤深度。一旦澆水之後,大量的秸稈處於土壤的表層,溼度適宜的情況下快速腐熟。而秸稈在腐熟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氮肥,從而與小麥針對氮肥,導致小麥缺肥出現弱苗。

我們只需要每畝撒施15-20公斤的碳酸氫銨,補充因秸稈腐熟爭奪的氮肥,就可以解決小麥澆水後弱苗的這種情況,促使麥苗由弱轉壯。

5、播種量過大造成的弱苗。有一些農民朋友盲目追求播種量,認為下的小麥種越多來年產量越高。麥苗剛出土之後還不是太明顯,一旦澆水之後,幼苗快速生長擁擠在一起互相爭奪肥料,導致麥苗養分不足瘦弱。特別是在地頭或者重複播種的地方,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狠心對過多的麥苗進行疏除,以免影響麥苗的生長。同時每畝撒施碳酸氫銨10-15公斤進行追肥,促使麥苗復壯。

6、土壤板結透氣性差。現在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板結的情況較為嚴重。特別是小麥出苗之後,我們一旦澆水,導致土壤透氣性差,引發麥苗根系生長不良,吸收養分能力下降,從而出現弱苗甚至死苗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及時進行中耕鬆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恢復根系的呼吸能力,同時每畝撒施10公斤碳酸氫銨進行追肥。並且在來年的時候,每畝使用農家肥2-3方,配合使用生物菌肥產品60-80斤,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透氣性,讓土壤恢復自我調控能力。

7、病蟲害或者藥害。這幾年來秸稈還田導致地下病蟲害嚴重,在小麥出苗之後,地下病蟲害危害小麥的根系或者引發根腐病,如果澆水之後,導致根系呼吸困難出現黃苗或者死苗。此外使用除草劑之後,如果土壤溼度大有利於除草劑藥效的發揮,當除草劑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會產生藥害,造成小麥苗發黃、爛根的現象。我們可以拔一些發黃的小麥,查看根系情況,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防治。另外每畝撒施10-15公斤碳酸氫銨進行追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內脂,提高小麥的抗病抗逆能力,早日讓弱苗復壯。

總之,冬小麥的種植雖然簡單,但任何一個環節放鬆就會出現問題。我們在冬小麥的種植過程中,一定要細心,為小麥的生長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節,這樣才能為來年的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知老王


小麥播種出苗後,是需要一定水分的保障,才能促進幼苗迅速生長,促苗髮根、培育壯苗,利於安全越冬,但澆水要根據出苗後的土壤墒情和麥苗生長需求來決定,並且還要保證澆水和麥田內肥料多少或追施肥料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澆水的作用和目的,不然會給麥苗帶來其它不良影響。


因此,小麥既然都出苗了,如果不是太旱缺水影響麥苗生長,就沒必要澆水太早,澆水太早,麥苗出土時間短,根系簡單,麥苗嫩弱,及易因澆水土壤塌實引起的板結,造成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降低,植株葉黃,長勢逐漸變弱。或因澆水太多,田內溼度滯留過大時間過長,而引起漚根,麥苗逐漸變弱。或是播種小麥時,因種肥施肥不足,澆水後營養跟不上缺肥所致的葉黃苗弱現象。

鑑於題主說的是因為小麥出苗後澆了一次水,才出現了長勢弱等弱苗情況,基層農人認為,就只能是以上兩種情況了,①澆水太早,造成的土壤板結不透氣及漚根所致,②種肥不足缺乏,澆水後營養跟不上失衡所致。



補救措施就是對麥田在表層土半乾半溼時,抓緊進行劃鋤淺鬆土或淺中耕鬆土,破除板結,增強土壤透氣性,排溼增溫,同時可噴施0.3%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一週一次,或其它促長類葉面肥,促進弱苗轉壯苗,提高越冬抗寒凍能力。再就是冬前澆好防凍水,鋪撒一層土糞或草木灰為主的灰糞,既可給麥田補充養分,還可起到保墒保溫防止麥苗凍害。

總結,澆水是為了造墒,造足底墒可促進小麥種子提早發芽出土,而出土後,如果土壤溼潤,有利於促根壯苗,不是缺水乾旱情況下,一般要控制澆水,避免因澆水過早土壤積溼過大,而引發麥苗長勢弱狀況,倒給麥苗帶來水害。


基層農人


對於題主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們晚茬小麥比較多,特別是今年由於天氣比較乾旱,如果說沒有在小麥種植前澆一次“跑馬水”的話,就有很大的幾率導致小麥出苗不齊或者說苗弱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據我這幾年的種植經驗來看應該從這幾方面做比較好。

