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戏聊足球


《万历十五年》的开篇这样写道: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但结尾却如此: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纪录。

万历十五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但黄仁宇老先生却暗喻一个“黑洞”,依旧祥和的太平盛世的背后,可能整个体系早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万历十五年》诠释着一个道理“未战先败”。

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明神宗开始怠政,逐渐沉湎于酒色中,后来爆发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朝廷里党派林立,党争不断,即“东林党争”,明神宗疲倦其中,索性不上朝,即演变成后来的:

“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由此可见,万历十五年是张居正改革后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看似影响不大,却意味深远。这一年丰臣秀吉即将统一日本,为后面的侵朝拉开序幕,虽然后来明朝与朝鲜联合抗击,日本侵朝失败,但明朝也损失大量国力。

外患暂无,内忧频起,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已经崛起,为后来统一女真打下基石,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五味社


谢谢题主的提问。问题提的很好。粗略浏览了一下几位高赞答友的高论,感到要么离题太远,要么谬误频频(甚至还有几位称“张居正死于万历十五年”)。关于《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答友们说的够多了,不想重复。本人一向反对人云亦云。试着说一下个人的分析。

首先,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无关紧要的一年”(英文书名)。个人觉得说成“平淡无奇的一年”更为贴切。如果非要列举出这一年发生的比较特别的事情,那就是以下几件:

万历皇帝开始“逃班儿”(直至万历四十八年驾崩);

海瑞去世;

戚继光去世;

李贽出家;

申时行忽视努尔哈赤的崛起。

其次,“万历十五年”只是黄仁宇研究历史的一个切入点,不必过度解读。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可能很多人都不会了解或阅读这本书。但经典著作不是流行音乐。个人觉得时下这种依赖炒作、盲目跟风的阅读风气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误导读者甚至严重干扰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史学角度看,研究“万历十四年”或者“万历十六年”也未尝不可。

第三,如果执意“过度解读”的话,不妨分析一下“万历十五年”到底有哪些细思极恐之事。比如,万历皇帝为何不上朝?万历皇帝面对当时复杂纷乱且不断内耗的朝局束手无策,以改立太子事件受挫为导火索,自暴自弃,遂开始消极怠工。这也昭示着明朝皇权与相权协调模式的彻底失控以及政治制度深层次矛盾的爆发。《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就是通过刚才提到的戚继光、李贽等人物的不同视角来展示明朝的政治生态。从国内视角看,这一年可视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发端,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从国际视角看,这一年也可视为封建中国惨败给西方列强的肇始,所谓此消彼长、不进则退。自此,西方列强开始步入近代化,而封建中国则停留在中世纪原地踏步。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大部分人知晓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因2017年反腐大剧《人民的民义》,剧中深爱明史的高育良多次提及这本经典,这位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的腐败落马,也是在明史爱好上被打开的突破口。


《万历十五年》主要讲的是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掌控国家政权,奉行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来治国的理念,以伦理道德约束、控制社会各阶层,巩固文官集团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和最高统治地位。以道德理念治国,缺乏监督、审核、经济、科技等手段,难以解决司法诉讼、土地兼并、自耕农破产等社会实际问题,也为文官集团好、坏两个方面的利益保障(政治话语权、治国安邦、贪污腐化)预留了空间。文官集团整体以“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嘴上喊着主义、心里装着生意”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人分别以自身的状态,来映射整个大明帝国的现状。万历前十年大明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张居正,试图用自己拉起来的一支干部队伍,对整个官僚队伍进行监管考核,提高行政效率;申时行不认同张居正式的强硬手段,转而采用“和稀泥”的调和办法,平衡文官集团内部各派系,达到基本的行政运转;海瑞是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道德楷模”,文官集团需要他做门面,却排挤他求真务实的干事态度,只以虚职对待;李贽在思想上超脱了封建社会现实,但毕竟自由、平等的想法还只是萌芽状态的个例,太过超前于时代而备受打压。


