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頸部的肌肉最為複雜,縱橫交錯,重疊相似度高,所以要經常溫故而知新。頸部的肌肉,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分為三組:

第一組:控制頭頸運動並保持其穩定性的肌群(主要是後側);

第二組:為懸吊上肢並與其運動有關的肌群(主要是外側);

第三組:為懸吊胸壁井與其運動有關的肌群(主要是前側)。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頸部肌肉在解剖上劃分為前後兩部,在斜方肌上緣後方的部分為後部,稱為項部;在斜方肌上緣前方的部分為前部,稱為頸部。兩部通稱為頸項部,或稱頸部。

頸部肌肉來源比較複雜,它們起源如下:

起源於鰓弓(會厭軟骨)的肌肉有下頷舌骨肌、二腹肌、莖突舌骨肌、頸闊肌、斜方肌、胸鎖乳突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源於由軀幹肌節腹側部向上延的肌肉有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

起源於頸部肌節腹側部肌肉有斜角肌、椎前肌。

此外,頸後部深層肌肉是頸部肌節的固有肌。頸部肌肉的肌稜數最多,每克椎枕肌的肌肉中有29.3~45.2個肌稜,而四肢肌肉中肌稜最多的是蚓狀肌,但每克肌肉的數是16.4個,腹部的腹直肌每克的肌稜數為22.5個。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為了保持頭顱的體位與它在頸段脊柱上的穩定性,上述三組肌肉共同協和,使之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頸部一部分肌肉如處於緊張的狀態,而另一部分則處於松馳的狀態,以便維持平衡,控制頭頸部及全身的正常姿態。故長期不正常的工作姿勢,日積月累可敬壞頸部肌肉的緊張與鬆弛這個拮抗功能,失去正常平衡,出現病態反應。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現將常見的與頸部出現症狀有關的肌肉簡述如下:

1、上頸部

枕骨下肌群:此群肌內位於枕骨與環椎之間,即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頭上斜肌和頭下斜肌,其作用使頭作旋轉和後仰動作。在環枕關節的前面有頭前直肌,與上述4塊肌形成對抗作用。此外,在環椎橫突與枕骨之間還有頭側直肌,其作用可使頭部做側傾作用。如這群肌肉發生痙攣,能刺激、壓迫枕下神經和椎動脈,可出現風池穴處明顯壓痛、頭痛、偏頭痛、枕後痛、目朦、眼眶痛及椎動脈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症狀,為軟組織引起在頸部上段發生症候群的主要原因。椎枕肌群痙攣時,X光片上,在屈頸位常顯示有枕骨與環椎弓之間的距離縮小,甚至可比中立位時的距離還小。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2、下頸部

(1) 頸背部肌群:此群肌肉位於頸背部位,頸部至肩胛骨內側角有斜方肌、肩胛提肌、岡上肌,能使肩胛骨上提,協助上肢上舉,是一組抗重力的肌群,當上肢持重時,及低頭力量經此組肌肉傳遞於頸椎與這組肌肉的附著點上,久而久之可使頸椎受到牽壓,肌肉附著點應力超重,出現枕外隆凸,上項線上4個頸椎橫突及肩胛骨內側角壓痛,故低頭工作者與此肌群出現病態反映有密切關係。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2)斜角肌群:包括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後斜角肌,起於頸椎橫突,止於第2肋骨。第3頸神經的前支由中斜角肌和頭長肌之間穿出,第4頸神經的前支由中斜角肌和前斜角肌之間穿出,形成臂叢神經。還有鎖骨小動脈,也在中、前斜角肌之間的鎖骨上窩處通過。因這個解剖特點,當此組肌內痙攣時,可出現臂叢受壓、血管受壓等表現。此外,某些人由於中、前斜角肌的肌腹出現變異合併,或者鎖骨下動脈及神經直接穿過中、前斜角肌某個肌腹之中,在這兩種的變異情況下,血管、神經可受痙攣的斜角肌壓迫造成症狀,即形成常見的所謂“前斜角肌綜合徵”。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常見的頸部肌肉走行

