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10篇原創文章,全文共6097字,配圖34幅,閱讀需要14分鐘。

要想了解曾經一度瘋狂的日本海軍航空兵是如何被打斷了脊樑,就必須回顧從1942年2月到1944年2月這兩年內,日本海航以新不列顛島東北角的拉包爾基地為中心,試圖頑抗越來越強大的盟國空中力量,並最終被盟軍成功手撕的這段歷史。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 日軍在瓜島航空戰中的兩種主要兵器,零式戰鬥機和一式陸攻

由於這段歷史牽涉到的雙方航空單位多而複雜,整理資料時必然存在錯漏,歡迎指正。另外,今天挖下的坑不敢保證什麼時候能填完,敬請持續關注

一、序幕和海航的零基礎知識

一戰前後,日本陸海軍很早就關注到航空兵的威力,並且在各自軍種範圍內展開了探索和裝備,從軍兵種設置上,當時的日軍可謂走在世界前列。在世界列強中,以日本和美國為一種流派,將航空兵放在大軍種裡發展,以英、法、德、意、蘇等歐洲大國為另一派,早早便設立了獨立的空軍。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 不列顛空戰中的英德空軍為自己軍種贏得了地位,注意本作背景裡特別的不列顛島英吉利海岸的大白崖

兩種流派各有千秋,這裡只提一點淺見,即日美都是海軍很強大的國家,而設立獨立空軍的除英國外都是大陸軍主義,海軍實力相對較弱。英國海軍雖然貌似實力雄厚,但是因受到獨立空軍的制約,導致海軍航空兵力發展很慢,以至於到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成為一支兵器老舊、思維僵化的疲弱之師。德國和意大利海軍在發展航空兵時也遭遇了類似的問題。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 早年的山本五十六,注意其右手殘缺的手指,他曾任航空本部部長,對海航兵器開發和戰術深有研究

正是因為日美兩國特別重視海軍的建設,所以其海航的裝備和編制力量都十分強大。單說日本,1927年4月5日就在海軍省下面設立了專門機構“航空本部”(與艦政本部平級),首任部長是山本英輔海軍中將,負責統籌海軍下屬一切航空兵器開發和航空技戰術研究。這個機構的存在讓日本海軍對航空兵力的研究有了從經費到人員的保障,成果也是顯著的。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4. 日本海軍的二式飛行大艇,這是一種航程恐怖遠的四發重型水上飛機,多用於偵察和反潛

日本海軍將航空兵力分為艦載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兩大類,艦載航空兵以陸續建成的幾艘母艦為載具進行航空母艦戰術研究,岸基航空兵則以開發長距離魚雷反艦飛機為重點,兼顧對地支援。基於上述側重點,艦載航空兵最終拿出了艦戰、艦攻、艦爆、艦偵、水偵等幾類飛機,岸基航空兵則拿出了局戰、陸攻、陸爆、大艇和陸偵等幾類飛機。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5. 1937年8月的江陰海空戰是日本海航的一次大練兵,可惜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還不知道是海航作的孽

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海航的編成大致是航空艦隊(軍級,司令一般為中將)-航空戰隊(師級,司令一般為少將)-航空隊(團級,司令一般為大佐或中佐)。在1941年12月1日的戰前編成中,就有第1航空艦隊和第11航空艦隊這兩個冠以“航空艦隊”名字的部隊。但本質上,名氣更大的第1航空艦隊(指揮官為南雲忠一中將)是一支包括多艘航空母艦在內的“特混艦隊”,下轄同樣著名的第1、2、4、5航空戰隊,而與一航艦平級的第11航空艦隊(指揮官為冢原二四三中將)則是一支純粹的岸基航空部隊,下轄同樣沒那麼著名的第21、22、23航空戰隊(岸基航空兵),負責支援南方作戰。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6. 與臭名昭著的南雲相比,冢原二四三不為人熟悉,但要不是他丟了一條胳膊,本來有機會成為一航艦司令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有1469架陸基飛機,730架艦載機,總數約2199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艦載航空兵的規模與美國海軍幾乎一樣大,已遠遠超過英國艦載航空兵的規模。關於艦載航空兵的故事已有很多資料介紹,下面將主要介紹岸基航空兵(日文稱為基地航空部隊)在瓜島的衰亡,為了便於理解,這裡採用更為中國人熟悉的名字——岸基航空兵。