为维护本集团利益,文官势力竭尽全力扩展权力干涉边界:对上,反对万历皇帝想立二儿子为太子的愿望,将皇权“神圣化”成宗教般的泥菩萨,由他们出来掌控世俗世界,气得万历只能以罢工不上朝来反抗;对中,文官们不仅抵制张居正式的官僚队伍技术化改革,还坚持以文驭武,刻意保持武将的非知识化,削弱武将集团摄政能力的同时也损失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戚继光也无法在体制上对军队进行改革,但他仍然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对下,文官集团成为了土地和社会财富兼并的主流,政治上有话语权、经济上有专享权、文化上有舆论权。


但是,处于社会权力垄断地位的文官集团,内部也开始了分化瓦解,以道德标榜自居的东林党,和其余文官势力依附的“阉党”,开始成为帝国内部权力角逐的主角。在愈演愈烈的党争痼疾下,大明帝国不可避免地滑向了覆灭的深渊。


剧透历史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

那一年,有人生,有人死。

有名臣,亦有良將;有权臣,还有诤臣;

在明朝的历史上是平淡的一年,

但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是壮阔的一年。


其实历史和人生一样,当我们回望过去时,那些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事。在发生的那一刻,却是一个平凡的闷热午后。万历十五年,就是中国历史的那个午后。



1578年,欧洲正凭借科技的精悍力量茁壮成长;
而臃肿的中国,则躺在道德的吊床中被绳索逐渐勒死;


用作者的话来说:“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法律缺乏创造性,必然限制社会的发展。即便道德宗旨是善良的,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里十五年的主题,是谈论技术和道德。

西方的技术,不仅指科学和法律,而是一种如同齿轮般精密绞合的思想观念。严密的推理逻辑和缜密的思维。

体现在法律上就是内部的严肃推论,以及容纳新兴事物的接口;体现在科技上就是对已有理论的内部自洽,对未知理论的空间留存。西方世界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稳步上升。



而中国式的道德,也远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么简单。归根到底是一种对世界的模糊总结,中国人喜欢称之为阴阳。这种归纳认识很是宏大,但却没有细节。

西方人可以从细节的堆砌中认识到宏大,而中国人却不能在宏大中探索细节。

汉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基本方针。中国开始使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初始是以道德来辅助法律。而到了明代,为了进一步集权,道德的辅助作用被空前放大。原本辅助皇权的道德,开始失控。


明朝后期,甚至连皇帝本人也要受制于道德的约束,可见此时的道德已经超越了一切。比如万历皇帝的立储问题,从法律上和以往的经验中,皇帝完全可以立皇三子为太子,而朝臣则坚持立嫡长子为太子。

当国家的理论根基是模糊的道德时,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种模糊。

比如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利用道德去攻击别人。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引起一场巨大的波澜。因为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严苛的按照道德行事,所以文官集团几乎可以随意攻击任何一个人。

良将戚继光,作为一个抗倭名将,后来更是调任蓟州总兵,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卫。张居正死后,文官集团又一次亮出道德底牌。所有和他亲近的官员,都一并被清算,戚继光就此落寞。



黄仁宇在书中写了万历皇帝(那个时代的掌舵者)、申时行(一个只会折中的首辅)、张居正(目无皇帝的权臣),海瑞(道德模刻出的官员),戚继光(想有作为的孤独将领)和李贽(错生时代的哲学家)。


万里十五年里,包括了那个时代的所有群体。


那些人都有各自的理想,都有做各自的事业,却被同一个东西困扰着。

身为天子的万历皇帝,在道德的束缚下,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至高无上的皇权,只是一个象征,权利在道德的裹挟下,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认识到这种被动的万历,在后期选择消极怠工。


道德治理下的中国,在一方面拥有严苛的礼仪规则。另一方面则是随性的朝令夕改。两者的界限是模糊的,而中国人很喜欢这种模糊。

比如皇帝本人,所行所说都要符合礼仪,不能翘起二郎腿,不能随意外出,还要受到来自柬臣的批评。而明朝的官员们,一边用道德大棒挥舞他人,一边贪污喝酒好色。


作为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圣德,甚至不能惩罚批评自己的官员。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提出了大历史观。


他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


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忽视的事件。比如清官海瑞,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无节制的职责皇帝;比如权臣张居正,因为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则,所以人亡政息。



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总是重复出现。本质上也体现了政体与思维模式的症结。而这种重复,也在明朝最后的几十年里反复出现。