頸闊肌

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止於口角。該肌收縮時,可拉口角向下,並使頸部皮膚出現皺褶。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胸鎖乳突肌

起自胸骨柄和鎖骨的胸骨端,二頭會合斜向後上方,止於顳骨的乳突。作用是:一側胸鎖乳突肌收縮使頭屈向同側,面部轉向對側;兩側同時收縮可使頭後仰。

斜角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有前、中、後斜角肌,它們均起自頸椎橫突,前、中斜角肌止於第一肋,並與第一肋圍成三角形間隙,稱斜角肌間隙,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由此進入腋窩。後斜角肌止於第二肋。三個斜角肌雙側同時收縮可上提第1~2肋,協助深吸氣,單側收縮使頸側屈。

上斜方肌

起止點:枕外隆突,上項線內1/4、項韌帶,和頸1到頸5的棘突。外側至鎖骨外1/3後上方。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功能:近固定時,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後縮;遠固定時,一側收縮,頭向同側屈,和對側旋轉,兩側收縮,頭後仰,脊柱伸直

肩胛提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止點:起點 第1~4頸椎橫突,止點 肩胛骨上角

功能:上提和向下旋轉肩胛骨,伸展、側屈頸部,使頸部轉向同側。

夾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止點:夾肌包括頭夾肌頸夾肌,均起於項韌帶的下部,C7—T4棘突及其棘上韌帶,斜向外上方止於顳骨乳突後緣,枕骨上項線的肌束為頭夾肌。止於C2—C3橫突後結節的肌束為頸夾肌。

功能:單側收縮,使頭轉向同側,雙側收縮,使頭後仰 。

菱形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點: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回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胸段伸。

上後鋸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點:第七頸椎和胸1到胸3椎棘突。止點:第2-5肋的上緣

頸最長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頸最長肌為豎脊肌的一部分,分為頭,頸,背最長肌,其中頸最長肌起於T1-T6橫突向上止於C2-C6橫突後結節。

頸半棘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於上位胸椎橫突,跨過4-6個椎骨止於頸椎棘突部。

頭半棘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起於上部數個胸椎橫突和下部數個頸椎關節突,肌纖維垂直向上止於枕骨上項線和下項線之間的骨面。頸半棘肌,頭半棘肌牽引頸椎向後,維持頸椎前凸的生理曲度

頸多裂肌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為多個小肌束,位於頭頸夾肌的深層,起於關節突,斜向內上跨過1—2個頸椎,止於棘突下緣,防止椎體向前滑脫。

頸迴旋肌

位於最深層,起於下位椎骨的關節突,向上止於上位椎骨棘突根部和部分椎板單側收縮可使頸椎迴旋,雙側收縮可使頸椎後仰。

椎枕肌(枕下肌群)包括頭後大、小直肌,和頭上、下斜肌。四對小關節作用於環枕和環樞關節,有枕下神經支配。枕下小肌群這些組織中具有大量的牽張感受器,甚至連接並參與到眼球動作和背部其他肌肉的協調性的運動控制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頭後大直肌起於樞椎棘突,肌纖維斜上外向,止於枕骨下項線外側,雙側收縮使頭後仰。

頭後小直肌起於環椎後結節,向上止於枕骨下項線內側,收縮可使頭後仰。

頭上斜肌起於環椎橫突,止於上下線之間骨面的外側。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頭下斜肌起於樞椎棘突,斜向上止於環椎橫突。

橫突間肌位於相鄰兩個橫突之間。

棘突間肌位於相鄰兩頸椎棘突間的短小肌肉。

。。。。。。

淺談頸部解剖之“肌肉”

肌肉功能位置常溫習,但不可拘泥,骨骼 肌肉 韌帶 神經 血管 淋巴互相依附,綜合思考不困難亦不簡單。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