二、拉包爾基地航空隊的部署情況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7. 空襲克拉克機場,本作反應美機起飛迎敵,然而並沒什麼卵用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第11航空艦隊優先負責支援對東南亞美英荷等國殖民地的攻擊,主要作戰思路是由海航的遠程航空兵先行實施跨海壓制(如12月8日,從臺灣起飛的85架零戰掩護80架一式陸攻、26架九六陸攻遠程奔襲菲律賓呂宋島中部的克拉克美軍機場,一舉摧毀在菲律賓的美陸航主力),然後軍艦護送陸軍搭乘登陸艦上岸,取得前進機場後,由日本陸航進駐並跟進後續的航空支持。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8. 空襲艦隊中的九六陸攻,開啟了日本海航長距離遠程魚雷攻擊機的先河

這套打法陸海軍分工明確,海軍主要負責運輸和前期航空壓制,待陸軍上岸後再交由陸軍和陸航唱主角,一時之間所向披靡,打得美歐殖民地軍隊丟盔棄甲,望風而逃。

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情況有所不同,日本陸軍始終對太平洋上沒有任何資源的大小島嶼提不起興趣,只是象徵性地抽掉了一支5000人左右的南海支隊,配合海軍攻佔包括關島和新不列顛在內的較大島嶼,算是幫忙啃“硬骨頭”的,但陸航基本上就是袖手旁觀。對於威克島和瓜島這樣的小島,乾脆就讓海軍特別陸戰隊直接上了。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9. 小林晴久畫作:出擊Z艦隊的九六陸攻機群

1942年1月23日,南海支隊登陸拉包爾,2月初佔領新不列顛島全境,從此開始了對拉包爾航空基地持續兩年多的經營,最初入駐拉包爾的是橫濱航空隊和第四航空隊。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0. 小林晴久畫作:九六陸攻正在攻擊“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橫濱航空隊是一支老牌航空隊,1936年10月1日在日本本州島橫濱市成立,戰爭初期隸屬於第24航空戰隊,部署在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協助第四艦隊的作戰。2月14日,橫濱空被轉部署到拉包爾。橫濱空的主要機型是水上大艇和二式水戰,從5月起,部分水上飛機被部署到圖拉吉島。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1. 二式水上戰鬥機,這是從零戰機體改造而來的一款水上戰鬥機

第四航空隊是2月10日在特魯克成立,這是一個混編部隊,包括從高雄空分出來的2箇中隊和千歲空的1箇中隊,初始兵力為27架一式陸攻。隨後該部轉場進駐拉包爾機場,在這裡他們很快就遇上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2. 一架二式水戰,適用於來不及建造機場的前線海島,圖拉吉島就部署了這種飛機

三、反擊“列剋星敦”號特混編隊的慘敗

僅僅10天過後的2月20日,以“列剋星敦”號為核心的美第11特混艦隊前來襲擊剛被日軍佔領的拉包爾基地。上午11時,一架橫濱空的九七大艇發現了已抵達布干維爾島附近的第11特混艦隊,並在被“野貓”擊落前發回了警報和情報。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3. 編隊而來的一式陸攻,此處模擬第四航空隊的裸奔出擊

收到警報的第24航空戰隊決定立即出擊,命令被下達給剛轉場拉包爾不久的第四航空隊,下午14時,四空分兩批各出動一個9機中隊奔襲美軍艦隊,這是這次戰爭繼2月1日“企業”號編隊襲擊馬紹爾群島以來,美軍航空母艦編隊第二次遭到日本海軍航空兵的進攻,不同之處是這一次四空攜帶的是殺傷力巨大的九一式航空魚雷。就在兩個月前的12月10日,第22航空戰隊的85架一式陸攻和九六陸攻編隊剛剛在新加坡近海一舉擊沉了Z艦隊的“威爾士親王”和“反擊”號兩艘巨型戰列艦。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4. 馬來亞海戰中覆滅的兩艘主力艦,前景是老邁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

