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火?

皮一下很开心表情包


之前国内研究明史的不多,民间的就更少了,这些年通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科普书籍吧,民间有了有了一些研究明史的人。而研究明史来说,黄仁宇的万历15年是一本水平还算可以的书。国外当然有很多水平很高的书籍,但是在国内来说,黄仁宇的这本书是很不错了,黄仁宇先生的水平在国内也是很高的。所以在国内要研究明史或者是想看一看跟明朝相关的事情,万历15年是很值得推荐。那样大部头的书,我是没有什么兴趣,估计以后也不会看,但是鼓励那些对明朝的历史感兴趣的人看一看,看了之后,你有可能会发现一个跟自己想象不太一样的明朝。明代的万历之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治理的最后一个高峰,后面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超过它的水平。万历时期轻徭薄赋,经济发达,文化来说也非常昌盛,诞生了很多的小说文学。


帝国历史观察者


火起来的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而不是万历十五这一年。

万历十五年实在是不温不火的一年,唯一的例外是万历皇帝罢工了,原因是与自己的臣属们就立储的问题杠上了,也许是年轻的皇帝打算以自己的青春耗死那些暮气沉沉的反对派官员,毕竟皇帝才只有24岁,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老气横秋,看起来大都没多少时日了,所以才用上了罢工这么一招,但事与愿违,结果却是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反对的力量似乎是铁板一块永远焊接在了朝堂上,这一杠整整杠了三十三年,反倒是把皇帝自己给耗死了,朝堂上的那个无形力量始终不见有任何松动。除此而外,一切还都是按部就班的老样子,并没有特别的燃点在过了四百多年后突然间火起来的道理。

但公元1587年却对世界而言有着别样的意义,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两个海上帝国西班牙和英国正在摩拳擦掌,一心筹划着一场置对方于死地的大海战,却在有意无意当中播下了帝国主义的种子,制度创新和技术革命正在悄然登上世界历史的航轮。这一微妙的变化,万历皇帝以及他所领导的大明王朝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地球另一端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丝毫也没有搅动万历与他的臣子们继续对峙的冷战僵局,当然与《万历十五年》的火爆更没有任何联系。



看待历史的眼界,体现出一个人思想的深度。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作者截取万历十五年这样一个极为平淡的年份,却恰好是西方帝国开始崛起的历史时段,用不经意的笔触反衬出中国封建王朝的日益没落,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而且这部著作的英文版发表于1979年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刻,对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文版在1982年面世后,虽然在小圈子内反响热烈,但对社会大众影响力有限。

本来这是一本学术著作,虽然有着近乎文学作品般的文笔,但仍然不失学术研究的枯燥,正常情况下很难受到大众的热捧,但2017年随着一部叫《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热播,意外地带红了《万历十五年》,使这本学术著作成为中国内地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从剧情上来说,《万历十五年》在电视剧中露面的机会并不抢眼,大致是一位相当于政治家级别的现代官员,因喜欢明史,尤其是《万历十五年》,落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美人计彀里,讽刺的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妻子是实打实的明史专家,官员却舍近求远地喜欢上了一个临时美容包装过的学术范儿美女,不知道这位官员喜欢的是历史还是美女,或者是真懂历史还是更懂美女,总有一种很怪异的感觉,颇有戏剧性。按说这样的剧情设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巧合的是剧情中官场的某些场景似乎是《万历十五年》的翻版,显然是编剧刻意的安排,这一异曲同工之妙的巧合应该是全剧的脑洞焦点,从而表现出不一般的味道,这才是让《万历十五年》一炮而红的真正原因。



中国历史走到大明王朝的万历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已经显示出衰败的迹象,很多中国本土的史学家,把大明王朝的衰落归咎于万历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其实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真正的根源还在于维系封建帝制的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以德为本确立起来的强大的文官体制足可以绑架任何社会力量,即便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幸免,“政令不出紫禁城”其实很早就上演了。

万历皇帝虽然很聪慧,也遇上了一个很伟大的改革家老师张居正,但这位老师只给他按部就班地传授了仁君之道,却严格限制他拥有任何企图改革的政治思维,这并非老师不称职,而是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守旧者,虽然以改革家身份一度挽回了大明王朝衰败的速度,但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守旧的人,改革只是其政治生命中的“术”,绝不是“道”,所以他不屑于让自己的学生学习本末倒置的东西。


悲剧恰恰就源于此,仅仅维持了十年的改革局面,随着张居正的去世,随之变成了朝廷政局中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力量牟利的工具,年轻皇帝心目中偶像一样的存在,也在朝堂上雪片般飞来的文字构陷中轰然倒塌,随之垮掉的还有年轻皇帝自幼建立的政治信仰,只拥有仁君之道的皇帝虽然位高权重,却很难“以道驭下”,因为他的“道”恰恰就是钳箍他的绳索,朝堂上下的每一个人手里都攥着一个绳头,他越动身上的束缚就越紧,最终硬生生将皇帝变成了蚕蛹,年轻的皇帝虽然生活温暖,却已经毫无作为了,立储争议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毁掉万历皇帝政治理想的就是崇拜偶像的垮塌,这不仅是皇帝的悲哀,也是改革家张居正的悲哀!