用“大历史观”来分析社会,观察中国,的确能给人很多启发。


紫禁的sphere


我是在前年的时候看的这本书,是一位朋友送我的这本书,他也推荐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给我,书是看完了,但是电视剧没有看, 有机会有时间也把电视剧看一遍,听说是很不错的一部电视剧。今天就来说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怎么样子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仁宇,本身是一位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用英文写作了这本书,后面被翻译成了中文,成了现在的版本. 英文名称是《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本意是没有什么大事,不重要很普通的一年,作者从这一年切入,通过对明王朝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了解这个时候的明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明朝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建国直至1644年灭亡,共计276年,1587年的时候已经走过了219年,按照比例来讲基本上就是80岁的老人了. 这一年没有什么大事情可以叙述,如果要有的话,那就是名将戚继光和奇葩官员海瑞都在这一年去世. 作者通过对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张居正,戚继光,海瑞,哲学家李贽6个人物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所做所为以及最终结果和结局的叙述, 表达他对明朝衰亡的深思,进而引出了他历经了几十年的遍游,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所体现出来的大历史观. 无经历的人确实没有毅力读下去,就和你第一次读《道德经》和《易经》一样,云里雾里的,不知道在说什么,而当你耐心读完了之后,你才发现原来第一个人相当于人的脑子,第二个人相当于人的四肢,第三个人相当于人的心.......这样的每一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而这个人已经八十岁了.

有一个问题就是黄先生在书里面提到一个论点就是明王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完整的科学记账方法和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导致了最终财务崩溃,明王朝灭亡. 对于这一点,我有点不太同意,唐朝是一个鼎盛的朝代,我们称为盛唐,可唐朝之前的汉朝也灭亡了,难道汉朝也是因为财务崩溃灭亡的吗?另外,唐朝就算有了完整的财务制度,那唐朝最终也被取代了,那有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这个观点就不能是一个立得住的观点.


小文殊兰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这一年,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发生了很多大事情。

1、万历开始亲政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了,这一年,万历不知是喜是悲,张居正的死,意味着他可以摆脱傀儡皇帝的头衔,也意味着他要面对国事独当一面。直到万历十五年,皇帝才彻底摆脱张居正,自己着手国事。

2、戚继光病危

万历十五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告病,戚家军的中流砥柱一倒,抗倭重任一发不可收拾地败退。大明王朝的东南角也开始有了隐患。

3、女真族崛起

后金女真族在万历十五年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大明王朝的劲敌,最终灭亡明王朝。

4、万历皇帝开始不上朝

摆脱张居正的左右后,万历皇帝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理朝政,不上早朝,国家官员甚至出现不辞即退的乱象。

万历十五年,看似平静,实则为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这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书写的淋漓尽致。




小白野猪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这一年,在历史大事年表上,明朝政府封扯力克为顺义王,是为从俺答汗开始的第三代顺义王,与此同时,深知三娘子才是实权人物的明廷也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另外,明朝封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明史》称锁南坚措)以“朶尔只唱”的称号——“朶尔只唱”是藏语“金刚持”的意思,与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梵语“瓦赤尔达喇”同义。

而在明朝内地,清官典型海瑞、抗倭名将戚继光相继去世。

黄仁宇教授以万历十五年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用另辟蹊径的视角、脑洞大开的想象,把公元1587年这个似乎非常平常的万历朝的年份作为研究和评论切入口,揭示出这一年的特别之处:看似歌舞升平、文恬武嬉,实则上是许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结局之年,又蕴含、预示大明王朝未来的变幻莫测、风雨飘摇的命运。

至于《人民的名义》里面高育良被高小琴的妹妹高小凤(在幕后大boss指使下)用《万历十五年》攻陷,其实没有很多剧评过度解读的那么复杂。

究其实质无非是,如果说用的书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观众大都没有听说过,自然没有戏剧效果;说用的是《明朝那些事儿》又显得高书记逼格太低;算下来可不只有名闻遐迩又有大家笔法加持的《万历十五年》吗?!