但是這一次戰況沒有按照日本人設計的套路來進行,因為美國航空母艦顯然不是無護航的英國艦隊那麼“薄皮大餡”。“列剋星敦”號上此時正搭載著從中雷受傷的“薩拉託加”號上轉移過來的第3艦載戰鬥機中隊的18架“野貓”,中隊長是日後在中途島海戰大出風頭的約翰·薩奇少校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5. 約翰·薩奇少校,注意機身上六個戰果標記,應為中途島海戰後拍攝

第一波9架日機遭到了薩奇少校的“野貓”中隊的圍殲而全軍覆沒,不過他們也啃下了兩架“野貓”,對日軍有利的是有幾架“野貓”耗盡了彈藥需要返回母艦,薩奇少校率領的另外幾架又在追逐最後一架受傷的陸攻時遠離了母艦,此時第二批的8架陸攻又殺了過來(有一架因發動機故障返回)。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6. 愛德華·奧黑爾上尉的彩照,注意機身上的早期美軍標記塗裝,這張很可能是戰後的王牌擺拍

但是這夥日本鬼子又遇上了第二個“瘟神”,因起飛較晚而沒趕上第一波殺戮的愛德華·奧黑爾上尉(他曾擔任過薩奇的僚機,兩人都是技術派)帶著他的僚機(因機槍故障無法射擊)趕到了。奧黑爾一點都沒跟日本人客氣,上下翻飛一通猛射,攻擊了多達6架陸攻,其中前5架確認中彈墜落,奧黑爾一戰而成王牌,後被羅斯福總統親自授予榮譽勳章。

關於他在此戰的具體表現,可到我的細品太平洋戰爭專欄裡閱讀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7. 本作反應的就是2月20日中午,奧黑爾上尉單機向四空的一式陸攻發起突擊的那勇敢一幕

事後,對比第四航空隊的戰史記錄,前兩架被奧黑爾擊中的一式陸攻仍然掙扎著返回了拉包爾,因此奧黑爾當天實際擊落的是3架。不過四空這一次的出擊仍可謂是大敗而歸,出擊的17架損失高達15架,完全沒有了擊沉英國戰列艦的風采。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缺乏護航的轟炸機編隊在面對機動靈活的戰鬥機時生存力太低下!這也是對二戰前許多航空戰術預測者的“轟炸機裸奔論”的狠狠打臉!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8. “野貓”中的奧黑爾上尉,注意其機身上的炸彈貓形象,以及五個戰果標記

有意思的是,早在四年多前的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的那一刻,日本海航從臺北松山機場出擊杭州的九六陸攻就曾被中國空軍高志航四大隊打了伏擊(這個故事詳見同名公號搜索“淞滬抗戰”),但顯然日本人沒有吸取教訓。由於大部分從拉包爾出擊的機組未能返航,第四航空隊的士氣一落千丈。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19. 1937年8月淞滬抗戰時,中國空軍四大隊高志航座機擊落日海航來襲的九六陸攻,創造“八一三”大捷

日本人在心疼之餘,開始認真考慮給拉包爾基地配上強有力的戰鬥機部隊。由於南方作戰正值緊要關頭,直到3月底,才把原屬第23航空戰隊、一路從菲律賓打到荷屬東印度的大名鼎鼎的臺南航空隊轉隸過來,並從4月份開始移防拉包爾和新幾內亞的萊城。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0. 模型上的臺南空V-128號零戰

到4月25日,齊藤正久大佐任臺南空指揮官,由於前期作戰和機械損失,臺南空可用的飛機僅有26架零戰和6架九六艦戰,不過飛行員數量要多出不少,這是因為日軍地面部隊的快速進展有助於拯救飛行員的性命。

四、臺南航空隊短暫的“歡樂時光”

1942年3月29日,第25航空戰隊在拉包爾編成,下轄四空、臺南空和橫濱空及一艘補給艦“最上川丸”,司令官為山田定義少將(海兵42期)。火山之城拉包爾有西、東兩個機場基地,北面的新愛爾蘭島卡維恩也有機場可用,有充足的場地可供大量的航空兵使用。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1. 南太平洋上空飛行的九七式大艇

從規模上來說,第25航空戰隊相當於我國的航空兵師,但卻是一支混編部隊,臺南空為戰鬥機隊,實力大約只有30架左右的零戰。四空為陸攻隊,初期實力大約也是30架左右的一式陸攻,橫濱空為水上大艇隊,裝備九七大艇和二式大艇,另有少量九八式陸偵和二式水上戰鬥機。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2. 臺南空的一架編號V-174的零戰三二型,注意機身反斜線的標識和平直的機翼尖

