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不“救”王思聰,是因萬達“自身難保”?是因“情”

近一個月以來,一向口無遮攔行事高調,一系列事件直接將王思聰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王思聰可謂深陷困局,一直佔據新聞熱搜,失信被限制消費了,網上據稱拖款只有1.5億元,這個看來只是老爸王健林的一個小目標,怎麼還能把兒子為難成這樣? 其中有什麼隱情?

王健林不“救”王思聰,是因萬達“自身難保”?是因“情”

據報道,大連萬達集團高層日前在香港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公司對董事長王健林之子王思聰的任何債務均未提供擔保,與其控制的企業也沒有任何資金往來。這一表態基本可以說明,萬達集團不會對近期接連遭遇風波的王思聰出手相救。此前,王思聰所在的普思投資發佈聲明稱,王思聰正在全力應對,已有解決方案,完全有能力盡快自己解決問題。

看完吃瓜群眾都紛紛拿出小板凳開始聯想翩翩,萬達財力雄厚,怎麼能不不管不顧太子爺王思聰,難道萬達集團“自身難保”?

我們只是用看熱鬧的一面進行對待事情,如果用理性客觀的態度來看待,會發現萬達集團看似對王思聰“袖手旁觀”,實際上用另一種方式“幫助”王思聰,叫做“商業邏輯解”。

王健林不“救”王思聰,是因萬達“自身難保”?是因“情”

大家都聽說過溺愛的故事吧,上學期間老師都給我們講過這個故事。對,雖然王健林和王思聰是父子關係,但如果兒子創業失敗了,難道父親就全盤接單,這既不符合商業邏輯和市場競爭原則,最終對兒子也肯定是不利的。按照溺愛的故事情節,我們從王健林的角度講,如果一遇到問題就幫兒子收拾“爛攤子”,在外人看來是“救”,可最後的結果是“害”,因為我們都知道人有一種習性叫做“慣性”,你幫助一次那麼就得幫助第二次,長久下去會有無數個窟窿等著你去補。反之,選擇不出手相救,看起來似乎很無情,但裡面蘊含著一個道理,讓王思聰吃一塹長一智,要學會自己面對應對危機、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快成長成熟,這是用心良苦,揹負著被不理解,確實在培養兒子的能力。

王健林不“救”王思聰,是因萬達“自身難保”?是因“情”

而王思聰不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他的創業也取得過不凡的成就,他的成功是普通人學不來的,所以我們很難去說他是一個失敗者。雖然現在王思聰創業遭遇了不小的挫折,但是沒有壓垮他,也沒有讓他去找自己父親王健林幫助,而是清空微博,變得很低調,去埋頭自己善後。

所以我們站在熱鬧的角度去看待這麼問題,何不去更深層次去挖掘此次事件的真正含義?沒有人能輕易成功,哪怕你是王思聰!

今日話題:你覺得王健林對兒子王思聰的做法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