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什麼叫貧血?人為什麼會出現貧血?是不是隻有缺鐵會造成貧血呢?貧血了該吃點什麼才好呢?關於貧血,實際上我們對它的瞭解並不深,不妨一起來看看關於貧血與營養的相關知識吧!

貧血種類多,並非是缺鐵的專利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我國以缺鐵性貧血最為普遍,因此,在提到貧血時,人們往往會優先想到缺鐵性貧血,並在之後努力地補充鐵分,以改善缺鐵性貧血。但缺鐵性貧血只是貧血的眾多原因之一,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缺B族維生素等均可能造成貧血。

B族維生素中的維生素B6參與血紅素卟啉前體的合成,缺乏維生素B6很容易導致血紅蛋白合成能力降低,進而造成小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6攝入不足還會損害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機制。

此外,B族維生素中的葉酸和維生素B12也與貧血之間息息相關,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很容易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當葉酸缺乏時,會首先影響細胞增殖速度比較快的組織,而紅細胞就是其中之一,當葉酸缺乏時,骨髓中幼紅細胞分裂增殖速度減慢,停留在巨幼紅細胞階段而成熟受阻,細胞體積增大到與正常紅細胞相同,卻不能負擔和正常紅細胞相同的生理功能,壽命也比正常紅細胞更短。此時可能出現頭暈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等症狀,並可能出現舌炎、食慾下降和腹瀉等症狀。因此,當懷疑自己貧血時,應當接受全面的血液檢查,以弄清楚自身的貧血類型,再對症下藥。

孕婦尤其要當心缺乏葉酸導致的貧血

相比普通人,葉酸對於孕婦來說更加重要,因為葉酸缺乏可能導致孕婦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等,還可能導致宮內胎兒發育遲緩、自發性流產、和胎兒神經畸形等先天缺陷,因此孕婦對葉酸的需求很大。加上孕早期在體內激素分泌的影響下,孕婦的消化系統產生變化,容易出現孕吐等早期反應,很容易造成葉酸的丟失,因此通常推薦在備孕期提前三個月就應當有意識地補充葉酸。

到了孕中期時,孕婦的血紅蛋白會增加整體的約20%,但血漿整體會增加約50%,造成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出現特殊的孕期貧血症狀。因此,孕婦在孕期時無論是鈣、鐵還是葉酸等維生素的攝入都應當比正常非孕婦女更多,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巨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能給自身和胎兒造成的影響和危害。

平衡膳食全面補充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包括了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B2、B6、B12、煙酸、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通常即使大量攝入也不會在體內囤積,而會隨著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外,因此,B族維生素需要每天定時攝入,以保證身體每一天的需求。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包括肉類、全穀類食品、蔬菜和堅果類中最高,但由於植物性食材中維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不高,因此應當更多地通過動物性來源的食物補充維生素B6。

葉酸的食物來源也非常廣泛,比較突出的代表是豬肝、豬腎、雞蛋、豌豆和菠菜,其他水果、蔬菜和肉類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葉酸含量,但由於天然食物中葉酸的吸收率只有50%左右,因此對於特殊需要補充葉酸的人群來說,應當適當配合葉酸補充劑補充葉酸。

相比前兩種B族維生素,維生素B12的來源就顯得窄多了,它基本只存在於動物性食材中如肝臟、瘦肉、魚貝類、雞蛋中,植物性食材中基本不含有維生素B12,素食人群由於長期不食用動物性食材,最容易出現維生素B12的缺乏,也是最需要警惕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人群之一。

雖然人體每日對B族維生素的需求並不會太大,除非特殊時期人群如孕婦,一般只要按照膳食寶塔的要求全面地攝入各種食材,就能夠滿足人一天對於B族維生素的需求,問題是現在有多少人群可以達到膳食寶塔的標準,如果飲食沒發達到均衡的話還得額外補充營養素了!

