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鹏友程


万历者,明神宗朱翊钧之年号。原本这万历十五年与万历十四、十六年或者别的什么年份并无两样,一如我们今天即将从公元二零一九年进入二零二零年,只是时间的推移。为什么这个名词或概念为人们熟知,并被众多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明史的学者不断提及呢?主要是源于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史学名著巜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黃仁宇,湖南长沙人,曾考入南开大学,抗战爆发,辍学参军,参与过远征军入印缅作战,后赴美留学,师从余英时先生,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著作,是有名的历史学家,大名鼎鼎的明史专家,以倡导大历史观而为学界所推崇。所谓大历史观,学者们将其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宏观历史之思维,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另一种是强调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这有点太专业、也太绕囗,同时也与黄仁宇先生以世界(西方)的眼光研究中国历史有点偏移。我个人的看法是:以同时期世界为坐标,以中国历史为轴线,找出两者的交汇点,即影响进而改变历史进程的年份、人物和事件。这句话并非可有可无,也非本人卖弄,而是直接关乎着本题的答案。我午饭后翻箱倒橱,也找不到精炼而通俗的解释,找小丫帮忙网上搜索,对大历史观的解释成百上千,全是学者博士的文论,长而且繁,更难懂,一筹莫展,站在书房望着窗外大雪出神,忽听楼下嬉闹声,向下一看,一帮孩子在一尺多厚的雪中开出一道十字双线,在冒雪游戏,使我愚钝的大脑有了一丝灵感,才想出这句自认还不错的话。

言归正传,看看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人失望的是,这一年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去世了,淸官海瑞歿了,年轻的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哲学家李挚于上一年削发为僧了,名相元辅张居正离世已五年了。与别的年份并无二致,那黄先生为什么要写十五年,而不写十年十四年或别的年份呢,因为他是从和西方的对比中来看明朝。这一年,公元一五八七年爆发了西班牙对英国的海战,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这点后述。

真正有关系的恰恰是已死去五年的张居正和他生前推行的改革。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湖北江陵),明朝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朝内阁首辅,辅佐(实则主导)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中国两千多年,大小朝代,宰相成百近千,但被后世称为政治家的只有商鞅、管仲、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和张居正六位,连萧规曹随协助刘邦开创大汉江山、出将入相的萧何、曹参,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贞观之治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直言敢谏家喻户晓的魏玄成也未能入选,足见其人的功绩和贡献。

张居正自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明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登基后,张代高拱为首辅,时万历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需要说明的是,张进入中央政府高层时,正是痴迷道家和靑词,一心修道炼丹的神经病嘉靖皇帝在位,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追求长生不老上,只信任他认为无党无派、对自己忠心不二的首辅严嵩。严嵩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政客兼大贪官,后世人们形容大奸巨恶常用“高俅严嵩之类”,比喻小鬼狱卒则用“董超薛霸之流”,其影响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这期间,张居正先是与次辅徐阶、高拱联手离间扳倒了严嵩,自已成为三宰辅之一,然后又联合次辅高拱逼退首辅徐阶,最后再利用李太后的信任和司礼太监冯保的支持整垮现任首辅高拱,自已由次辅而跃居首辅,大权独揽。看到这里、读者会笑,我也忍俊不禁,看来这“神童”的名号绝非过誉和虚传,不但学问超群,政治手腕也一流。不过张虽然在权力争斗中使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但这就是政治,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角度求全责备,明朝三百年间,所有高级官员都必须有宦官的支持,无论其动机是为了个人荣华富贵,还是为实现政治抱负,抑或二者兼具;但张居正绝对是抱负远大于个人荣华的。极个别官员与宦官对抗,不是死于诏狱,就是死于流放。

在任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经济上实行了“一条鞭法”,使库银积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平定了北部及西南边患;吏治上实行了“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员,使政体为之肃然。使党争不断、财政吃紧,吏治腐败、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一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中兴”气象。

