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6:帝國的最終衰亡》

關於作者

愛德華·吉本,啟蒙運動晚期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在對羅馬帝國開展了歷時20餘年的研究後,用全新的歷史寫作手法創作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為啟蒙運動的歐洲提供了深刻借鑑和反思。《國富論》的作者、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羅馬帝國衰亡史》足可以讓吉本列入歐洲文史界的首位。”

關於本書

本書是作者畢生智慧和研究成果的結晶,完整敘述了從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起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中既有對羅馬帝國衰亡原因的深刻剖析,也有對當時歷史圖景的呈現,是研究羅馬史、解析中世紀歐洲的經典必讀書目。

核心內容

深刻剖析了帝國最後二百年的衰敗原因,從帝國的治理結構、對外關係和國家認同三個方面,詳細描繪了東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

前言

你好,今天繼續為你解讀《羅馬帝國衰亡史》,這套書一共分為六卷,中文版總計大約380萬字。我們的解讀分為六期,今天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期。我將用大約22分鐘,為你講述書中精髓:東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致命打擊和歷史教訓。

上一期說道:東羅馬帝國的幾次對外征服,嚴重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造成經濟資源衰竭。伊斯蘭教的崛起,引發了對於聖像崇拜的抵制。帝國開始破壞聖像運動,讓西歐的羅馬教會產生抵制,並藉機給法蘭克人查理曼加冕。這個舉動打破了東西方的平衡,造成了東羅馬和西歐的分裂。而東羅馬完成中央集權制的轉換後,相應宮廷體系沒有跟上,又造成了內鬥。帝國的統治中心岌岌可危。

接著上期的內容,今天我就講講東羅馬帝國的結局:為了應對七世紀以來不斷增多的外敵入侵,東羅馬帝國實行軍區制改革。改革雖然短期內取得了成效,卻催生了軍事世襲貴族的產生,破壞了帝國的小農經濟。而帝國在實施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過程中,對形勢判斷失誤,讓威尼斯崛起,並引發了十字軍東征,給帝國帶來深重的災難。最終階層分化和希臘中心主義讓帝國內部離心離德。終於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整個羅馬帝國滅亡。

這期內容,我就從帝國的治理結構、對外關係和國家認同三個方面,講一講東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下面,我就來一個個說。

第一部分

先來看看:軍區制改革,瓦解了小農經濟基礎。什麼是軍區制呢?它是一種軍政合一的組織體系。之前講過,在羅馬帝國早期,採取的都是行省制。這種行省制,是在羅馬對外擴張時期產生的。隨著帝國版圖越來越大,它把那些被征服的殖民地都收歸成行省。比如西西里行省,就是它衝出羅馬城,打下西西里島以後的第一個行省。亞述、美索不達米亞,就是它在征服今天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建立的中東行省。

靠著行省制,羅馬帝國把自己打成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但疆域大了以後,它慢慢開始有點鞭長莫及了。為了收稅,也為了地區穩定,很多行省都有兵權,這也造成了後來的地方割據。西羅馬帝國滅亡就是和這種地方割據有很大關係。所以東羅馬痛定思痛,對行省制進行改革,推行總督制。它的核心,就是把地方的行政權和軍權分離。也就是說,行省雖然還是有兵權,也有軍事長官,但要歸地方總督管轄。

不過這種總督制沒有維持多久,希拉剋略皇帝在任期間,開始了軍區制改革,又恢復到了軍政合一的老路,他把零零散散的行省合併,建立了軍區,也就是說,由軍事長官“一手包辦”地方的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權。希拉剋略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從7世紀開始,外部入侵再次增多,這樣做可以隨時組織軍隊,應付戰爭威脅。應該說這個想法是好的,也在初期收到一定效果,但它帶來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嚴重的。除了之前說的地方割據以外,軍區制的破壞,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

在工業革命以前,農業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要。對東羅馬帝國來說,這也是它的經濟基礎。和軍區制改革配套實行的叫做農兵制。所謂農兵制簡單理解就是:國家給你田種,你來替國家打仗,老百姓平時是農民,戰時是軍人。不過,無論戰時還是平時,整個這片區域,都實行軍事化管理。

這樣問題就來了。因為,軍事組織講的是服從文化,也就是上級對下級是一種絕對領導。在農兵制下,農民不像一般理解的那樣“農民租地主的土地,然後交租”就可以了,他們是完全處在被領導的地位。軍事長官對轄區內的農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正是因為這種權力關係的存在,壓榨農民,就成了常態。如果出了糾紛,國家為了打勝仗,當然也會站在軍事長官這邊。

