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據考證,湖北監利縣是春秋末期大名人伍子胥的出生地。此外還有襄陽老河口、湖南常德等地在爭“伍子胥故里”的稱號。

如果伍子胥真的有在天之靈,大概會哭笑不得。你們就甭爭著給俺落戶了,真要命,俺到底是哪裡人來著?伍子胥只能埋怨太史公司馬遷沒有講明他的籍貫。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湖北監利地標-伍子胥像

我們只要知道伍子胥是楚國人就可以了。楚地的氣候和山水,塑造了古代楚人骨子裡鮮明的特質,剽悍、決絕。楚地盛產好男兒,可與燕趙壯士平分秋色。

有些同學可能不記得伍子胥名叫伍員,子胥是他的字。“胥”字含義很多,有螃蟹醬、小吏的意思,在《周禮》中指才智優秀的人。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三十七歲。一場獰惡的禍事正向伍家撲來。

楚國的國君是那位妙人楚平王。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的太子太傅,也就是老師。太子建還有個少傅叫費無忌。這個人做事毫無節操,正像他的名字表面的含義。

費無忌得不到太子的敬重,就挖空心思討好楚平王,挑撥他們的父子關係。不久前,費無忌勸說楚平王搶先一步娶走了太子建的未婚妻 ,一個漂亮的秦國公主。可這樣的行徑如何面對未來的國君?費無忌又對楚平王說,太子心生怨恨,正準備謀反。

楚平王那顆缺少溝回的腦袋果然上當,把太子的老師伍奢喊來責問。伍奢當然為太子辯護,堅稱有人造謠中傷。費無忌嚇唬楚平王說:“再不下決心可就晚了,大王您危險!”

楚平王馬上派人去殺太子,太子建逃亡國外。伍奢被關押起來。費無忌又聲稱伍奢一家人都是人中龍鳳,留著對楚國不利。楚平王聽從費無忌的提議,把伍奢當人質,要挾他的兩個兒子過來,準備連鍋端了。

伍子胥和兄長伍尚在一起,他倆都清楚,去找父親是自投羅網。但伍尚毫不猶豫要去。伍子胥勸不動,只好和兄長訣別,對天發誓一定要給父兄報仇雪恨。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伍子胥劇照

知子莫若父。伍奢對楚平王說過,俺的二兒子伍員是不會來的。聽說老二逃亡而去,伍奢又嘆息道:“俺一死,楚國將來必定苦於戰亂!”楚平王不信邪,把伍奢和伍尚父子倆都殺了。

伍子胥離開楚國的時候,跟一個老朋友申包胥道別。兩人有一場別樣的對話。

《春秋左傳》記載:(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這裡的“復”字與“覆”通,就是覆滅的意思。伍子胥告訴申包胥:“將來我一定會滅掉楚國!”

伍奢父子並沒有任何罪行,死得很無辜。這種情形下,春秋大義是鼓勵復仇的。《春秋公羊傳》評論伍子胥為父兄報仇的行為,是這麼說的:“事君猶事父也,此其為可以復仇奈何?”曰:“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

無罪被殺就是“不受誅”,申包胥當然明白伍奢父子的冤屈。可他是楚國的忠臣,在朋友的私仇與國家安危之間犯了難。他沉默片刻,回答伍子胥說:“勉之!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

申包胥的話簡單明瞭,意思是:“你加把勁!你能滅掉楚國,但我一定讓楚國再度振興!”

兩個摯友從此天涯陌路。他們之間臨別的談話,可以視為一場賭約。申包胥支持伍子胥報仇,同時他也決心挽救楚國日後的危亡。因為他對伍子胥的本事毫不懷疑。不過他們兩個無法料到,這場賭約長達十五年。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申包胥劇照

再說伍子胥。他幾經輾轉投奔了吳國。公子光把伍子胥引薦給了吳王僚。東漢時期的史學著作《吳越春秋》記載,吳王僚很對伍子胥的才學甚是欣賞,伍子胥不失時機地請求借兵伐楚,報仇雪恨,因公子光反對而作罷。

伍子胥報仇心切不假,但《史記》講的是,伍子胥起初並沒有請求吳王僚出兵攻打楚國,他在吳國住了很久才等到機會。吳、楚因一件意外之事開戰了。當時兩國的蠶農在邊境爭奪桑樹,兩個女漢子為此大打出手,引發了吳、楚交兵。