同时张还兼幼年皇帝的家庭教师,李太后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代英主,对其管束极严厉,与李太后关系密切,且风传有私情的张居正自然对其教育的方式也很严格苛刻,完全象望子成龙的老父对儿子。引起了贪玩小皇帝内心的极度不满和抵制,因其年小、暂时无法亲政而隠忍。张居正推行新政,触及许多人的利益,加之平日行事专断拔扈,树敌过多,张居正一死,立刻遭到朱翊钧的报复和政敌的揭发围攻,朝庭宣布张的罪状,下令抄没其家产,更发指者掘坟曝尸。其老家的地方官员在谄媚奉承张宰相之家十余年后,为了表示对新当权派的忠贞和对“罪犯”的深恶痛决,还未接到正式命令,一听风声,便派兵把张家老宅团团围住,户门加锁,禁止出入,等朝庭的查抄大臣到达时已有十余人活活饿死。这就是改革者及家人的下场。至于查抄的银两,有说过百万的、有说几十万的,当今学者,电视新秀郦波教授则认为只有区区几万两,相较于同期其它官员,是绝对的清官。到底如何,我无从判断,也无需细究,因为这是细枝末节,无关本题。

张居正的失败是注定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朝庭掌权的绝大多数都反对,无论阉党余孽,还是被后世文人吹上天的东林党继承者的清流。张一死,张提拔的官员纷纷被免被贬,反对派秉政,生前推行的新政相继废除,十年成果化为乌有。一切恢复原样,黄河泛滥无人治,戚继光被逐后于万历十五年去世,边防军腐败如故,守旧的士大夫,宦官,乡绅一个个额手称庆。

至万历十五年,十年新政积累的库银消耗一空,只好加大横征暴敛,致民生凋蔽,盗匪四起,边患重重,更可怕的是努尔哈赤不知不觉崛起于东北。这一切上至皇帝,下至大臣,未引起一人重视。皇帝耽于享乐,大臣陷于党争,一个个醉生梦死。帝国的车轮一步步向悬崖接近,直至崇祯帝自缢煤山。这倒也罢了。

关健是废弃张居正的改革,失掉了历史给予中华民族自我革新的最后一丝机遇,中断了晚明商业社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错过了由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与世界同步的机会。开始了三百年的淸王朝僵化封闭统治,最终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遭受近代百年屈辱。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万历十五年西方发生了什么。这一年,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伐英国,反被英国海军打的全军覆没。这得益于英国内政的改良和变革。战胜西班牙,奠定英国海上覇权,发展资本主义,接看工业革命、民主宪政、文艺复兴等等,使之一跃而成为世界老大、经济中心,开始了殖民世界的步伐,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领导世界数百年。

一个国家的体制僵化、发展停滞,缺乏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失败则坠入深渊。

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正是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的动机和初衷,也是给我们的启示吧。





武丁仗剑决云霓


《万历十五年》由黄仁宇著作,1982年和1983年两次被提名为美国图书奖历史类好书。
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称赞《万历十五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


2017年电视剧《人名的名义》大火,剧中“高育良书记”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使《万历十五年》又火了一把。当时出于好奇,为什么这书这么火,好奇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也买了一本来看。


看了才知道,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老先生围绕着张居正和申时行展开详述的文官集团,是他个人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一观点的论据而已。让人人哭笑不得是,电视剧《人名的名义》把《万历十五年》包装成了一部官场指南书,官场商人必看书,又重新进入畅销书排行榜。


但全书难以连续阅读,我自己看时很慢很慢,慢到有时候几个小段落,我都花上半小时。我看网上,有网友是这么分析这本书的。

《万历十五年》当初是用英语编写给外国人看的,有读者分析,作者与新中国有30年的隔阂,不适应新中国的语言习惯,所以改用汉语出版时读起来满嘴的“翻译腔”,领国内读者梗骨在喉一般的读的不舒服,所以很慢坚持阅读下去。