從4月份開始,拉包兒航空隊在臺南空的王牌們保護下倒是切實控制了周圍的制空權。當時盟軍尚未從南洋殖民地的屢戰屢敗中緩過勁來,美軍的增援部隊又遲遲未能抵達。臺南空的主要任務就是護航攻擊在新幾內亞島南端的莫爾茲比港,主要出擊基地則在新幾內亞北端的萊城機場。後來第八艦隊又在東面的布納搞了個小機場,從拉包爾分了些零戰過去,日本人在那一帶的空中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3. 臺南空的一眾王牌合影,大約攝於1942年6月

由於臺南空成員大多是曾在中國戰場取得實戰經驗的老兵,戰鬥力強悍。太平洋戰爭開始後,臺南空就一直衝殺在前,產生了一批王牌飛行員,包括西澤廣義、坂井三郎、太田敏夫、笹井醇一等後來“聲名遠揚”的人物。臺南空初期的主要對手也比較菜,臺南空的老手們因此也渡過了一段“快樂時光”。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4. 坂井三郎,其著作《王牌空中武士的回憶》曾在國內被廣泛傳閱

以時任中隊長的笹井醇一海軍中尉(海兵67期)為例,此人1918年出生於東京,父親曾是海軍大佐,其母親的叔父是曾策劃偷襲珍珠港並在後期首倡神風特攻的大西瀧治郎中將。笹井還有一個特點是相貌英俊,舉止有風度,被隊友戲稱為“拉包爾的貴公子”或“拉包爾的里希特霍芬”,但是這廝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空中殺手。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5. 拉包爾的貴公子,時任中隊長的笹井醇一海軍中尉

4月18日,笹井單機迎擊美國陸航第33轟炸機隊的一架B-26轟炸機,成功擊中該機的左引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擊落B-26的飛行員。

5月4日,在一次攻擊莫爾茲比港的任務中,他在二十秒內擊落了三架P-39“飛蛇”。

5月25日,於萊城上空擊落一架B-25“米切爾”。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6. 美軍部署在莫爾斯比港的P-39“飛蛇”式戰鬥機,因過於笨拙而不是臺南空零戰的對手

6月16日,在莫爾茲比港附近擊落兩架P-39。6月25日,再次擊落了數架。

7月11日,笹井率領12架“零戰”從拉包爾掩護21架陸攻襲擊莫爾茲比港,途中遇到了6架B-17“空中堡壘”,笹井率隊攻擊“空中堡壘”,但未能獲得擊落,自己反倒損失一架“零戰”,日本人自己的陸攻遭到了美機的攔截,攻擊任務失敗,笹井回到基地後受到了處罰。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7. 站在被自己擊落的P-40戰鬥機前的笹井醇一,攝於南方作戰期間

另一個大王牌坂井三郎曾寫到當時笹井的決策確實很不妥善,但是部隊裡的不少飛行員都非常想向不停騷擾他們營地的B-17“空中堡壘”復仇。8月2日,笹井以迎面攻擊的方式終於擊落了一架B-17。

此外,西澤廣義、坂井三郎和太田敏夫這三人更加出名,被稱為“臺南空の三羽烏”。他們把距離萊城機場僅僅180英里遠的莫爾茲比港盟軍機場戲稱為“世界上最好的狩獵場”,這個獵場裡的獵物是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的“小鷹”式戰鬥機和美國第8驅逐機大隊的P-39“飛蛇”。

具體戰果戰績就不囉嗦了,單說一個小插曲可以看出臺南空在當時有多麼狂妄自大。5月16日晚,西澤廣義、太田敏夫、坂井三郎三人收聽到澳大利亞廣播電臺播放的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的舞曲《骷髏之舞》,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相約第二天要出去“秀”一把。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8. 清掃三重唱的死亡之約,注意當時三人機尾的編號