或許伍子胥會感激吳國那個女子。開個玩笑,大家別當真。

吳人的彪悍在春秋時期很有威名,楚國招架不住,頭一次開打就被吳國佔領了兩個城邑。於是伍子胥建議乘勝大舉發兵,一定能消滅楚國,吳王僚贊成。但主將公子光表示反對,他正打算除掉堂弟吳王僚取而代之,所以伐楚計劃暫時擱置。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吳、楚形勢圖

伍子胥逃亡六年後,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了。吳王僚趁機派兵攻打楚國,然而吳國禍起蕭牆。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公子光派人刺殺了吳王僚,震撼四鄰的吳王闔閭隆重出場。那個很厲害的刺客專諸是伍子胥引薦的。

吳王闔閭把伍子胥視為首席智囊,伍子胥的時代來臨了。

不過,《春秋公羊傳》記載了伍子胥的另一面。他並沒有為報仇急不可耐。吳國為救援蔡國,在伯莒擊敗了楚軍,闔閭對伍子胥說:“現在是時候攻打楚國,為你復仇了。”伍子胥卻說:“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仇,臣不為也。”

《春秋公羊傳》裡的伍子胥,深明大義,不願因私仇而大動干戈。他需要一個能夠服眾的理由。

時機很快到了,還是因為楚國欺凌小諸侯國蔡國。吳國又出動大軍支援。不管《春秋公羊傳》與《史記》講述的細節有何不同,從公元前511年起,吳、楚數次爆發大戰,楚軍總是吃癟,丟了大片地盤。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大兵法家孫武一致認為滅楚的時機來臨,吳王闔閭親自出馬,以傾國兵力聯合蔡國等小國攻入楚地。楚軍一路敗退,沒多久,吳軍攻下了楚國的郢都。楚昭王逃到了國外避難。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孫武畫像

伍子胥抓不到楚昭王,無處發洩怨恨,就掘墓挖屍,把楚平王的屍體抽了三百鞭。

如果不是吳國後院起火,楚國真要滅亡了。闔閭的弟弟夫概趁哥哥不在家,自立為王,闔閭只好帶人火急火燎趕回去修理弟弟。吳軍主力仍在進攻楚國。

從伍子胥逃離楚國到他報仇雪恨,整整十五年過去了。我們請出當初立誓拯救楚國的申包胥。

申包胥在山林裡躲避戰亂。楚平王遭刨墳鞭屍,激怒了申包胥,他派人傳話指責伍子胥,說你這樣做太過分了。

伍子胥說:“我明白這是倒行逆施,但時不待人,我只有這一次報仇的機會。請代我向老友謝罪。”

吳楚大戰背後一個十五年的賭約,伍子胥和申包胥誰贏了?

伍子胥鞭屍

申包胥並不是能征善戰的猛將,他用什麼拯救楚國呢?說來無奈,他只能靠眼淚。

楚國和秦國是親家,楚昭王的老媽正是楚平王娶的那位秦國公主。如今楚國只能指望秦國相救。申包胥幾乎不眠不休,趕到秦國當時的國都雍城(今陝西鳳翔境內)。

一路上跋山涉水,申包胥一雙手傷痕累累,連膝蓋都磨出了繭子。但他急切的請求並沒有打動秦哀公,秦國不願意出兵。

申包胥的悲傷一下子噴湧而出,他走到城牆外痛哭失聲。不知道他有多少眼淚,整整哭了七天七夜,而且沒吃一口飯。秦哀公坐不住了,為這個老人的忠誠感嘆,當下派出五百乘兵車救援楚國。一乘兵車配備100個兵員,秦國出動了五萬大軍。

楚國抵抗入侵的戰爭仍在繼續,這邊又來了秦軍,吳王闔閭情知討不了好,只好宣佈撤軍。楚國得救了,還拿回了丟失的領土。

楚昭王回國後,想重重封賞申包胥。申包胥卻不願接受 ,毅然歸隱山林。

那麼,伍子胥和申包胥的賭約,誰是贏家呢?往淺裡說,沒有贏家,他們兩個都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進一步講,伍子胥雖然差點滅了楚國,他似乎又輸了。因為他推動的吳楚大戰並沒有滅亡楚國,徒然給兩國百姓帶去了災難。況且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沒能抓住楚平王的兒子,他的父兄之仇終是沒有結果。

申包胥恬然歸隱,過上逍遙自在的田園生活。而伍子胥不願急流勇退。後來吳越爭霸時期,伍子胥為吳國盡忠揮劍自殺。從人生軌跡而言,伍子胥更讓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