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大明王朝的京城被闖王李自成的軍隊攻破,其實也不算攻破,是有人開城門把闖軍放進城的,至於是誰最先向闖軍投誠並打開城門?至今沒有一個最準確的說法,基於闖軍圍城時,已經不太相信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能效忠自己的崇禎皇帝把守城門的大部分任務交給了親信太監,所以對於城門到底是誰最先打開的這個責任在後來全推給了太監。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現在回頭看,當時真正知道是誰第一個打開城門的,估計只有闖王李自成及其麾下的將士了,不過李自成這江山沒坐穩,也來不及修史書,這事就成了懸案。野史筆記裡面有很多人都是罪魁禍首,比如太監王相堯、張永裕,兵部尚書張縉彥,成國公朱純臣等,正史《明史·流賊傳》裡也有記載,把第一責任推給了崇禎朝最著名的大太監曹化淳:

日暝,太監曹化淳啟彰義門,賊盡入。

《明史·宦官傳》講高起潛的生平那一部分時,也有類似記載,不過語氣比較含糊,也標明瞭曹化淳在後來否認這個事是他乾的:

廣寧門之啟,或曰太監曹化淳獻之,或曰化淳實守東直門,而化淳入國朝,上疏奏辨甚力,時倉卒莫能明也。

除《明史》這部正史外,各路野史也大都認為是曹化淳率先打開的北京城門,可實際上曹化淳早在五年前,即崇禎十二年就告老還鄉了,雖然他的家鄉離北京也不遠,在天津附近的武清縣,但崇禎十七年闖軍圍城時人家卻是實實在在的不在北京城裡,為何正史和野史都眾口一詞地說曹化淳是開門獻城第一人?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當年十月,曹化淳等到清朝的順治小皇帝進京後,上書要求合理安排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陵寢事宜,這個時候,有人跳出來彈劾他,說曹化淳開門迎賊,應該把他幹掉。清廷倒是知道事情真相,當時人家都不在北京城,怎麼給闖軍開城?於是給了曹化淳一個清白:

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該部知道。

也就是說,北京城破的當年,最後佔據北京城的清朝就已經給曹化淳證明了,這門不是他開的。但曹化淳畢竟只是一個前朝的退休太監,在新朝身份低微,清朝給他開了份證明文書就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不會為了曹化淳這麼個糟老頭子費太大的心思,後來在民間紛紛傳說曹化淳是投降第一人的時候,清朝並沒有出來闢謠,不值得為這點小事操心。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於是在野史和正史的雙重描述下,加上很多有名望的文人推波助瀾,曹化淳就成為了不忠不孝的投降分子,這些宣揚者都是誰呢?主要是以明末東林黨為首的南方士紳,他們和曹化淳有仇嗎?不但沒仇,和曹化淳的關係還相當不錯。早在崇禎元年,崇禎皇帝剷除魏忠賢一黨時,就指定曹化淳專門負責平反魏忠賢掌權時的冤案。

魏忠賢在世時打擊的最厲害的就是東林黨,所以被關押,貶官的也大多是東林黨,曹化淳負責給他們平反,據說累計平反冤案二千餘起,因此,曹化淳主持平反時,獲利最大的當然就是東林黨人,有這個淵源,加上崇禎皇帝在世時刻意壓制太監的權力,不讓他們干預朝政,沒有了權力上的利益糾葛,所以曹化淳和東林黨人是好朋友。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東林黨大佬錢謙益在崇禎十年時差點被首輔溫體仁整死,救他的就是曹化淳,雙方在崇禎朝的關係那真是甜如蜜,可到了清朝,東林黨人不但汙衊曹化淳開城門降闖,還在修史時把他給遺漏了,《明史·宦官傳》裡記載有高起潛,方正化,王承恩等在崇禎朝地位低於曹化淳的著名太監,獨獨缺少了曾經擔任過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總提督京營戎政的曹大公公。

明朝的滅亡是需要有人負責的,這些都需要在史書上記錄下來,明亡後,東林黨人負責修史書,崇禎不能寫得太差,這是規矩,皇帝總歸是有優待的,何況崇禎還是個殉國的皇帝。東林黨人也不可能把自己寫成是亡國的罪魁,那麼責任只能推給奸臣和閹黨了,奸臣有頂缸的,周延儒、溫體仁等非東林黨一系的首輔大臣都是。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至於閹黨的首腦,魏忠賢太遙遠,畢竟北京城破時他都死了十七年,想來想去,曹化淳挺合適,在崇禎朝的幾個著名的有傳的太監裡,高起潛後來投降了清朝,為新朝立過功,不能隨便汙衊,方正化在北京城破時英勇戰死,王承恩更不用說,他是唯一陪著崇禎上路的忠僕,這幾個都沒法背鍋。

那麼只有曹化淳夠資格,資歷和曾經任職的官位都夠檔次,他退休很多年了,無權無勢,對新朝無功,汙衊他也不會有人為他說話,而且坐實明朝的滅亡的罪魁禍首是閹黨,開城投降的也是閹黨,這種說法在民間相當有市場。還可以降低東林黨人見死不救的影響,北京城被圍時,史可法帶著援軍遲遲不敢北上,這個責任需要撇清,不是我們不救,是閹黨開門投降了:

十七年四月朔,聞賊犯闕,誓師勤王。渡江抵浦口,聞北都既陷,縞衣發喪。

曹化淳和東林黨人的關係很不錯,但正義的東林黨人怎麼能和閹黨有勾連?汙衊曹化淳是投降分子,可以將他的聲望降到最低點,讓他成為人人喊打的壞人,這樣,曹化淳說的話就不會有人相信,那麼東林黨人曾經和閹黨親密的事實就沒有人相信和傳播了,有助於維持東林黨人高大上的正面地位,最乾脆的就是不給他寫傳,完全的給抹去。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最早負責修《明史》的是誰?是曹化淳救過的錢謙益,他在清朝順治三年時擔任修《明史》的副總裁,黃道周曾經說:"虞山尚在,國史猶未死也",也就是說,錢謙益說的話大家都會相信,他著作的就是真理,有他帶頭,各路人馬紛紛而上,把崇禎沒能等到援兵殉國的責任一股腦推給了曹化淳,已經無權無勢的曹化淳百口莫辯。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責任為啥是宦官曹化淳在背?東林黨人在甩鍋

曹化淳很冤枉,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源於他大宦官的身份,還是和東林黨人關係親密的大宦官,雙方糾葛太深,對於曹化淳來說就是罪,東林黨需要撇清明亡的責任,也不能和閹黨有勾結,所以就不能讓曹化淳說話,即使說話,也要讓他的話沒人信,要做到這一點,在不殺人的情況下只有不斷的詆譭,於是有了曹化淳首開城門投降的歷史記錄,至於曹化淳本人,在天下人都認為他是壞人的情況下也只能作詩明志了:

報國愚忠罔顧身,無端造誣自何人?家居六載還遭謗,並信從前使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