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董事長曹德旺談房地產問題

福耀董事長曹德旺談房地產問題

近日,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發達國家競爭,製造業一定不能丟,不要搞那麼多房地產!地產商把錢借來,自己不用掏一分,房子隨便糊弄幾個月蓋出來,幾億幾十億就到手了。

曹德旺認為中國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在世界舞臺上競爭必須發展製造業,一味地蓋房子,炒房,大家一輩子的賺的錢都被一套房子給吞了,還有什麼未來。


對於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的講話個人是基本認同的,不論從實體經濟核心還是從金融化的角度來說,當前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向前一步可能就是泡沫破滅,向後一步又會影響經濟增長,所以房地產業過去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嚴重的金融化現象成為了我國經濟當前很難協調的問題。


由於房地產業的過度金融化,不僅導致房地產企業、居民信貸、地方債、債券市場、信託市場、證券市場、基金、銀行、國際債務等之間構成複雜的債務鏈條,而且在房地產各個環節上還加速了貨幣創造,同時對國家與地方財政、銀行理財產品以及社會投資等都構成了系統性風險,因此國家當前加強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是合理的。雖然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可能會影響一些經濟增速,但這是前期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代價,是房地產業帶來的全社會債務快速增長的代價。


如果不能承擔這樣的代價,任由房地產業不斷擴張,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我們可以看到上述鏈條會一一崩塌,將會對經濟形成沉重打擊,到那時就不是經濟減速那麼簡單了。


其實房地產與股市這兩個貨幣池子在國內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目前都成為了社會財富的抽水機,如今又都逐漸成為了國內經濟的難題與困惑,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這兩個市場是最能反映社會資源分配問題的,這兩個市場的嚴重失衡,說明了社會財富傾斜的方向,這是經濟策略導致的資源錯配問題,當前已經到了不得不糾正的地步。


房價是沒有計入CPI的。中國的CPI構成及佔比分別為:食品 3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4%;居住13%;交通通訊10%;醫療保健個人用品10%;衣著 9%; 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 6%; 菸酒及用品 4%。其中居住一項主要指房屋裝修等附加消費,不包括房價、物業費與房租等費用,所以國內CPI並不能反映真實通脹率,尤其過去十年是國內房價上漲比較瘋狂的十年,這令國內的CPI數據與居民的實際反映總是存在較大的差別。


目前CPI統計的國際標準是聯合國統計局向各個成員國推薦的93SNA,其中把住房列入固定資本形成範疇,列為投資範疇,因此我國及美歐一些發達國家也普遍沒有將房價等計入CPI,這一統計方法目前來看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容易誤導資產泡沫形態,容易誤導央行貨幣政策。這也是美歐近些年來CPI偏低的主要成因之一。


就當前的國內房地產市場來說,已經對居民財富增長與社會消費構成了明顯阻力,房地產過度佔有社會資本,不僅使居民消費無法向更多的產業傳導,還嚴重限制了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這對經濟的長期發展形成阻力。所以房地產業去槓桿化勢在必行,但是去槓桿的力度恐怕也並不會很強,因為房地產業的風險都被分散到金融的各個環節,已經完全綁架了國內經濟,因此只有徐徐圖之。


未來解決房地產業的根本問題,更多地是需要依靠居民收入增長,當前來看只有夯實居民收入才能從長期解決房價收入比問題,才能有效解決房地產業乃至於經濟困境。從週期上來說國內房地產業可能會進入到5年甚至更長週期的平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