而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答案正如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一样——《无关紧要的1587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什么也没有发生”。

书中有各种琐碎的例子,如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在的寺院拜谒神佛、张居正丁忧回乡仪仗里的火枪手、戚继光既是一介武夫,又颇通文墨、还有语出《庄子》的《止止庵集》流传后世、以及只有在母亲生日时才会买两斤肉苛俭成癖的海瑞,这些都是作者从各种资料中爬梳出来的逸闻野史,也可以说万历十五年什么都发生了,什么也没发生。

这些琐碎的例子体现作者的大历史观,看书的过程中还是能能感受到万历皇帝问难首辅时的不甘心,以及申阁老左挡右推、老奸巨猾的下属大耍“太极”功夫。


作者用倒叙手法,将“朝廷仪式、宫廷生活、地方政府、边疆防御、军队战术、武器、补给系统、控制用水的工程、税制和司法事宜、家庭工业的本质、城市商人的业务范围、官僚的生活、他们的哲学、甚至于他们的超自然信仰”精心安排在一年的时间线索内,把一个时代中几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生平经历整合在一起。

有网友把《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进行对比。

其实《明朝那些事》是白话戏说版的明史,且不说严不严谨,在泛娱乐化的今天,自有推广历史阅读的意义。

但《万历十五年》正如文中所言,它是见微知著的,黄仁宇老先生的大历史观是自成体系的。对于习惯历史书枯燥叙事,角度单一的我们,阅读体验是颠覆性的,很有启发的,我觉得很有开拓思路,让我们打破对历史书的刻板印象,原来历史书还可以这样写,这应该是《万历十五年》最大的意义。


以上为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点评点赞关注@十三小姐 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十三小姐


《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文官和人民,并不是利益共同体,更多时候,还是对立的,只不过时不时会有些“直脑筋”的“叛徒”出现而已,但也不能这么简单地理解。贴切一点的话,人民、文官集团和皇帝,三方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剪刀石头布,皇帝在表面上,自然是文武百官之上,但又必须将人民利益放在最上,因此,“民意”或者“为国家好”自然成了文官集团“绑架”皇帝的利器。而一个“教义”或者‘信条”,能受到某一群体的推崇,其原因,一定是符合这一群体的利益。文官集团在这场剪刀石头布中的博弈能够胜出,是靠得遵循符合他们“阴”的利益诉求的“教义”作为砝码。

海瑞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又是规则的挑战者,其挑战的方式,是彻彻底底的原教旨主义。他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执行着孔孟圣经,但讽刺的是,文官集团虽然以孔孟教条自居,但对教条从来是以工具视之,其弘扬、遵循与否,取决于与自己的利益相符,以海瑞之极端,毫无疑问是被当作猪队友的。海瑞最出名的,便是那封对嘉靖帝口无遮拦、准备好自己棺材的奏疏。海瑞在此战中占得便宜,此后以名节对皇帝相要挟,便成了惯数套路,用黄仁宇先生的话说,就是海瑞并非不懂“阴阳之术”之精微深奥的。靠这个套路,其又在隆庆帝上任得以释放出狱后,成功挟得在苏州的要职。

作为原教旨主义者的海瑞,掉进苏州这块肥地,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个搅局者。但师出同门,是以海瑞并无跳出时代所束的思想格局,甚至不进反退,只是遵循复古之道。在解决官司时,和历朝历代的官僚所遵循之法并无二致,以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尽管他将道德划分得如此细致,如何合乎情理,却注定逃脱不了圣人言的道德框架。事实上,以法制高度要求海瑞这个人物,本身就是苛求.海瑞的结局并不令人意外,他的严于律人,苛于律己的终身准则,也没能影响到谁。至与300多年后意外被披上的主义战衣,成为了愚公般的寓言,则并非所愿了。

