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關注新能源車的

都關注了「電動車公社」

大家好,我是社長。

發明了世界第一臺車的奔馳,終於在國內將它的第一臺量產電動車EQC上市了。

奔馳很自信,用奔馳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明了汽車,要重新定義電動汽車”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昨晚上市的只有兩款車型,分別是:

EQC 400 4MATIC,售價57.98萬元;

EQC 400 4MATIC創世代1886限量版,售價62.28萬元。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這臺車可能要讓你們失望了,因為它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車型。從定位上講,它更

像是GLC的電動版本

因此,你不要期望能在這臺奔馳電動汽車上,感受到像特斯拉那樣的未來感。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這臺售價遠超model 3和ES6的SUV,那就是一個字“穩”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臺零百加速5.1秒的奔馳SUV,使用了寧德時代的79.2kwh電池,NEDC續航415km。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按照蔚來和特斯拉的產品來看,57.98萬元的產品做到零百加速4秒內應該不是大問題,所以奔馳5.1秒的加速能力,只能讓我想到是不是它在擔心如果加速太快,會打了旗下高端性能品牌AMG的臉?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個價格買69.80-80.50萬的GLC 43 AMG不香嗎?0-100加速4.9秒)

除了在速度上表現的很“穩”以外,在電量和續航里程上,奔馳倒是挺實在的:

海外版本的EQC為80度電,續航里程卻是445-471公里比國內的415公里續航要多出不少: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對於這個奇怪的現象,知乎大V、清華博士@張抗抗在他的文章中是這麼推測的:“我不敢亂猜原因,但如果硬要猜一下的話:有可能是奔馳故意把放電截止電壓提高,以保證低SOC和低SOH下的性能一致性,SOC未到0%就提前停止了,因此測出來的續航偏低。”

張抗抗說的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不過目前缺乏實錘證據。之後如果能查到EQC所用電池單體電芯容量和電壓平臺,那麼就可以知道到底是不是提高了截止電壓。(容我找到資料後,再和大家深入討論下EQC這個神奇的地方)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LG的軟包技術比較成熟,模組成組效率更高,電池包結構設計,熱管理做的會比較好。因為這塊如果做的不好可能會增加額外能耗。

多說一句,根據目前媒體報道的數據:國內EQC的整備質量是2425kg,海外版是2495kg,不但排除了國內外版本電池能量密度和整備質量的差異,而且還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奇怪了……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普遍集中在500-600區間的2020年裡,EQC的57.98萬的價格和415km的續航表現,

我估計它在國內不一定會賣得好。

不過我問了下奔馳的一個銷售朋友,他是這樣說的:

首先EQC的性價比要高於e-tron,畢竟起步售價差了接近13萬 續航差不多,空間差不多。再加上奔馳拿手的豪華內飾設計,很有可能的情況是奔馳沒現車,奧迪e-tron會有優惠。

而蔚來和特斯拉,他認為和EQC不構成競爭關係。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除了奔馳EQC以外,根據部分媒體的消息,奧迪的e-tron在10天后(11月18日)也要上市了。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和國產了的EQC比起來,e-tron的狀況還更加尷尬:

首先它價格比EQC還貴:

預售價為70.00-82.68萬元

其次是就目前的消息來看,這次上市的e-tron也不是國產版,進口版就意味著要交關稅,因此e-tron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競爭力,預計主要購買的人群還是那些對品牌有極高追求、又沒牌照,還“枯燥”的人。(畢竟,按照82.68萬的頂配價格來算,差不多夠上一臺model X了)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另外,前兩天剛得知一個有趣、但無法準確核實的小道消息:據說奧迪自己的人對e-tron在國內的目標銷量也就是幾百臺的樣子……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曾經一度認為,這幾款車的出現,就是燃油車巨頭公司在電動車領域的反擊。

奔馳EQC和奧迪e-tron的出現,也讓很多人充滿了期待,因為大家都想知道,背靠數不清的資本,“汽車的發明者”和“發揚光大者”,到底會怎麼打破傳統?又到底會怎樣引領潮流?

直到前兩天,我剛跟國內某燃油車大廠旗下的新品牌的車主聊到很晚。

這個新品牌在剛推出的時候,基於國內傳統巨頭車企的背景,並且又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做了很多全新的外觀、內飾設計,備受好評。

在今年4月份,我認識了一個全國第一批提這車的車主朋友,他邀請我上他的車,並且很激動地跟我描述著一個新品牌的宏圖,開心地和我分享著這個“新物種”的各種超前的設計和即將實現的理念,還告訴我已經推薦很多朋友下定。

這是需要怎樣的品牌感染力,才能讓一個普通車主自願去做這樣的事。

說實話,我當時被他打動了。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直到3個月後,再見到他,我們聊起他的車。他略微沮喪地告訴我:

我們這邊給用戶建的活動中心,從5月底拖到了6月底,又拖到了7月底,現在因為當地要修牆,無限期延後了。延後可以理解,只要你在努力往前推進,但沒有人出面解釋。

“辦車主活動,還需要人人交份子錢,當時那麼熱的天,我為什麼不帶著一家老小在空調房吹冷空調呢?或者自己開車去自駕難道不好嗎?”