身體缺鐵的7個信號

1、疲勞乏力

範德比爾特綜合健康中心專家布萊爾·莫里斯表示,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以幫助把氧氣傳輸至身體各部分,體內健康血細胞一旦不足,就會感到筋疲力盡。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2、注意力難集中

莫里斯還表示,在缺鐵的人群中,神經遞質素的合成可能發生改變,進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等功能失常問題。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3、指甲變脆

缺鐵會導致手指甲及腳趾甲變薄變脆,更容易折斷。指甲出現凹陷或者勺狀也是缺鐵的明顯症狀。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4、呼吸不暢

美國紐約營養學專家金伯利·穆勒博士表示,人體一旦缺鐵,健身時或者平常走路時往往會感到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其原因是,缺鐵會導致血氧量降低。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5、皮膚異常蒼白

皮膚異常蒼白是血流量降低和紅細胞減少的典型症狀,這也是缺鐵的信號之一。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6、正常鍛鍊也吃力

幾周前還可以正常鍛鍊,但現在完成同樣的運動量卻感覺非常吃力,這是因為血鐵水平過低嚴重影響了耐力。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7、肌肉痠痛

身體缺鐵,渾身沒勁,勉強健身更容易導致運動後更長時間的肌肉痠痛,因為缺鐵會延長肌肉恢復期。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人體缺鐵會有什麼危害?

鐵的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全球大約有37億人缺鐵,其中大多數是婦女,發展中國家40%~50%的5歲以下兒童和50%以上的孕婦患缺鐵病。

► 長期缺鐵,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

人體如果缺鐵,受影響最大的是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合成減少,人就會出現貧血。因缺鐵導致的貧血醫學上稱為“營養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鐵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如果長期缺鐵,缺鐵性貧血離我們就不遠了。

► 缺鐵除了會導致貧血,還會影響機體的物質代謝

人體內有許多含鐵酶,這是一類生物活性物質,人體內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都需要酶的參與。缺鐵時,人體內的含鐵酶功能就會下降,使物質和能量代謝受到影響。

► 缺鐵對人的行為和智力水平也會有不良影響

  • 嬰幼兒缺鐵,會導致他們的認知能力差,反應遲鈍,能動性差,恐懼,身體發育不良,易生病。大腦易於積聚鉛等重金屬,使重金屬中毒幾率增加。
  • 若孩子在1歲時貧血,當這些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時,即使不貧血,其智商相對同齡人要低幾分,且難以完全修復。
  • 學齡兒童缺鐵表現為認知、理解和學習能力差,學習成績不佳,不喜歡運動,行動緩慢,不愛與人交往,體格瘦小,易生病,重金屬中毒幾率增加。
  • 孕婦缺鐵後的身體虛弱,易疲勞,食慾不佳,易頭昏,面色蒼白,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會受到影響,易早產,圍生期死產幾率增加。
  • 而成人缺鐵,會出現記憶力差,易疲勞,勞動耐力和體力差,食慾下降,精神不振,易生病等情況。

缺鐵應該吃什麼?

蛋類

雞蛋、鴨蛋、鵝蛋、鴿蛋及鵪鶉蛋等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雖各有不同,但是它們的營養價值都很高,所含的蛋白質基本上可以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同時,這些蛋類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鐵、磷、鈣、維生素,對骨骼發育有利的同時,還能防止貧血。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動物內臟

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非血紅素鐵及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由於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干擾,吸收率極低,米麵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3%。

血紅素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擾,吸收率較高,如動物肝臟中鐵的吸收率達10%~20%,能讓大家補鐵補血更充分。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豆類

豆類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還含有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無機鹽。專家證實:每100克的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7%,建議缺鐵人士平日可多吃豆類或者豆製品。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堅果類

堅果類如花生、芝麻、杏仁、核桃等,含有鋅、鐵、錳、鈣、鉻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對人體造血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平時多吃堅果類食物是很有好處的。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水果類

由於植物性食物所含鐵質需要維生素C幫助吸收,所以進食蛋白質食物時,也需要進食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柑橘、奇異果及新鮮蔬菜等來幫助鐵的吸收,使鐵質的吸收效果更佳,減少貧血的發生。

並非缺鐵才叫貧血,身體缺鐵的七個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