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有哪些功效?

samsunchen


蔓荆子,又称为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风,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其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蔓荆子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主治筋骨中的寒热病症,如筋骨间的寒热、湿痹、拘挛等。具有清利头目,疏散风热的功效,属解表药中的发散风热药。临床上常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齿龈肿痛、头晕目眩。一般用量为5~10克。

蔓荆子成球形,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灰白色粉霜茸毛,有纵浅沟四条,顶端微凸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有茸毛在其表面。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四室,每室都含有一枚种子。气味特异而芳香。市场上常用无患子科植物倒地铃的干燥种子冒充蔓荆子,其外观与蔓荆子相似。倒地铃其种子也为黑色圆球形,但种皮革质,无蔓荆子的芳香特异气味而有坚果的味道,因此我们要懂得区分蔓荆子的真伪。

蔓荆子用于治疗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常与防风、薄荷、菊花、石膏等配伍;用于治疗头风头痛等病症常与藁本、白蒺藜、川芎、钩藤等配伍;治疗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不明,常与菊花、蝉蜕、龙胆、决明子等配伍;治疗风湿痹痛肢体挛急等症,常与防风、秦艽、木瓜等祛风湿药配伍应用;用于清利头目,常与黄芪、白芍党参等同用。其用到蔓荆子配伍的方剂也很多,如加味香苏散、芎菊上清丸、栀子胜奇散、益气升阳通络方、益气聪明汤、羌活胜湿汤等。

在服用蔓荆子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本草经疏》中有提到“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因此,血虚有火所引起的头痛目眩者忌服蔓荆子;《医学启源》中有提到,“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因此,胃虚者不宜服用蔓荆子,以免产生痰液。

其中也有一味药,功效与蔓荆子相似,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有祛风化痰、下气、止痛的作用。


小叨健康汇


蔓荆子,又名蔓荆实、荆子,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单叶蔓荆和蔓荆的果实。本品味苦、辛,性凉,入肝、胃、膀胱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具有疏风散热、祛风止痛、清利头目之功,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及头昏、风热上扰所致的目昏、目赤肿痛和风湿痹痛、肢体挛急等。《本草汇言》言其“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后世治温痹拘挛,寒邪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屡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

蔓荆子最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及头风头痛等症。因其味苦兼辛,有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因蔓荆子能祛风邪而清头目,故又常用以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但须注意的是,胃虚体衰者慎服。



余磊医生谈健康


中国药典中的介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收载了蔓荆子这个中药,它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它呈球形,直径4-6mm 。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 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 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

药理作用

它性微寒味辛苦,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主要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耳聋,风热表证,症见头晕、头痛属轻症者。现代药理研究,蔓荆子煎剂对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以及结合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和醇浸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甲醇提取物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抑制作用,水煎液尚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炒蔓荆子

炒蔓荆子为蔓荆子照清炒法微炒后的炮制品,形如蔓荆子,表面黑色或黑褐色,基部有的可见残留宿萼和短果梗。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用时捣碎。


如果感觉内容对您有用,请进行点赞或分享,感谢~~


点击右上角关注~ 获取更多医学相关知识,让你在医学的道路上少走冤枉路!


执业药师龙小妹


蔓荆子,被称为“沙漠爬山虎”,别名蔓荆实、荆子、白背草,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珍珠囊》记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蔓荆子味辛、苦,微寒,入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等症,是驱头风,止头痛,治风湿痹痛的名贵药材。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注意胃虚者慎服。

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现代药理证实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动物实验显示,单叶蔓荆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及大鼠角叉菜胶炎症疼痛的痛阈,提示蔓荆子的镇静止痛、抗炎作用。另外,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

蔓荆子有发散风热,祛风止痛作用。常与菊花,薄荷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药同用治头痛,可与菊花,防风,川芎等疏风止痛药配伍,如菊芎散。因其体轻力薄,易于上升,故治疗头痛主要是太阳穴附近。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蔓荆子有发散风热,清利头目作用。治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可与菊花、蝉蜕等清肝明目同用。