“最讓人沮喪的是所謂的OTA,3個月了,一直也沒更新。”

7個月過去了,前兩天晚上,我跟另外一個這個品牌的車主聊了聊,關於OTA,他告訴我“9月升了一次”,至於更新了啥?“沒什麼差別”,半年過去了,

app商城裡仍然沒有應用可以下載。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而在這幾個月裡,小鵬做了6次OTA升級、新增了55項功能、優化了1638個項目;

而電動車的先行者特斯拉的OTA數據更是驚人:

截止到今年4月,特斯拉一共做了142次更新,OTA了37次。

而這37次OTA裡,其中動力系統域升級13次、座艙娛樂域升級20次、車身電子域升級15次、底盤域升級12次以及自動駕駛域升級13次。

在大家還執著用諾基亞、微信都還沒普及的2012年,就OTA了6次。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個品牌在樹立新品牌,以及安全和續航上做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裡。因為即使跟我抱怨了一通,但我認識的所有車主們,仍然對這款車續航的穩定性作了極高的評價。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然而這卻讓我不由得想到一點:背靠雄厚的資本、強大的供應鏈、成熟的生產技術以及立得住腳的品牌背書,在新能源時代,確實有著很大的突圍機會。但家大 業大 樹大的,拋下一切,想要有思維上的轉變談何容易?就算是對於這樣一個從傳統車企裡從0開始樹立的新品牌。

前天電動車公社被邀請體驗拜騰的實車並參觀工廠,而且非常有幸,我們成為這次所有媒體裡,唯一一家專訪了拜騰創始人戴雷博士的媒體。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一趟南京之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和戴雷博士的對話。

我問他:“拜騰推遲了半年量產交付,可是國產特斯拉馬上要賣了,你們慌嗎?”

面前這個德國人,用一口說得比我還標準的普通話回答我:

“不慌呀,特斯拉是前輩,我們所有新造車企業都應該尊敬,畢竟沒有它,電動車時代可能會晚很多年。不過我們的對手不是定位豪華品牌的特斯拉,也不是蔚來。相反的,我們幾家的對手都是傳統的BBA豪華車。”

他這句話的由來不無道理。

寶馬至今還在靠i3和i8在續命,奔馳今天推出57.98萬起售的EQC,奧迪在10天后會推出賣70萬+的e-tron,這些又貴、設計和理念又不像是2019年的車,能帶來的攪局效果,似乎會低於預期。

而目前全球看來,燃油車銷量仍然是主力,不過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已經證明,完成替代是早晚的事: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畢竟

Model 3=寶馬2系+3系+4系+5系總銷量的168.7%

Model 3=奔馳C級+CLA+CLS+E級

總銷量的201.4%

Model 3=雷克薩斯ES+GS+IS+RC總銷量的220%

Model 3=奧迪A3+A4+A5+A6總銷量的226.4%

碼字碼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幾個月前發生的1件事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寶馬研發總監Klaus Frlich 在慕尼黑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沒有消費者對電動車有真正的需求,一個也沒有。有的只是監管機構的需求,而非消費者的需求。”

說出這話的人,畢竟是大佬,於是有些人嚇掉了半條命。

然而事實是,沒過多久,寶馬的集團董事長克魯格就宣佈提前辭職,因為在任期間,雖然帶領寶馬在銷量上有所突破,然而他說“這幾年汽車行業的轉型程度超過過去30年”,而他,沒帶著團隊找到清晰的路線。這個路線,在業內人看來,就是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寶馬“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前兩天發生的1件事更有意思: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是的。

根據路透看到的一份政府文件,德國政府計劃將電動汽車補貼從現在的每輛3000歐元提高至4500歐元,對於售價超過4萬歐元的車型補貼將提高至5000歐元德國擬將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提高一半至4500歐元。

這意味著,曾經的汽車工業大國似乎突然醒了過來,對新能源的補貼提高一半。然而此時,補貼逐步下降的美國,特斯拉銷量已經稱霸,並逐步擠壓BBA的生存空間。而同樣補貼逐步下降的中國,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供應鏈,各種新能源車企也百花齊放著。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樣的大車企、這樣的汽車工業大國,對於急劇到來的電動車時代,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明白。但是顯然,即使明白,時代也不會給它太多思考時間。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EQC昨晚上市後,之前業內一朋友問我“你想買嗎?”

我只好微微一笑,告訴對方,我以前的車不想換,新的號沒排上,然後,解鎖了共享單車,消失在了北京五環中。

那麼,你呢?你怎麼看BBA的反擊?你會買嗎?

來投一波票~

奔!走!相!告!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國產車的噩夢?德系三巨頭開始反擊——奔馳第一款純電動上市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一直在致力於做一家良心且客觀公正的新能源汽車媒體,也在盡力寫出對大家有用的新聞和評論內容,如果覺得我們的東西有點意思,記得關注我們~

前段時間,我們根據銷量和熱度榜

剛做了11款熱門車的真實續航測試

當我們把這11款車的電全部跑光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回覆「續航」,就可以看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