万历以天子之尊,张居正以独裁者之能,申时行以和事老之练达,海瑞以原教旨主义者之偏执,戚继光以战神之功伟,李贽以哲学家之叛逆…,最终,都是固若金汤的文官集团的手下败将,直至今日,它依然笼罩着我们。

用作者的话来说,中国过去的官僚体制,常常会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拿现在的话来说,这就算道德绑架!人们的行动全凭儒家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结果就是导致社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众人的创造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样即便是道德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也是中国两千年大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护肤文化蔡凝


《万历十五年》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1976年用英文完成的,英文名即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亦公元1587年。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本书完成于1976年夏天,正是“文革”结束那年,中国准备与世界接轨。作者并以此书提醒国人,封建王朝的失败是注定的,试图恢复故态绝无可能。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叙述了当时的几个重要人物:万历皇帝、两任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最后这几人没有一个功德圆满,或身败,或名裂。即便侧面提及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作者用近乎平淡的笔触,淡然勾勒出所有人的困境,指出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致,而是当时的制度已山穷水尽。


皮三9099


大家好,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我喜欢文化,热爱文化。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

相对而言,只要戚继光正确务实,他知道怎么在既定条件下发挥最大效果,在社会限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而尽管他没有

成为完人,但却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r

个人只要习惯社会才干改动社会,不能太急进要恰当退让,这个定论关于咱们个人前行有着极大的启示。怎么以社会各方可以承受的条件持续推进改革,怎么在急进与保存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则是咱们执政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r

以上就是有关于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同时希望大家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全面提升自我文化知识,提高自我素质,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明天。\r


柔酱师12987


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以他眼中的大历史观,以“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节点,,给明帝国进行了全方位把脉,立体再现了一个王朝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历史过程。

黄仁宇提出: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的“人治逻辑”,在明代达到顶峰,而这正是一切问题症结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显现无疑,社会矛盾失控,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大明帝国的衰败和倒塌无法避免。

作者想告诉读者的是,历史的进程不是以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他是贵为皇帝,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和历史进程也是爱莫能助。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认清现实,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我打江南走过


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毕生都在倡导“大历史观”,《万历十五年》是其影响最大的著作,这本书所写的历史,告别了以往传统历史书籍给人刻板的印象,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书还能这么写。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的也发生了若干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虽似无关紧要,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作者将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这些人物,以万历十五年为基本坐标,将这些历史人物放到大历史观中一一照进,从而看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伏笔。

过去关于明史,几乎都说是“税重民穷”的说法,但《万历十五年》则指出:明朝的全国税收总额并不过重,而导致民穷的根本原因则是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如此等等较为新颖的观点,让我们有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这也是“大历史观”的时代意义。