在這種力量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軍事貴族開始對農民進行土地兼併,並且,為了維護軍區穩定,軍事貴族還是世襲的。一個個家族憑藉軍功,在地方的勢力越來越強,對農民的壓榨,也就越來越嚴重。到最後,絕大多數土地都集中到了軍事貴族手裡。農民要麼逃亡,要麼淪為農奴,東羅馬帝國賴以生存的農業經濟基礎,破壞殆盡。帝國晚期,小農階層幾乎就完全消失了。國家不僅徵不上兵,還收不上稅,整整一年從農業方面收上來的稅,甚至不足帝國早期的百分之五。本來是為了增強國家軍事實力的軍區制,到了最後,卻帶來了軍事和經濟的雙重危機。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一個觀點:軍區制改革,瓦解了帝國的小農經濟基礎。為了應對外敵入侵,希拉剋略皇帝推行了軍區制改革,把行政權和軍事權力合一。配套實行的農兵制,在增強抵抗外敵能力的同時,也讓農民的利益遭到損害。大量土地被兼併,農民被迫流亡或者淪為農奴,東羅馬帝國的小農經濟瓦解。

第二部分

接著來看:形勢判斷失誤,讓帝國“引狼入室”。東羅馬帝國繼承了之前羅馬帝國的東部領土,也繼承了它易攻難守的地緣政治,有很長的邊境線,尤其是還要面對浩瀚的地中海,外部形勢是非常嚴峻的。縱觀帝國存在的1100多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和四周虎視眈眈的強敵打交道。六世紀開始,東羅馬和老對手波斯帝國,開展了幾百年的拉鋸戰;七、八世紀,伊斯蘭勢力從南部崛起,斯拉夫人在北部蠶食巴爾幹半島;九世紀以後,諾曼人闖入地中海佔據了西西里;十世紀,從中亞草原來的突厥人,又成了心腹大患。

正是這種東西南北四面受敵的嚴峻形勢,讓東羅馬帝國練就了一套“左右逢源”的平衡戰略。假設有敵人A前來入侵,它就會找到和A有競爭關係的B,從背面牽制住敵人。如果有C對它形成威脅,它又會找到D甚至是E,來協助防衛。當然這個過程,也會付出一些成本,但在東羅馬看來,只要是能夠避免自己親自出兵,這些都不算什麼。

這方面最著名的就要算9世紀,它和基輔羅斯的政治聯姻了。基輔羅斯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的祖先。在當時,東羅馬在小亞細亞的軍區發生叛亂,為了鎮壓叛亂,皇帝巴西爾二世,把自己的親妹妹安娜嫁給了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用基輔羅斯的軍隊鎮壓了叛亂。也正是由於這次政治聯姻,後來的俄羅斯人一直以“羅馬帝國繼承人”的身份自居。就比如說歷史上有很多俄國的統治者都叫做沙皇。這裡的沙皇其實就是凱撒的轉寫,它就是來自於羅馬帝國。

不過這種平衡戰略,不是每次都管用的。在它後來和西歐的往來當中,正是因為對形勢的判斷失誤,才造成了一系列完全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剛才說了,九世紀以後,諾曼人闖入地中海佔據西西里,這給東羅馬在地中海貿易安全帶來了威脅。為了應對這種威脅,它想到了在意大利半島的另外一支力量,那就是威尼斯人。這裡的威尼斯並不是人們現在想象的划著小船穿行的水上城市,在當時,它是地中海邊的一個小共和國。這個小共和國,在當時還沒有成氣候,不過由於長期出海航行,它的海軍比較強。為了聯合威尼斯對付諾曼人,東羅馬開出了非常豐厚的條件,那就是:允許威尼斯進出帝國境內所有港口,並免去它的海關稅收。

這看似是個不起眼的條件,但卻在後來給帝國種下了無窮禍患。威尼斯派出艦隊擊敗了諾曼人,獲得了東羅馬的貿易特權。這個口子一開,威尼斯周邊的城邦眼紅了,打著幫東羅馬“維護海上秩序”的旗號,都紛紛湧了進來。請神容易送神難,當帝國後來想要把貿易特權收回來的時候,反倒和西歐結下了怨恨。