次日,由中島直志少佐率領的機群前往襲擊莫爾斯比港機場,坂井和西澤擔任中島少佐的僚機。掃射任務順利完成,隨即三隊盟軍戰鬥機出現在天空,雙方進行了一場混戰。日軍聲稱擊落了5架P-39,包括坂井擊落兩架和西澤的一架。兩架“零式”戰鬥機也被擊落並墜毀在歐文·斯坦利山上,山口薫中尉和伊藤勉一等飛曹陣亡。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29. 莫爾斯比港上空的清掃三重唱,這是臺南空戰後最喜歡吹噓的一個場景

當日軍機群開始重新編隊飛回萊城時,坂井給了他的長機中島少佐一個信號,說自己前去追逐一架看起來是掉隊了的敵機,然後慢慢脫離了編隊。幾分鐘以後他回到了莫爾斯比港上空,西澤、大田也如約而至。三人會合交換了幾個手勢,再次確認了天空中沒有任何敵機,隨即加大油門,以三機密集隊形做了三個小半徑滾翻。

平飛後,意猶未盡的西澤廣義表示他還要再來一次。西澤俯衝到1800米,又翻了三個筋斗,地面上靜悄悄的毫無反應,沒有任何防空火力襲來。三人興高采烈地回到萊城,僅僅比其餘飛機晚了20分鐘。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0. 可能是臺南空的某一張合影的彩色修復版,臺南空幾乎是最著名的岸基零戰飛行隊

本來這事好像神不知鬼不覺,誰料當晚有美機飛臨萊城機場上空投下聯絡袋,信裡的大意就是今天貴軍飛行員表演的特技很精彩,我們事先沒準備好歡迎儀式,希望下次再來表演時戴上綠色圍巾,我們一定全員出來迎接云云。

事情穿幫,坂井等人遭到中隊長笹井醇一的一通訓斥,不過由於這幾個人私交甚好,坂井認為中隊長本人其實都挺暗地裡開心。

另外一個小插曲是,當時日軍的武器被看作天皇御賜,不許擅做改動。而臺南空的老兵油子們仗著自己技術優異沒那麼循規蹈矩,為了增加幾公里的空速,他們把零戰的天線杆給鋸了,沒有天線杆的零戰正是臺南空的識別特徵。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1. 帶有臺南空塗裝的零戰,注意天線杆已經被鋸掉

據日方統計至1942年7月,臺南空宣稱一共執行了51次任務,出擊602次,擊落敵機300架,自損20架。至8月,臺南空接受了來自本土的補給,可操作的零戰恢復到24架,但當時隊內有多達55名飛行員,一般只能讓最有經驗的飛行員執行空戰任務。

五、開始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建設機場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2. 南太平洋的水上飛機基地,前景為二式大艇,空中為九七大艇,背景是母艦“秋津洲”號

4月29日,一艘新銳的大艦“秋津洲”號被編入第25航空戰隊,該艦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為包括二式大艇在內的巨型水上飛機提供海上補給,日後該艦在所羅門群島的活動非常活躍。

按照“美澳切斷戰略”的思路,海軍第11、13設營隊分別於6月16日和7月1日登陸位於所羅門群島最南端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並開始修建機場。如前所述,日軍早在5月份就曾在瓜島對面的圖拉吉島設立水上飛機基地,一直未受干擾。因此這次的步子邁得有點大,直接跨越1000公里,從拉包爾到如此遙遠的荒蕪前線建設機場,以便支援艦隊下一步行動。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3. 從拉包爾跨越上千公里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已屬於冒進

此舉後來遭受到了很大的批判,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設營隊上島時日軍已經輸掉了中途島海戰,機動部隊正在返回本土中,此時登陸瓜島只是海軍單方面的行動,陸軍並不知情

6月30日,從圖拉吉起飛偵察的橫濱航空隊的水上飛艇,注意到在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埃法特島完成了B-17轟炸機的基地。從這裡出發,美陸航遠程轟炸機多次反覆空襲拉包爾。

瓜島機場耗時約50天,預計8月7日可投入使用。預定進駐的是駐紮在馬里亞納群島的第26航空戰隊下屬第6航空隊的零戰。

日本海航最愛吹牛的臺南航空隊,最終結局仍不免機墜人亡

圖34. 這是一張最著名的瓜島照片,美軍從登陸艇衝上瓜島海灘,標誌著大反攻的開始

然而,就在這天早上,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瓜島和圖拉吉同時登陸了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關於瓜島一木支隊和川口支隊的反攻,可到同名公號搜索“瓜島”。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