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真假"协和维E乳"之争可以告一段落

协和维E乳"的火爆大卖,也引来一篇名为《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的文章质疑,接踵而至的,是铺天盖地的关于"协和"维E乳真伪的网络争辩迅速发酵。

这里引发出一个思考:"协和"是否就等同于"协和医院"?

这其实是商标问题,延展到普通人群不太愿意去思考的法律问题。不出所料,"协和维E乳"所属企业苏州协和药业发出郑重声明:"协和"不等同于"协和医院",苏州协和药业持有"协和"商标。

真相来了!真假

有媒体展开了进一步调查,据亿邦动力的报道:"协和"并非北京协和医院专属的商标,且"协和"这个名称不构成驰名商标,其他企业可以在其他类别商品中使用"协和"作为商标名称。

显然,"协和维E乳"是冒牌货?只有协和医院研制的维E乳才是正品?这类问题不是真命题。

真相来了!真假

再来看苏州协和药业的来头,其专业及可信度不容小觑。苏州协和药业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苏州吴县保健日化联营厂",因"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又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当时工厂一直使用"协和"作为相关产品的商标,并于1991年申请获得"协和"图及文字商标。2002年、2008年及2010年,相继获得多个包含"协和"文字和拼音商标的商标注册证号。

真相来了!真假

"我们自始至终跟协和医院都毫无关系。"苏州协和药业公司负责人多次在采访中对媒体强调。

网红护肤品,带爆的是什么?

名为 "协和维生素E乳"的护肤品因被多位网红推荐,短短一周销售量高达51万瓶!这到底是网红的力量,社交平台的力量,还是品牌的力量?或是带有"协和"二字的因素?

认真思考之下,不管是哪个"协和",都需要深刻的反思,借着2019年"双11"电商狂欢之际,也带动众多老品牌一起反思如何更好的网络卖货。

多少传统品牌、老品牌、驰名品牌在举国欢腾的"双11"消费狂潮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黯然神伤,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消费渠道的大变革,是销售习惯的新旧动能转换,金子招牌也需要新玩法、新花样。

苏州协和药业也好,北京协和医院也好,该热点事件倒提醒了不少企业,借着#北京协和医院没出过协和维E乳#类似话题上热搜,传统品牌应好好思考互联网如何做品牌?想想移动互联网之下社交电商怎么玩吧。网红的力量,玩的是身份、群体及文化的认同呢。

真相来了!真假

提高法律意识,谁喜爱谁购买

当然,这也是一次极好的商标法普及的虚拟课堂。

该事件最大争议的是"协和"二字,北京协和医院确实比苏州协和药业知名度更大,如果消费者潜意识是冲着"协和医院"而去,就不得不提醒说:网上购物别冲动,多加甄选才心安。

"维E乳"本就得到爱美、爱健康人群的喜爱,早在网红爆推"协和维E乳"之前,几大电商平台"维E乳"的产品并不少见,且销量皆不差。除了协和维生素E乳之外,还有精心硅E乳、标婷维生素E乳、八韵草等。据有关专家对几款维生素E乳产品进行合规调查后发现,这些产品均没有标注专利号,相互之间在专利方面并不侵权。尽管"协和"字样或会导致公众混淆,但根据商标侵权的判定规则,研发单位的标注不会构成商标侵权,也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真相来了!真假

回到更本质的问题:维E乳不是药品,而是化妆品。

如果非要辨明维E乳的真假,以下视角或更为合适。"协和维E乳"企业质量技术负责人曾公开发声说:"所有维E乳都是真的"。

"维E乳"仅仅是一款护肤产品而已,不同企业采用的配方、工艺、原料都会有不同,但不管怎样都不会改变其护肤的本质。化妆品是否合适,是否好用,最终都需消费者从自身体验出发,各选所爱。

甚至可以说,这次事件对"维E乳"还是不小的利好,因"协和"二字触发更多人接触"维E乳",更细致地了解到相关产品及其效用,对整个行业或有更强的促销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