首先來說在澆水方式的選擇上應該注意

如果說在小麥種植前土壤墒情不好的話,在播種小麥以後可以選擇用噴灌帶澆水的方式澆水,或者直接選擇噴槍澆水,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小麥田的土壤因為澆水而出現板結。土壤板結的話會嚴重影響小麥的出苗率的,小麥的出苗需要的是疏鬆透氣的土壤。如果說因為澆水而導致土壤板結的話,就會造成小麥出苗不齊,苗黃苗弱的現象。

其次就是對於已經澆水而導致了小麥苗弱的情況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來進行補救。

(1)可以在選擇在小麥土壤散土的時候用推鋤或者鋤頭來中耕劃土,這樣的話就能夠把板結的土地給弄疏鬆了,從而有利於小麥健壯的成長。

(2)可以選擇給小麥苗噴施一遍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硼肥。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生根劑能夠快速提高小麥的生根能力,葉面肥也能促進小麥苗的健壯成長。

總的來說對於我們老百姓在種植小麥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土壤墒情來決定是否適合播種小麥。因為小麥在生根發芽的時候是需要疏鬆透氣的土壤,並且也需要適當的水份才能夠正常的生根發芽,所以在土壤墒情不是太好的時候一定要在種植小麥前澆水比較好。


豫東小農


小麥出苗後灌水出現弱苗的原因及補救措施如下。

1.土壤過溼,這時小麥表現為葉色淡紫,分櫱緩慢,觀察小麥葉尖是否變白或者乾枯。

補救措施是及時中耕散墒,儘量深中耕散墒,土壤通氣之後,根據苗情追施少量速效化肥。

2. 土壤溼板或鹽鹼土壤。土壤溼板會造成小麥根苗發育,影響吸收能力,並伴有脫肥症狀成為弱苗。如果觀察發現小麥出現成片的紫色、紫紅色弱苗,弱苗基部有黃化乾枯,說明鹽鹼危害嚴重。

補救措施是若土壤溼板趕緊深中耕,開溝追施磷鉀混合肥。若有鹽鹼危害,及時劃鋤中耕,破除板結,追肥壓鹽。

3.小麥缺氮或者缺磷,還有播種過深、播種過淺、播種過晚、播量過大都會造成弱苗。需要因地制宜,綜合分析,對症下藥。

總之要注意觀察小麥的墒情,如果小麥地塊土壤粘重,滲水性差,冬天一般不宜澆水。


憶和風物語


原因:灌水后土壤較板結,根苗缺氧.少活力,肥.隨水流失,

對策:可施些多元素肥料,另噴些活力素!



荷韻蘭風


小麥種植比較普遍,對於一些小麥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經驗的老農都會拿出相對應的應急方案,考慮到每個地區小麥種植情況各不相同,特別是小麥種植管理過程中澆水條件便利不便利,對於小麥出苗之後苗黃、苗弱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之,只能簡單的分析一下我們本地出現過的類似情況和相對應的應急措施,力爭夏收小麥能夠豐產豐收。

先來說一下當前小麥種植過程中出現弱苗、黃苗問題的原因!

  1. 我們本地小麥種植是在玉米收穫之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玉米小麥輪茬,玉米收穫之後會有大量的玉米秸稈需要處理,也就是需要玉米秸稈還田,雖然經過兩次玉米秸稈粉碎但是還會大量存留在土壤之中,對小麥生長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棚架小麥根芽。

  2. 如果我們細看小麥弱苗區域就會發現,有些秸稈棚架了小麥根芽與土壤接觸,也就是小麥雖然發芽了根系也生長了,但是不能夠與土壤接觸吸收不到養分,會導致小麥苗弱甚至枯死的情況發生,雖然小麥出苗之後澆水實沉地面,個別區域秸稈干擾小麥生長的問題還是會存在的,小麥苗得不到土壤之中的養分弱苗、枯死是遲早的事兒。

  3. 小麥出苗之後出現苗弱與小麥種植時底肥的多少有直接關係。小麥苗期需要一定量養分才能完成生長、分櫱,但是有些種植戶在種植小麥時不注重底肥或者使用的底肥量少小麥種植密度大,導致出現變相的底肥不足問題;有些時候底肥雖然充足但是不均衡,或者微量元素肥缺失引發缺素症,或者某種元素肥充足抑制其它肥料吸收,都可能會引起小麥苗期的弱苗、黃苗問題發生;施肥不均勻出現斷檔也會導弱苗問題。

