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吞食魔果的人》:追求還是放逐,人生之路的選擇

《吞食魔果的人》是作家毛姆的作品,小說在開篇寫到:“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也可以說是天下芸芸眾生,都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這些人就像是有軌電車,永遠在同一條軌道上來來回回地運行,週而復始,千篇一律。”

小說中的主人公威爾遜則是敢於抓住自己人生軌跡的人。於是文中的“我”說,要好好看看這樣難得一見的人。

毛姆《吞食魔果的人》:追求還是放逐,人生之路的選擇

1.無論忙碌閒暇,珍惜眼下時光

“我”在意大利卡普里島朋友的別墅中避暑,一群人在一起聊天。這是一個旅行的好去處,那裡能看到整個海灣,還可以看到太陽西沉時海島的剪影,令人心曠神怡。

朋友把“我”介紹給威爾遜認識,我們一起在露天廣場的餐館吃了飯,簡單聊了幾句。在這座島嶼上,流傳著他的傳說,他是一個神秘的令人敬佩的人。

他看起來,不過是一個退休了的生意人,靠一份退休收入生活,沒有什麼特別。

的確,很多人看起來都很普通,但是你並不知道他的精神是何其偉岸。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朋友約了威爾遜夜晚爬山,由於朋友臨時身體不適,這場夜遊便只有“我”和威爾遜兩人。

兩人吃著東西,喝著酒,聊著天,不緊不慢。威爾遜說,很少有人懂得閒暇,這是人類擁有的最有價值的寶物。人們總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卻不想為了什麼而工作,不就是為了獲得閒暇嗎?

與毛姆寫作的時代相比,現代人更缺少閒暇。人們忙忙碌碌,行色匆匆,被時間追趕著,被時代裹挾著,自媒體文章販賣焦慮,知識、愛好、攝影、廚藝後面都恨不得加上“變現”兩個字,似乎一件事情不和金錢掛上關係就顯得毫無意義。

商家極大宣傳優惠力度,無非是為了把別人的錢賺到自己的口袋,人們在眼花繚亂的選擇中,心甘情願付出財富。然後,又從別處找回這些失落的金錢。

即便偷懶時,想放鬆時,人們也難得閒暇。各種電子屏幕佔據了人們的視線,小視頻、標題黨爆文恨不得時時刻刻拿走人們的注意力。人們難得有時間放空自己,讓心靈休息。就連放下手機去旅行,也要不停拍照留念,到網紅景點打卡,然後發佈朋友圈。

和威爾遜聊天,“我”發現他其實蠻有學問,他熟知這座島嶼的歷史,他說,住在這裡之後,他有很多時間讀書,感覺歷史變成了真事,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生活在古時。

現代人有時也會像威爾遜一樣,想生活在過去。屏蔽朋友圈,精簡通訊錄慢慢成為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人們沒有辦法真正回到古代生活,就在通訊上儘可能簡潔。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不需要別人點讚的,自我認可就足夠心生歡喜。

毛姆《吞食魔果的人》:追求還是放逐,人生之路的選擇

2.心之所念,願傾其所有

威爾遜來卡普里島已經十五年。他第一次來到這裡時,正好月圓,他被迷得神魂顛倒,島上的一切都讓他沉醉。他的妻子去世,女兒也患病離世,他沒有親人。回到英國後,他繼續做銀行經理。

對於別人來說蠻不錯的銀行工作,在他看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小島令他心馳神往,他寧可離開銀行。

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厭煩的暮暮朝朝,對別人來說可能是歲月靜好;你所羨慕的星辰遠方,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細碎日常。

一年後,三十五歲的他決定不再工作。他用所有的財產買了二十五年的年金保險,能維持到他的生活到六十歲。

“這真是荒謬,一方面犧牲一切只為過快活日子,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進項供你過快活日子。”

