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拓展普惠金融廣度和深度

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拓展普惠金融廣度和深度

■本報記者 呂 東

“金融科技近些年的快速發展,浙商銀行非常關注。浙商銀行也非常重視運用金融科技改造我行的業務流程,改進風險管理及服務客戶的方式。”對於新技術將為普惠金融發展的關鍵跳躍帶來哪些新契機,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11月9日在第十屆財新峰會的專題討論中表示。

沈仁康指出,銀行通過創新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這其中,金融科技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為解決普惠金融的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浙商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把小微企業業務作為一項戰略性業務來抓,通過十多年探索,這項業務的發展和風險控制都比較好。”

戰略深耕普惠金融

投放小微貸款8000億元

近年來,浙商銀行一直堅持服務小微企業、深耕普惠金融的戰略定力,已建立了小微企業專營機制,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

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經超過1600億元,佔各項貸款比重超過17%,連續多年位列18家全國性銀行第一;普惠型小微貸款不良率僅1.11%,資產質量持續保持領先。

數據顯示,浙商銀行目前已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8000億元,服務小微企業25萬戶,間接帶動500萬人就業,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小銀行發展的普惠金融之路。

沈仁康認為,金融科技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對於普惠金融之“普”, 金融科技能夠讓更多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拓寬金融服務覆蓋面,有助於緩解融資難問題。金融科技不僅延伸了銀行服務網點觸角,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也使得銀行可以通過對小微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更加深入、全面地瞭解客戶,有助於緩解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融資可獲得性,大幅提升銀行獲客數量和效率。

例如浙商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開發了應收款鏈平臺,以產業鏈核心企業為切入點,將產業鏈上下游的大量小微企業串聯在一起,實現平臺化集群獲客,這些小微客戶即可批量獲得融資支持。截至目前,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共落地項目2100多個,幫助11000多家企業融通了2100多億元資金。

其次,對於普惠金融的“惠”,金融科技則可以有效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有助於緩解“融資貴”問題。

作為國內商業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先行者,浙商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把應收賬款改造成為區塊鏈債權流轉工具,將核心企業的信用釋放給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收到核心企業簽發的區塊鏈應收款,不僅可以向上遊供應商進行支付,還可隨時轉讓給銀行進行融資,從而有效化解應收賬款滯壓問題,盤活沉澱資產,減少企業對外融資需求,幫助企業穩槓桿、降成本。

在沈仁康看來,“銀行做小微企業貸款,要有自己的定位、自身形成一套專業化經營的體系和制度,然後積極地去運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技術去創新產品、改進業務流程、改善客戶的體驗。”

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效力

在做好普惠金融風險防控、實現商業可持續化方面,金融科技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浙商銀行這些年運用金融科技數字化技術,使得其普惠金融服務的效力和風險管控能力提升。沈仁康表示,“要根據這個領域的特點,研究形成一套規律性的、制度化的東西,才可能較好地去管控好風險、拓展業務。”

沈仁康認為,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技術對普惠金融會有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商業銀行推進普惠金融要跟數字化更好地結合起來,首要是把基礎打好。其中重要的一環是要有差異化的定位。由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差別很大。所以每家銀行要有自己市場細分的一個定位。據他介紹,浙商銀行的小微企業客戶的定位大部分是在500萬元以下,戶均貸款170萬元。 “現在我行每個分支機構的小微企業平均貸款規模是11億元,一般可以支撐一家支行正常的經營。”

沈仁康指出,在小微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浙商銀行非常重視金融科技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而金融科技對該行小微企業業務的更好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他認為,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在獲客、小微企業客戶有效控制成本以及讓客戶有更好的體驗等三個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風險防控手段主要依靠經驗控制、人工檢測,難免出現漏洞和不足。浙商銀行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結合線下風控要點,藉助外部信息平臺海量數據,有效還原了小微企業信用水平、行為特徵及風險畫像,率先實現了對客戶徵信信息的自動解析和控制,首次建立了“負面客戶清單”,成功將風控從線下搬到線上,實現全流程風控,風險控制水平顯著強化。

此外,為解決小微企業需要通過民間借貸償還銀行貸款問題,浙商銀行運用科技手段推進續貸簡化,大力推廣循環貸,根據客群差異和風險狀況精細管理,分類提供續貸方案,保障小微企業正常連續用款、降低轉貸成本。目前小微循環貸款餘額佔比達70%,享受續貸便利客戶達5萬餘戶。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它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改變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方式,有效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 沈仁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