就这么回事,就这么简单。


谈古论金


人民的名义中,高玉良书记非常喜欢和熟悉万历十五年,虽然他不是历史老师而是法学教授。同时在人民名义中对万历十五年有研究的人还不少,比如汉大历史系教授吴老师,即高玉良书记的妻子;还有高小凤,也是投其所好研究万历十五年才和高玉良好上;同时我相信作为高玉良的得意大弟子,重点要培养的接班人祁同伟也一定对老师喜欢的书也彻底的研究。

那么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呢?万历即明朝著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这本书的作者是黄仁宇于1997年出版的一本著名明史研究的书。那么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那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其实看起来都很不显眼,但是却影响深远。

第一件事:万历皇帝的首辅大臣申时行因为卷入立太子事件中,被迫辞掉首辅的位置。

第二件事:明朝著名的官员楷模海瑞去世,海瑞虽然名声大,但是他一直搞不明白明朝廷到底问题出在哪?

第三件事:著名抗倭将军戚继光病逝,在张居正被清算后,戚继光是一年混的不如一年,终于在清算中病逝。

第四件事:大思想家李贽在自我矛盾以及世俗的误解和指责下自杀。

第五件事:原来首辅张居正经过五年的清算结算,万历皇帝完全清除了张居正留下的所有大臣及政策。

这些看起来都不显眼,但是对明朝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无聊感悟人生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书,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又用人物传记的方法表述。

全书一共叙述了七个人物,第一个是万历皇帝,他在清算张居正后四年发现仍然无法得到皇帝的自由,于是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怠政;第二个是首辅申时行,第三个是前首辅张居正,尽管两人一个和谐保守一个专断激进,但一个在位被弹劾下野、一个死后被清算抄家,都不能实现政治理想;第四个是名臣海瑞,第五个是名将戚继光,他们都是在万历十五年去世,生前的主张也未对时局造成影响;最后一个是自相矛盾的思想家李贽,在万历十五年剃发为僧。

所以,和我们熟悉的以重大事件作为标志论史不同,作者是用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揭穿明朝的灭亡乃至专制社会的终结。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虽然看似四海升平、平平淡淡。但是从以上每个人物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们的理想和价值都被黑暗的现实各个击破而淹没,以致成了大明王朝的殉葬者。也就是黄先生说的“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这部作品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弱点,即是以道德去代替法律。相对于法律,道德只是一种软约束,实际上很难真正约束欲往。而法律又被压制得缺乏创造性,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限制。这就是《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思想。至于在《人民的名义》被反复提及,未必有什么影射的含义,只能说这部书既专业又通俗,名气也大,拿一本南炳文、汤纲的《明史》去读,就显得有点晦涩了。


林屋公子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书,原版是英文,英文原名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中文直接翻译就是:1587一个并非重要的年度。言外之意是这一年并没有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我在英国留学时重点关注了这本书,以及西方学术界以这本书为代表的经济史专业的发展。



本来黄仁宇这本书是来自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明朝的税收和财政制度,这本书也标志他的大历史观逐渐形成,也就是并非局限于某几个历史事件的研究,而是看长期的制度和影响,他写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也是贯彻了这种历史观念。

那么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这一年有什么研究价值呢?万历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在之前是一个勤奋想有作为的君主,可是这之后突然间很长时间不上朝也不参与政治,是什么使得他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呢?作者认为是道统、礼教等形式上的束缚影响了他,也就是他作为皇帝做了很多表面的礼仪上的工作,这些使得他非常烦闷。

黄仁宇得出的最重要研究结论就是明朝为代表的封建政府太注重道德伦理而忽略了技术和能力。这在全书中都有体现。他高度赞扬了张居正在万历十年之前的税收改革和考成法改革,认为这个具备现代资本主义技术要素和法制要素,但是很可惜张居正死后继任的首辅张四维就开始对张居正清算,万历也开始对张先生下手,使得张居正改革的技术曙光被压灭,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资本主义的机会;张四维之后的首辅申时行也就是一个官僚,重新强调道德而忽视了技术。



全书在写海瑞的时候用了一个修饰词叫做活着的祖宗。因为海瑞处处以传统道德和祖宗成法自居,也没有什么技术能力,但是被社会和舆论所尊重。

于是面对西方的工业革命、海外殖民、资本主义崛起,中国就这样迷失在对道德的尊崇中,丧失了追赶和竞争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