儘管如此,威爾遜仍然覺得,付出些代價,換來二十五年瀟灑人生,值得。

“我”為他擔心六十歲之後的日子,他卻說自己未必能活到六十歲,如果能,也可以了無遺憾主動離開人世。

後來“我”去參觀了他的住處,大致能描繪出他十五年來的生活。游泳,遠足,讀書,彈琴。喜歡與人交往,又保持一段距離。生活節儉,但是也不苛待自己。他活得自私,沉醉於大自然,對其他人沒有任何幫助,但是也沒有傷害任何人。

說不清威爾遜到底是聰明還是睿智,但是他確知自己的心思無疑。在這紛繁複雜的世上,能感知自己內心並能為之付出的人,少之又少。不干涉他人,不委屈自己,也是一種境界。

毛姆《吞食魔果的人》:追求還是放逐,人生之路的選擇

3.理想和現實,孰輕孰重

多年以後,“我”再次來到卡普里。朋友說,威爾遜的保險已經到期了,他的故事其實蠻可怕。

保險到期後,他沒有離開人世的果決,於是他開始借錢,開始賒賬,他尷尬地拖了一年時間,最後在住處燃起了焦炭。

他被人發現時,還有一絲氣息,被搶救以後,肉體康復,但是精神卻出了問題,瘋瘋癲癲。他被人收養在棚子裡,夏天熱得像火爐,冬天冷得滴水成冰,他還被迫提水,清掃牛棚,做數不清的雜活,此外,他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在山裡亂跑,像一隻瘦到驚嚇的兔子。

“我”再見到他時,他根本不認識我,而是像一隻被猛獸追逐的獵物,逃走了。六年後,威爾遜在野外死去。

二十五年的快活生活,換來的是悽慘的晚年生活,到底值不值,各人自由評說。

這篇小說的名字叫《吞食魔果的人》,其中的“魔果”指的是一種生長在北非的忘憂花果,吃了之後會上癮,甚至產生愉悅的幻覺,使人沉醉其中,倦慵懶散,不思勞作,享於安樂。在毛姆筆下,威爾遜就是吃了這種果實的人。雖然他有勇氣,有智慧,有追求,願意為心之所向放棄一切,但是結局卻並不美好。

威爾遜雖然說自己沒有任何後悔之意,可是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光,在他燃氣炭火的那一刻,在他終日瘋癲的殘年,他是否仍心甘情願,文中並沒有交代。那時,他已經喪失了訴說的權利,沒有人聽他講述,甚至他自己也放棄了表達的能力。

與《月亮與六便士》中思特里克蘭德不同,他不是為了追求藝術與精神世界而出走,他是為了大自然而遁世。可以說,兩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結局都比較慘淡,但是這部小說中,毛姆表達的似乎不是贊同的態度,而是對拋棄世俗的一切所換來的結局的一種反思。

理想和現實,到底孰輕孰重。威爾遜的理想得以實現源於他本就孤身一人。沒有父母,沒有妻兒,這是現實中的我們無法割捨的情感,這情感不是羈絆,而是溫暖我們的心靈的良方。

理想並不是放棄現在的一切,追求一時享樂,而是憑藉時間和心力一點點去積累,讓自己靠近想要的生活。

因為一次旅行就決定放棄之前的生活,來到美景如畫的地方居住,這恐怕不只是小說中的人物才會做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些人會愛上一個地方,然後放棄曾經的成績,在那裡停留。但是並不意味著不工作,而是可以選擇另外一種開始。

毛姆《吞食魔果的人》:追求還是放逐,人生之路的選擇

人生來本就一無所有,又何懼重新來過。只是,像威爾遜這樣完全靠保險生活的人,卻是少數。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質支持,誰能說遠離人群的生活就是享受呢?人生最大的慾望就是生,如果連生命都無法保障,又如何去體驗生命的美好?

為了心之所念,可以傾其所有,卻不是自斷後路。並不是說要為自己尋求退路,而是要能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生活未曾優待誰,也不會主動刁難誰,沒有必要完全放棄生活。在追求心之嚮往時,不忘記稍微用勞動過一些有煙火氣的生活,換取養活自己的物質,日子才能舒心而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