但《万历十五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一点启示,而是更深层次的现实思考。张居正的改革只是局部的政治变革,谈不上有多彻底,个人独裁专断也好,操之过急也罢,思想解放缺位的所谓改革,只能是政治家个人的政绩工程,上升不到国家政治的层面,改革在失去社会整体力量支撑的情况下,往往都很短命。而《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最终命运,就很典型地演绎出了社会变革中,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如何演变成悲情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除了张居正这样的短命改革家之外,还有清官海瑞,抬着棺材冒死直谏,时代的局限性使海瑞这样的能臣干吏也只能以道德标准洁身自好;军事家戚继光建立的戚家军,虽然战力强大,也只是自生自灭的私家军,不是国家的国防力量,个人再能干也只是尽人事;思想家李贽,也只能局限于传统体制上的批判,却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创新,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人头上套着一个用传统道德文化包装起来的紧箍咒,对国家命运的改变十分有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是没有止境的,任何一种文化,一旦陷入静止状态,就必然面临着僵化的老路,潜规则或者是被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从而出现大量张居正之后接任首辅的申时行这样的调和派,所图的不过是官场的生存之道,头顶着道德君子的光环却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使整个社会被罩在潜规则的蛛网里进退不得,也许这才是《万历十五年》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深层次含义吧,因为这部学术著作说出了很多现实中不便说出的话!


龙支子


题主这个问题完全在这部书的序里,万历十五年火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作者阐述了明朝败坏的根源。

而是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刨析历史:并非从人物上分析,而是对整个系统做分析。让我们不再仅仅着眼于具体的人和事,而是从全局着眼。

我们以前分析历史都是针对某个事件的来分析它造成的影响,我们看到了结果,也看到了结果带来的影响。却从没有关注这个事件的发生其起源在哪里。

政治

例如以往我们分析农民起义的过程是这样的:农民起义=>农民贫困=>税负过重=>减轻赋税。怎么样看着是不是很完美,我们以往也都是这么看历史的。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作者举了例子,大明税负最重的南直隶苏州府约占20%,又有轻重不同,各府县都在10%以下。然而最终起义的地方都是税负非常低的地方。


而同时期的日本,占到了50%,英国一个只有大明三十分之一的国家,财政收入达到700万英镑,折合白银2000万两,居然和大明相当。可见其税赋要比大明高的多。所以作者认为根源并非在税负,而是大明的系统已经僵化,阻碍了生产力了的发展,同时这种系统又鼓励大小地主和官僚额外加征。具体分析诸位可以看书了解。

经济

中国幅员广大,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这种情形在世界实属罕见,在明朝已经达到了巅峰。

历史

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正是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亲自指示让人民纳税实物不入库,直接供应给军士的家庭。


军士则不再发给军饷,并规定先在应天府抽派若干税民,和金吾卫的五千军士对口。这种税负脱离实际,所以并没有施行下去。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贯穿整个大明。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大明商业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历代以来重农抑商的恶果。

所以这部书的最重要的意义并非是为我们揭开大明灭亡的根源,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历史的方式。


渔耕樵读


万历十五年非常平凡,火的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这本书是怎么火的?是《人民的名义》火了之后,它才火的。

《人民的名义》要借古喻今,其中的角色几乎都可以在万历十五年的官场找到对应的官员,高玉良像张居正,孙连成像海瑞,季昌明像和稀泥的申时行,李达康和戚继光差不多,毛病都挺多等等。



《人民的名义》是要拿《万历十五年》的观点说事儿。像海瑞那样不接地气的清官,这样的道德典型只能是排位,看起来神圣,实际毫无用处,像申时行那样和稀泥的更没用,真正有用的是像张居正那样能让国家百姓得到好处的人,是像戚继光那样能保国家平安的人,尽管他们身上有很多毛病。

《万历十五年》还提出一个观点,道德没有约束力,当一个社会被道德绑架禁锢,这个社会将不再发展,就像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明朝,不打破禁锢,必将走向灭亡。

本书的冲击力就在于,他把百姓崇拜了上千年的海瑞拉下神坛,廓清了只有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是社会应该宣扬的对象。就像李世民一样,虽然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但他为国人带来了福祉,为华夏带来辉煌,这才我们要宣扬的。