偏巧這個時候,來自亞洲草原的塞爾柱突厥佔據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皇帝阿歷克修斯,寫信向羅馬教廷求援。寫信求援是沒問題,可在之前的破壞聖像運動裡,東西教會已經發生分裂。雖然都屬於基督教的同一種信仰,但由於長期隔閡,兩方面可以說是貌合神離。羅馬教皇在接到阿歷克修斯的求援之後,正好借這個機會樹立自己的權威,轉移西歐的矛盾,發起了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的名字雖然好聽,但這群人不過是當時西歐的一群落破騎士、失地農民和宗教狂熱者。他們打著“收復聖地”的名義,過境東羅馬,大肆劫掠。之前和東羅馬帝國結下怨恨的威尼斯,也成了幫兇。它不僅大發戰爭財,甚至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當中,慫恿毫無組織紀律的十字軍攻擊、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這次浩劫,絲毫不亞於四世紀滅亡西羅馬帝國的那次。大火燒了幾天幾夜,君士坦丁堡幾個世紀積累下來的財富和藝術珍品被洗劫一空。在這之後,威尼斯佔去東羅馬帝國將近一半的領土。十字軍按照西歐的封建傳統各自為政,佔起了山頭,建立了一個一個的小王國。東羅馬帝國從此徹底衰落了下去,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二個觀點:失誤的平衡策略,讓帝國“引狼入室”。東羅馬帝國所處的位置,易攻難守。長期受到外敵入侵,讓它形成了“左右逢源”的平衡策略。但這種策略並不是每次都管用,為了消除諾曼人的威脅,它給予了威尼斯貿易特權,並在試圖取消特權時,結下怨恨。在塞爾柱突厥佔據耶路撒冷以後,皇帝阿歷克修斯向羅馬教廷求援,招來了十字軍東征。十字軍藉著過境東羅馬,大肆劫掠,甚至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被十字軍瓜分,徹底衰落。

第三部分

最後來看看:人心離散,讓東羅馬帝國最終滅亡。很多人可能知道,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最終滅亡整個羅馬帝國的,是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很多現代文藝作品裡,也經常對1453這場戰役大加渲染,包括對戰役的攻守雙方戰術、參戰人數、武器對比進行詳細分析等等。但如果放在整個羅馬帝國的“大歷史”來看,導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還真不是單單這一年這麼簡單。

其實早在1453之前很多年,所謂東羅馬帝國就名存實亡了。它原來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國,但隨著在亞洲、歐洲、非洲的領土全部喪失,東羅馬慢慢淪落成了一個二三流的小國。截止到1453年城破前夕,君士坦丁堡已經處在四面包圍當中。帝國的滅亡是早晚的事兒,奧斯曼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頭看來,如果東羅馬在1100多年中,領土被周邊民族一點一點蠶食,那從13世紀之後,它幾乎是用了過去十分之一時間,丟掉了99%的領土。從表面上看,是敵人兵強馬壯、來勢洶洶,但往更深了分析,這背後還有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人心離散。

要知道,這一百多年裡,奧斯曼攻打東羅馬城池的時候,幾乎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很多地方,比如說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小亞細亞一些城鎮,甚至沒做任何抵抗,主動開城歡迎奧斯曼大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應該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還有文化原因。

東羅馬帝國採取的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這個體系發展到末期,就出現了社會階層分化。和皇族有關的官僚機構,把持了大部分社會資源,老百姓陷入貧苦無依的境地,再加上第一點講的軍區制改革,滋生了地方世襲的軍事貴族,大量農民破產,生活難以為繼。而在奧斯曼進軍的早期,沒有實行嚴酷的殺戮,相反卻採取了相對寬容的宗教政策:只要你肯皈依伊斯蘭教,就可以免收人丁稅,甚至還可以在軍隊中,謀一份差事。這樣,隨著奧斯曼大軍的推進,隊伍就越來越壯大。

如果仔細分析,在當時奧斯曼軍中,不僅有當時的主體民族突厥人,還有大量的拉丁人、希臘人、馬其頓人、塞爾維亞人等等。他們很多都是不堪忍受東羅馬的壓迫,投奔到了奧斯曼陣營當中。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非希臘人在以希臘文化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找不到歸屬感。因為早期的羅馬帝國幅員遼闊,行省眾多,所以,它自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隨著西羅馬帝國滅亡,疆域慢慢縮小,東羅馬蛻變成了一個以希臘文化為主的國家。

特別是在皇帝希拉剋略在任期間,宣佈用希臘語取代拉丁語,當作帝國官方語言,這就更讓那些後來加入的民族處在尷尬地位。他們沒有發言權,還時不時會遭到帝國上層希臘人的歧視。對他們而言,帝國處在盛世怎麼都好辦,反正就算沒有發展,也可以跟著混一口飯吃。但隨著帝國慢慢衰落,連飯也吃不上了,他們索性就在最後時刻,加入了奧斯曼的隊伍。

這種人心離散,甚至也包括君士坦丁堡內部。在1453年最後的首都保衛戰之前,城中的軍民加在一起,大約有四萬人,可真正投入戰鬥的只有7000人,並且,這7000人當中還有2000人是僱傭軍。而奧斯曼一方,則完全是另一種景象。除了志在必得的氣勢、不斷壯大的隊伍,還有當時先進的攻城武器:火炮。儘管保衛戰堅持了將近兩個月,最終這座千年古城君士坦丁堡還是被攻破了。