3、治风湿痹痛,常与秦艽,木瓜等祛风湿药同用。

食疗作用

1、蔓荆子酒:蔓荆子200g,醇酒500g,将蔓荆子捣碎,用酒浸于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

2、民间方:蔓荆子配猪肉治疗老年白内障。蔓荆子5g,猪肉50g。蔓荆子研粉猪肉剁细,拌匀,炖熟,一日一次,服2-3日。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逸仙药师


蔓荆子的入药部位是来自于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蔓荆或是单叶蔓荆的成熟果实。蔓荆这种植物喜欢生长在海边、河湖的沙滩上,所以主要在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区分布。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蔓荆子的具体功效和作用。

1.疏散风热,可用于风热表证

蔓荆子在中药学中主要属于解表药,它味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热表证。风热表证即我们所说的风热感冒,常常会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或者微微发热,口干微渴,头痛等表现,这时就可以使用蔓荆子来解表,祛除风热邪气。

2.清利头目,可用于头晕头痛、目赤肿痛

除了疏散风热,蔓荆子还擅长于清利头目。很多人在患有风热感冒的同时可能还会发现头晕头痛比较明显,这时由于风热之邪均为阳邪,易攻阳位,所以容易侵犯我们的头部,导致头晕头痛。所以蔓荆子可以用在风热感冒兼头晕头痛很明显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不错的疗效。

其次,在我们的头面部还有眼睛、牙等部位,而蔓荆子清利头目,所以当风热上犯出现了眼睛红肿疼痛或者是视物不清、牙龈肿痛等症状时也是完全可以使用蔓荆子的。除了单用蔓荆子,其实还可以配伍上菊花、薄荷、蝉蜕等祛风明目或者清利头目的药物一起加强疗效。

这便是蔓荆子的主要功效。它功效简单,也易于掌握,且本身性味偏性不强,所以是大众都能使用的一味中药,也拥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本草世界


蔓荆子,其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膀胱、胃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临床用治风热感冒,头风头痛: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故可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昏及头风偏头痛,常与菊花、薄荷、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配升麻、石膏、黄连同用,还可用治齿龈肿痛;与石决明、白芍、牡蛎、天麻等同用,又能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又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本品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衣、龙胆草等同用;本品兼能升发清热,清利头目,与黄芪、党参、白芍、黄柏等同用,还可用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目生翳障,视物不清及耳鸣耳聋等症,共凑益气升阳,养阴明目之效,如益气聪明汤。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拘挛,常与秦艽、防风、木瓜等同用,也取本品散风止痛之功。

临床每用5~10克。

现代研究,蔓荆子有镇静止痛作用,同时能镇静体温中枢,故有退热作用。


进取16127558944



医路漫漫



杏林指月


中药材蔓荊子,是一味天然,常用药,因为有良好的作用,故被人广泛使用。

蔓荆子辛凉,止头痛,善于除头风,因此,常被开入复方之中,因为疗效稳定,被收编入药理学之列,并具有详细的介绍。

蔓荆子因为疗效靠谱,在药剂学中也有很多配方被选用。如选择蔓荆子,丹参,牡蛎,川芎相配伍,用于偏头痛,头痛,特别是神经性的头痛,均有良好的效果。与汉桃叶,葛根,黄芪等配合,对于血管性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等症状,均有缓解,或治疗的效果。对于妇女偏头痛亦具良效。望参考之。





幕后老牛


蔓荆子属辛凉解表类中药,为马鞭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性味苦、辛,微寒。归膀胱经、肝、肾经。功能:疏风清热,凉肝明目。该药以清利头目见长,为治风热头痛之要药。常用于风热头痛、偏正头痛、也可用于风水、目疾等病的治疗。每剂用6一10克,水煎服,大剂量可用至30克。凡脾胃虚弱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临床应用: 1、外感头痛常与川芎、菊花、荆芥、白芷、天麻、防风同用; 2、风水作肿常用泽泻、茯苓、桑皮、防风、麻黄同用; 3、内外障目疾常与荆芥、防风、白蒺藜、甘草同用。4、内障肿痛眼目流泪常用黄芪、党参、白芍、黄柏、炙甘草合用。明白了吗?这是本人多年临床验所得。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