平江视界


万历是一个可悲的皇帝。年少时不懂为什么一个前十几年励精图治的皇帝,会在后二十几年懒散怠惰,背负上明亡实亡于万历的锅。如果一个人确信自己的努力确实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现状,那努力就会失去动力。万历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处置国事的权威性象征,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真正掌控帝国的是历时两百年发展成熟的文官集团,他们以道德为说辞,要求皇帝诚意,力求将皇帝的行为规范在四书五经设定的框架里。然而以孔孟圣徒自我标榜的这群人本身,则大部分是知行分离的虚伪者,明为天下黎民,实为个人利益,以道德作为工具(而不是法律),操纵着国家的命运,任何和文官集团共同习惯,利益不能相符的改革,注定要失败。文官集团的内部又有所分化,按理想与现实来看,一部分人纯粹将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道德当做升官发财的工具,一部分人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儒家的宗旨(代表自然是海瑞),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官员(讽刺的是,这未尝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按社会关系来看,又分为老乡,同窗,师徒等。这种分化使得文官集团内部也不断的斗争,进而造成帝国行政效率每况愈下。张居正(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企图抹杀掉这种分化,让所有文官按照他的意志来行事,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其继任者申时行则主张调和政策,努力维系着文官集团的内部以及文官集团和万历的和衷共济,在他因立储一事而储被迫离开文渊阁之后,调和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于不可能,党争逐渐激烈,在天启和崇祯年间达到顶峰,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万历是看到这一点的了,但他本人就是在文官集团的教育下长大的,他已经没有权威和能力来使得整个文官集团对他绝对服从,他纵然可以掌控任何一个官员的生杀予夺,但他没办法对付整个文官集团,他所采取的策略是消极应对,不上早朝,拒绝递补官员职位。在其御宇的某些时期,六部尚书一度无法凑齐,高级官员的职位空缺严重,这相当于扼杀了官员晋升的途径,使得他们努力考取的功名毫无意义,以此作为对文官集团的报复,这自然无可避免使帝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当一个系统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和修复,就代表它消极的一面已经积累足够的量而产生了质变,形势已不可逆转,此为必然性,而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中,则是偶然性,必然催生偶然,偶然促进必然。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是相近的,都认为少数几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群众运动才是更为主要的因素,全书虽然以六个人的视角展开,但实际上都是在讲成熟了的文官集团给明帝国所带来的影响,上至天子,首辅,下至武将,思想家,统统不能摆脱文官集团的控制。而文官集团本身又是无数矛盾的集合体,而以道德代替法律的立国根基,已经无法实现矛盾的调和,即使没有努尔哈赤,明帝国的灭亡也是理所应当的。

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平平淡淡,而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以上是对于本书内容的一个评述。下面谈谈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正如上述,一个系统如果产生了坏的质变,则无法自我修复和革新,它的坍塌成为必然。对于人也是这样,我们很有可能在每一天都看似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都在不断积累着某些消极的东西,以至于在将来的某一天,当坏的质变发生了,也许是身体疾病,也许是思想问题,也很可能是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我们才幡然醒悟,原来看似光鲜的生活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那么如何去发现这些消极的东西,而去改正呢?我想唯一的办法可能还是要时常的自省,对自己近期各个方面的状况做透彻的分析,是不是有所偏离?是不是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正在积累,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毕竟个人的惯性还是要小一些的,发现的及时,整改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次日增补

评论区有人说我抄书,我也从没说我没抄,某些句子确实就是原文的句子,但你要说我全是抄的,我怀疑你没看过原著。这篇随笔就是对原文内容的一个总结,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加粗部分)。我一个外行人,无意从学术的角度去评价这本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想展现的一个观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警醒,为何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有志于真正改变帝国的人,都如此的努力,但却无法扭转帝国的颓势?这个问题,对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系统,对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的意义,仅此而已


酷酷功夫


人只能是社会的一分子,人只是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谁不明白这一点,谁就注定失败。张居正不讲代价企图以激进改革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申时行不讲原则企图以妥协手段对抗道德,海瑞则想以道德样本对抗社会现实,李贽希望以个性自由对抗社会习俗,他们都注定失败。万历皇帝在道德压力与文官阻力的双重攻击之下也只能消极无为。\r

相对而言,只有戚继光明智务实,他知道如何在既定条件下发挥最大作用,在社会制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虽然他没有成为完人,但却是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r

个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改变社会,不能太激进要适当妥协,这个结论对于我们个人前行有着莫大的启示。如何以社会各方能够接受的条件继续推进改革,如何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则是我们执政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r

不夸张地说,读懂了《万历十五年》便能读懂曾经的中国,也能读懂中国应向哪里去。这正是《万历十五年》的重要价值,也是它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借鉴此书的启示,处理好道德与制度、官僚与人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中国将会如黄仁宇先生所愿“彻底创造历史”。


一日二日万几


黄先生实质上回答了李约瑟难题。帝国的转身是系统性的推动力,帝国一旦转身,则很难回归上升通道,重新走回上升通道,需要漫长的岁月经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