有關這場戰役的詳細過程,每天聽本書曾經在一個系列三期的《拜占庭帝國》做過詳細解讀,如果感興趣可以來聽一聽。總之,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僅標誌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也宣告著整個羅馬帝國的滅亡。從此以後,歐洲中世紀結束,世界開始進入現代。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三個觀點:人心離散,讓羅馬帝國最終滅亡。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以前,東羅馬帝國就已經喪失了絕大多數領土。在對待奧斯曼的態度上,很多城鎮甚至主動打開城門,轉投敵軍。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人心離散,東羅馬帝國長期的君主專制,催生了社會階層分化。軍區制改革,又讓軍事貴族勢力壯大,底層百姓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時,由於希臘中心主義存在,後加入的民族沒有認同感,最終,在各方面綜合因素作用下,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滅亡,整個羅馬帝國終結。

總結

到這裡,我們再來回顧下《羅馬帝國衰亡史》六期的全部內容,為了便於你更好地理解,下面我按照不同的“條線”,把所有講過的內容,給你做個系統的梳理:

  • 第一,關於作者和這套書的背景。《羅馬帝國衰亡史》創作於18世紀啟蒙運動時代,這個時候距離羅馬帝國滅亡只有二三百年。因為在歐洲人看來,羅馬帝國不只是以羅馬城為中心的西羅馬帝國,它還包含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所以,它最終滅亡是截止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本書的作者愛德華·吉本,是英國啟蒙運動時代著名歷史學家,他受到啟蒙運動早期思想家的影響,開創了通史類的全新寫法。這部著作給當時變革中的歐洲社會,提供了很好的反思和借鑑。
  • 第二,關於時間線索。羅馬帝國從公元前27年到1453年一共存續了一千四百多年。本書的開篇從羅馬帝國時代早期的五賢帝時代開始。在五賢帝時代之後,羅馬帝國經過塞維魯王朝一步步陷入三世紀危機,直到戴克裡先上任後,結束危機,但他推行的四帝共治又讓帝國再次陷入分裂。終於在君士坦丁遷都後,另一位皇帝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東西羅馬正式分裂。五世紀中期,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到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整個羅馬帝國終結。
  • 第三,關於羅馬帝國權力傳承體系的演變。由於之前500年的共和傳統,羅馬過渡到帝國時代後,權力迭代系統一度出現混亂。但到公元96年涅爾瓦皇帝,創立了任人唯賢的養子繼承製,帶來了五賢帝的黃金時代。隨後,馬可·奧略留把皇位傳給兒子康茂德,又破壞了這種制度,帶來了社會動盪。從戴克裡先以後,帝國開始把君權神化,再經過君士坦丁強化,最終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但雖然名分確立了,可配套的宮廷繼承製度還是沒有跟上,導致嚴重的內部鬥爭。東羅馬帝國王朝更迭頻繁,內部消耗巨大。
  • 第四,治理結構方面。羅馬帝國早期採取行省制,把被征服的殖民地劃入帝國體系當中。塞維魯王朝實行軍事改革,讓軍隊中行省士兵比例大大增加,造成了軍隊權力上升,地方割據嚴重,間接引發了三世紀危機。雖然後來實行總督制,把軍權和行政權分離,但由於7世紀以後外敵入侵再次增多,東羅馬帝國又採取軍區制,恢復了軍政合一,由此再次造成世襲軍事貴族的產生。軍事貴族和帝國皇權體系結合,讓權勢階層把控了社會絕大部分資源,造成階層分化,破壞了帝國統治的民意基礎。
  • 第五,經濟方面。羅馬帝國早期實行奴隸制莊園經濟。由於奴隸大規模起義,後期莊園主給予奴隸一定人身自由,允許他們租種土地。塞維魯王朝軍事改革以後,軍費的膨脹引發了三世紀危機,貨幣受到大幅度貶值,嚴重傷害了莊園制經濟基礎。東羅馬帝國為了應對諾曼人入侵,引入威尼斯的海上軍事力量,喪失了貿易主權。同時,軍區制改革以後,土地兼併嚴重,再次破壞了帝國小農經濟基礎。帝國後期,經濟陷於崩潰。
  • 第六,文化認同方面。羅馬帝國早期,由於幅員遼闊、行省眾多,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隨著西羅馬帝國滅亡,疆域慢慢縮小,蛻變成了以希臘文化為主的國家。在希臘文化為主導的東羅馬帝國,後加入的民族找不到歸屬感,對國家的認同感低,在帝國慢慢衰落以後,很多選擇加入了奧斯曼陣營。這也間接帶來帝國的最終滅亡。
  • 第七,宗教信仰方面。羅馬帝國早期信奉多神教。但到了二、三世紀,帝國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一神”的基督教,整個社會信仰發生動搖。君士坦丁宣佈基督教合法化以後,又產生了內部紛爭。這種紛爭一直延續到東羅馬帝國時代,由破壞聖像運動的導火索,引發了東西教會大分裂。東羅馬和西歐對立,最終讓帝國在1453年的最後時刻,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撰稿:東西堂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