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鄂州人都知道官柳,可你知道官柳的來歷嗎?柳的名多,而名字叫得最早和最響的卻是“官柳”。為官柳取名的是晉代武昌太守陶侃。鄂州古名武昌(公元221年,孫權建都於此),三國歸晉後,武昌仍為州郡之地。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陶侃像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東吳故都,仍呈現出“文物共葳蕤,聲明且蔥倩”的帝裡、王畿氣象。太守陶侃在武昌城中普種垂柳並把柳命名為“官柳”,也正是包含了“雄圖悵若茲,茂宰深遐睠”的意思。《武昌縣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陶侃為武昌太守,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於己門。侃見後,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官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由此可見,此時官柳之名除綠化外,已賦予了它一定的政治含義和地位。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由於這個原故,像武昌魚之名一樣,鄂州官柳引來了歷代文人墨客的吟誦。梁元帝蕭繹到鄂州,寫下了“柳條恆掃岸,花氣盡薰舟”的佳句。唐代進士、翰林學士錢起,晚泊鄂州江岸,見柳憶人,抒發了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風,數株曾手植,好事憶陶公的思情。同代山水詩人孟浩然、文學家杜牧遊覽故都後,作出了“行看武昌柳,彷彿映樓臺”;“吳王宮殿柳含翠,蘇小宅房花正開”的對官柳的留戀。宋代蘇東坡登鄂州西山,在著名的《武昌西山詩並引》開篇二句“春江淥漲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中,就將武昌官柳作為首聯。此詩蘇軾請曾在武昌任過武昌縣令的鄧聖求同賦,一時朝廷上下和者竟達三十餘人,將武昌官柳詠得沸沸揚揚,成為當時文壇的一段佳話。元代隱士丁鶴年“春深門巷先生柳,雪後園林處士梅”,清代王家璧“晉宋而還月有痕,武昌官柳訪西門”等詩人情深意切的吟頌,使得官柳之名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你們知道鄂州“官柳”的來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