  4. 小麥出苗生長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有些地塊兒不保水肥,也就是小麥種植時澆水量少或者沒有澆水,後期也沒有出現澆水,雖然小麥出苗之後澆了一次水但是土壤缺水嚴重灌溉水向下滲透嚴重,小麥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導致弱苗、黃苗問題;有些時候地面不平澆水不足或者澆不上水,也會導致本區域小麥弱苗問題發生。

  5. 當然乾旱還會導致另外一個深刻的問題,就是會影響小麥對底肥中養份的吸收。人們常說的“水肥水肥,有水才能有肥”,也就是土壤墒情好才有助於土壤中肥料的有效成分被小麥吸收,如果土壤墒情差不僅會影響小麥獲取生長必須的水分,還會導致土壤中的養分不能夠被吸收,進而同樣會影響小麥生長導致出現苗期弱苗、黃苗問題。

  6. 再有一種情況同樣可以導致小麥澆水後弱苗、黃苗問題,就是小麥播種比較晚,澆水期正好遇到了氣溫異常變化例如出現低溫霜凍,導致小麥苗出現了凍傷。小麥如果播種比較晚,霜凍前得不到充足積溫就會影響小麥正常生長更不要說越冬前分櫱,小麥苗本身弱嫩抗性小,抵抗不住氣溫上出現的驟然降溫或者其它突發因素。

  7. 對出現小麥弱苗、黃苗的區域進行一下檢查,看一看有沒有地下害蟲活動的跡象例如地蛆、蠐螬、螻蛄等害蟲對小麥苗產生了一些傷害,或者看一看小麥苗株有沒有土傳性或者麥種自身攜帶的病害,地下害蟲或者病害對小麥幼苗生長都會產生影響。

敲個黑板:小麥出苗後灌了一次水,出現弱苗,怎麼辦?

  1. 在小麥播種種植之前要做好選種,特別是儘量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拌種不僅可以提高小麥的出芽齊苗,還可以增強小麥苗期對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同時要結合小麥播種量和預期產量做好底肥用量,均衡用肥特別是注重微量元素肥使用。

  2. 小麥種植要結合本地小麥種植經驗既不可過早也不能過晚,過早種植容易導致小麥苗株過旺抗低溫能力降低出現凍害,播種過晚容易導致越冬前苗株弱黃細嫩不分櫱影響後期產量,準確的小麥播種時間要與身邊有經驗的老農多交流,同時自己多總結。

  3. 對於秸稈還田的種植田種植小麥,要儘量秸稈粉碎達標,同時土壤旋耕深度達標,適當的多追肥一些氮肥提高土壤的碳氮比加速秸稈腐爛,播種前後要做好澆水、碾壓小麥田等工作方便實沉土壤促使小麥根系與土壤的深層接觸,避免土壤發虛問題。

  4. 小麥種植整地時要做到土壤平緩,撒攘肥料做到均勻不斷檔,既方便後期灌溉還可以方便小麥獲取均勻的水肥供給,可以有效避免小麥苗期弱苗、黃苗問題;若果小麥出苗之後沒有出現及時的自然降水,要及時調用灌溉設備進行澆水,注重放凍水。

  5. 及時檢查小麥田的病蟲害,對於出現的病蟲害要及時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對於出現弱苗、黃苗的區域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水肥不足問題在澆凍水時可以適當的追施一些速效氮肥或者複合肥,對於不保水肥的地塊兒要及時澆灌返青水追施返青肥。

  6. 雖然導致小麥越冬前弱苗、黃苗的問題很多,但是對於常年種植的小麥田來說一旦出現小麥弱苗、黃苗問題,優先考慮的還是要水肥和土壤是否發虛問題,澆水追肥之前最小麥田做好碾壓工作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但也要注意病蟲害或者自然因素。