我们不是不要道德,但道德是辅助,决不是主旨。主旨是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豫有得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中国官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大臣,那么,就要从他的羽翼开始,一点点从外围到内在肃清,再到大臣本人。这个方法对企业,或者现在的人们都值得借鉴。

其次,这本书剖析了君臣权利的制衡。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平衡关系,从社会到自然界都是如此,失去平衡就失去制约,就会乱套。这里包含了哲学思想。

最后,这本书揭示了大明王朝衰落的根源。乱自内始,官僚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依靠它而存在的王朝还能存在多久?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有人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虽然是一本历史书,但每一个领域都能从中发现它的价值,都能得到思考。这就是它火的最大因素。


读史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如果从名字上看,好像讲的是在说明万历十五年事情,就如同它的开场白一样平淡无奇:“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非常平淡的一年吧。



而黄仁宇先生却剪辑了这没有任何突发事件的一年,通过六个人物,七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明帝国真实的运作面貌。以他强调的大历史观,告诉我们这种“以道德代替法律”,就会有“数目字的手段”,从而使这个帝国处于“混沌状态”。就是说这种以道德仁义治国的方针将会行至末路,已经无可避免地走向腐败衰落,这也导致由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

正是如此,这六个人物,不管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还是李贽没有一个是功德圆满的。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他们人生轨迹注定会湮灭。因为帝国运行的轨道彻底僵化,在道德的外衣下帝国已经流淌腐败的血液。所以黄仁宇先生才说:“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替代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人治”的弊端吧。

至于它为什么这么火,我觉得它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明帝国甚至是封建王朝衰败崩溃的原因。而且不像一些专业的历史著作,它通俗易懂,历史小白就能读懂。但我建议还是要了解一些明朝历史,尤其是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嗯,入门的就读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当然还可以读吴思的《潜规则》,它表达的更彻底。

我是历史拾辰,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古今,鉴往知来。记得关注哦!


历史拾辰


纵观历史,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

历史背景

1587年的时候,24岁的万历皇帝登基的第15个年头,元辅张居正去世的第5年,首辅申时行上任的第4年,南京督察院右督御史海瑞罢官在家,一代名将戚继光这一年刚好去世,哲学家李执削发为僧的前一年,也是在这一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海峡,揭开世界历史的新一页。

政治背景

万历明朝时期,皇帝开始不上朝了,这一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崛起了,建皇宫,实行仁政,立法制,但大明朝廷却还没注意,这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泱泱大国明朝走向崩溃的前兆;

经济背景

明朝还是以中小地主以及自耕为农为主的小农经济为立国基础,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整个明朝的宗旨还是在于大批的人民老百姓不为饥荒所窘迫,勉强维持温饱的低标准下维持的治理,交通落后,通讯落后,财政税收也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国家难以有效的经济管理。

在这个时间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开始出现,欧洲像英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开始崛起,加速了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的进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一系列的背景下,封建时期的我国开始走下坡路了,欧洲一些强国开始崛起了,这个也是影响我国出现在近现代历史中被动挨打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时间节点。


呱聊


按照明史神宗本纪记载,其实万历十五年没发啥大事。


万历十五年(1587)春正月初三,分发国库所藏的金帛以赈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各地宗室。


三月二十六日,乞庆哈之子扯力克世袭顺义王之封号。


夏四月,京师大旱,瘟疫流行。


六月初十,禁令廷臣奢侈。当月,京师连降大雨,朝廷赈济抚恤贫民百姓。


秋七月,江北发生蝗灾,江南发生水灾,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又发生旱灾,黄河也在开封决口,朝廷分别给予减免赋税和赈济。


八月初三,朱翊钧以频繁发生灾害为由,命各抚、按官员力惩贪官,清理冤案,减免赋税,赈济抚恤百姓。


九月初一,应有日食,但因阴云遮掩而不能看见。初三,中止行刑。


冬十月初五,大学士申时行奏请皇帝批示转发留在宫禁中的各种奏章。


十一月初三,郧阳发生士卒喧乱,巡抚都御史李材被撤职。这一年,有哈密、琉球、乌斯藏前来朝贡。


集贤院居士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之所以火,是因为一来通俗,二来观念新颖。

至于万历十五年那年,可以理解成明朝开始衰落,当然我说的衰落,参照物是对比当时的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始大航海,逐渐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事实上,就在中国明朝灭亡的前后,英国资产阶级爆发,只不过,中国明朝结束以后,新的王朝清朝延续了明朝的一切制度,而英国则在之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

所以说,你可以把万历十五年,理解成一个转折点。


辰州观海


《万历十五年》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种焕然一新的写法,震撼了人们的视野,在当时,流传甚广,备受推崇。温情脉脉的类经济史描述写法,犹如一阵春风。

在过了二三十年之后,那个时代青年的读者,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了现今最活跃的主流社会阶层人士。所以万历15年在如今特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