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從“春宵苦短”到“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下,人們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不盡相同。

是什麼左右著我們對時間的判斷?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從古代的日晷、沙漏到近現代的單擺鍾、石英鐘及原子鐘,記錄時間的儀器越來越準確,但人們對於主觀的時間感知其實一直是扭曲的。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起搏器-累加器模型


英國心理學家韋爾登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製作了比實際時間快一點和慢一點的滴答聲,然後先後拿給實驗的參與者聽。

結果發現,聽過快速滴答聲的參與者會把時間估計得更快,聽過慢速滴答聲的參與者則把時間估計得更慢。這好像他們心裡也有一塊表,被改造後的滴答聲影響了走動的速度。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這個實驗方法實際上應用了一個經典的理論——起搏器-累加器模型

這個理論認為,我們的大腦內部有一個起搏器,會穩定地發出脈衝,我們的大腦會收集起搏器發出的脈衝,進入累加器,然後把脈衝的數量和我們大腦中的時間信息比較。

當外界時間過去一分鐘時,我們的大腦產生了五十次脈衝,那麼我們的大腦就會把五十次脈衝的時間等同於一分鐘。以後當大腦產生了五十次脈衝時我們就知道,外界的時間過了一分鐘。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我們對時間的感受受注意力影響

注意力從本質上是一種認知資源,它是有限的。當我們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某事物時,我們可能會覺得時間飛逝,當我們百無聊賴時,就會覺得度日如年。

比如說,當我們在約會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約會的對象身上,那麼在這過程中,我們的起搏器就會因為分配到的認知資源有限,產生的脈衝比實際要少。

反過來,當我們身處一個非常無聊的狀況下時,由於周圍沒有什麼值得投入注意力的,原本一分鐘內五十次的脈衝,現在可能上升到一百次,這樣一來,我們感受到的時間就比實際時間長了整整一倍。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也受年齡等生理因素影響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生活節奏比較慢,同時好奇心又比較強,因此我們頭腦裡的時間信息就很多,所以小孩子常常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並且很難忍受無所事事的狀態。

然而,當我們長大之後,我們對外的觀察就會減少,大量的認知資源被繁瑣的工作、生活調用,於是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時間的流逝時快時慢,為啥?


起搏器-累加器模型雖然足以解釋大多數的時間認知現象,但也存在著難以解答的問題,我們對時間的瞭解終究還是太少。在這條道路上,人類還要繼續探索,繼續前行。

科學哎呦喂:science_iuwe

美麗科學、趣味科學、情景科學

新的科學傳播姿態盡在“科學哎呦喂”

【中國科學科普文化傳播拓荒者與先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