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鄂州人都知道官柳,可你知道官柳的来历吗?柳的名多,而名字叫得最早和最响的却是“官柳”。为官柳取名的是晋代武昌太守陶侃。鄂州古名武昌(公元221年,孙权建都于此),三国归晋后,武昌仍为州郡之地。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陶侃像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东吴故都,仍呈现出“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倩”的帝里、王畿气象。太守陶侃在武昌城中普种垂柳并把柳命名为“官柳”,也正是包含了“雄图怅若兹,茂宰深遐睠”的意思。《武昌县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陶侃为武昌太守,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见后,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官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由此可见,此时官柳之名除绿化外,已赋予了它一定的政治含义和地位。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由于这个原故,像武昌鱼之名一样,鄂州官柳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梁元帝萧绎到鄂州,写下了“柳条恒扫岸,花气尽薰舟”的佳句。唐代进士、翰林学士钱起,晚泊鄂州江岸,见柳忆人,抒发了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的思情。同代山水诗人孟浩然、文学家杜牧游览故都后,作出了“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的对官柳的留恋。宋代苏东坡登鄂州西山,在著名的《武昌西山诗并引》开篇二句“春江渌涨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中,就将武昌官柳作为首联。此诗苏轼请曾在武昌任过武昌县令的邓圣求同赋,一时朝廷上下和者竟达三十余人,将武昌官柳咏得沸沸扬扬,成为当时文坛的一段佳话。元代隐士丁鹤年“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清代王家璧“晋宋而还月有痕,武昌官柳访西门”等诗人情深意切的吟颂,使得官柳之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你们知道鄂州“官柳”的来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