海棠小醉


種植冬小麥的農戶,相信對於年前小麥出現弱苗的情況,多多少少都遇到過,小麥出現弱苗後,自身的抗性會受到一定的減弱,抗寒性下降,容易出現凍害或者其它不利的影響。
造成小麥弱苗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是外界環境的因素,能避免的儘量提前避免,不能避免的做好補救措施,比如:
1、播種時過深或過淺,都有可能造成弱苗出現,過深時所消耗的營養多,不利於出苗後的生長,過淺時,根系扎不牢,導致小麥出現弱苗。
2、播種量過大,導致出苗後小麥植株之間過密,互相爭水分、養分,形成弱苗。
3、田間過於乾旱時,麥苗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因乾旱而形成弱苗,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
4、底肥施用不足,導致小麥出苗後,因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而形成弱苗。
5、土壤本身屬於貧瘠的地塊,或者是板結比較嚴重的地塊,小麥種植以後,出現弱苗。
6、遇到極端天氣也會導致弱苗的出現,比如急劇降溫,小麥出現凍害,形成弱苗。
除了以上6點外,還有其它因素會導致弱苗的出現,而種植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或者說該如何緩解呢?
1、針對弱苗發生的具體情況來定,如果弱苗面積小,並且不是很嚴重,年前不用特別管理,等到年後返青期時,追施尿素+噴施葉面肥即可。
2、適宜的進行水肥管理,尤其該區域乾旱比較嚴重,並且降雨、降雪較少,可以適當進行冬灌,一方面可以補充水分,另外一方面,還有一定的防凍作用;而如果底肥施用過少,可以通過追施尿素來進行緩解,如果有缺鉀、缺磷現象,追施含氮量高的複合肥也可以。
3、如果是地下害蟲或者是病害引起的,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針對地下害蟲,使用辛硫磷噴施或灌根,病害的話,需要根據具體某種病害,選擇合適的殺菌劑。
4、如果土壤本身就比較貧瘠,這種情況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通過施用農家肥、輪作、休耕等措施,一年一年的進行恢復。
5、如果具體分不清什麼原因導致的,又怕影響變大,可以通過噴施蕓薹素或者葉面肥,進行緩解,根據小麥的長勢,再決定後面的補救措施。

星座周運勢


關於種植小麥的農業管理措施,在我們這邊一般會在播種小麥之前進行澆水,畢竟秋高氣爽季節往往土壤墒情不佳,需要及時補足墒情後才施肥、翻耕土地和完成秋播冬小麥等農活事宜。如果秋播時節遇到有效降雨,使得農田墒情不錯時,也可以先完成播種小麥,然後根據後期小麥出苗率情況在一週左右進行適時澆水!而至於題主遇到澆水後出現弱苗情況,下面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般來說,小麥發芽出苗過程中除了保障麥種品質外,也需要適宜的氣溫環境、適量的水分、肥力和足夠的空氣等因素共同影響,對於小麥播種後因連續降雨或澆水不當而造成土壤水分過多時,可能就會影響小麥出苗率、出苗整齊度或弱苗現象,因此,關於小麥出苗後的土壤墒情應該避免大水漫灌,最好將麥田苗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六七成左右即可,基本上可以保障小麥正常萌發出苗!

如果在小麥出苗後進行大水漫灌,很容易造成土壤粘重、溼度過大或土壤板結等情況,使得地下麥種會因缺少充足氧氣而不能正常生長,進而造成麥苗很細弱,葉色淡黃,分櫱期出生緩慢,嚴重時可能出現葉尖變白而乾枯,使得麥苗生長偏弱而不利於度過漫長的寒冷季節。而遇到這類弱苗情況時,可以通過及時深中耕鬆土來散墒通氣,同時,在弱苗地塊也可以追施少量的速效肥料,以便促進麥苗長勢和分櫱能力。另外,遇到麥苗長勢偏弱時也可能是由其他情況導致,例如:



一、今年秋收秋播季節因玉米晚熟和氣候條件不利而造成小麥晚播,從而造成積溫不足,出現苗小、根小且短等弱苗現象,一般可以適時在冬前通過淺中耕方式提高地溫,保墒保肥,切莫再大水漫灌而加重地溫下降。

二、播種過深時也容易造成弱苗情況,不僅會導致麥種出苗晚,即便出苗後也容易出現葉片細長、瘦弱等弱苗現象,若是表現為這類情況時可以通過鎮壓、淺中耕或扒去表面土壤等方式,使得麥苗分櫱節的覆土深度降低,從而有效提高幼苗健壯度。

三、底肥不足也可以造成弱苗,一般表現為麥苗小且發黃、葉比較窄、根系不發達、分櫱能力差等現象,可以通過追施氮磷等速效肥料提高小麥壯苗,從而改變後期長勢。

總得來說,遇到小麥弱苗情況時應該因地制宜,通過麥苗偏弱的具體表現特徵來分析原因所在,並一定只侷限於水肥管理措施等方面,通過排除法儘快找到對症之法,從而有效緩解麥苗生長不利情況!(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解鈴還需繫鈴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自己不懂植保技術,不按植物生長規律辦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你怨不著任何人,自己找一些補救措施,進行補救吧!

救的早了有希望,

救的晚了全玩完。


痴騎朽翁


不用多說,很簡單,灌水淹根了,一是鋤劃給根增氧。二是噴全營養葉面肥,補充根吸收的不足。十天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