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觀察,發現尖子生都用這些方法學習!這些方法要教給孩子

優秀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的,通過一位班主任老師的五年觀察,發現他們都是有共性的,而這些共性幫助他們成為每次考試中的姣姣者。

班主任觀察,發現尖子生都用這些方法學習!這些方法要教給孩子

調動所有感官,讓學習歷程完整深刻

中國的課堂一直被詬病為“填鴨教育”。那填鴨教育該怪誰呢?

這個詞省略了動作的主語——老師,其實在暗示著是“老師在進行填鴨教育”。

但是真的責任都在老師嗎?

我們人都有一種傾向,就是走捷徑,省力氣——聽課,那就花最小的力氣,坐著,聽老師怎麼講。

這種學習方式看起來是在認真聽,認真學習。但其實是最懶惰的行為。不加選擇,不加思考地全盤接受,這樣的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成年後哪裡會有一個會思考的成年人。

學生看似被動,其實就是在“主動”等待老師的灌輸。

其實,聽課也有聽課的學問。早已聽懂或沒有多少價值的部分,可以不怎麼用心聽。學生不要全盤接受。只記學習重點和難點,靈活去掉無用信息。抓住要點聽課,比全盤都聽的學生效果要好得多。

動腦

聽絕對不能是“被動的聽”,不然一堂40分鐘的課,就會變成“滿堂灌”,正常人到後面都會昏昏欲睡。

班主任觀察,發現尖子生都用這些方法學習!這些方法要教給孩子

集中注意力,避免開小差的最好辦法,就是“用腦袋跟著老師走”!

優秀的學生深諳此道,他們在聽課時就表現出高於普通孩子的思維能力。直白的來說,就是——

高速密集的信息處理運算的能力!

聰明的孩子在聽課時,不斷在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

本節課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

老師講課的重點是什麼?

老師為什麼要這麼問?

我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本的內容嗎?

今天的內容和日常生活有什麼聯繫?

我有能力對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嗎?

動手

課堂上,我們最常見的動手活動是什麼?記筆記!但是很多學生學習很多年都不知道如何做筆記。

坐著聽40分鐘的課,埋頭記40分鐘筆記,把老師的講述和板書一字不落的搬到自己的筆記本上,課後再熟練地背誦。

這樣的學習方式簡直就是在做苦力,把自己當成知識接受的容器,然後等待時間流逝,記憶的遺忘曲線發揮作用,全部還給老師。

課堂上,千萬要記住,不要全程一字不落地做筆記!!

不然你會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進行信息的實時處理,忽略了深入思考老師講解的內容,也就是我們在上一條說的”用腦“。

儘量在書上劃出老師講解的重點,把重點詞語和解題思維直接寫在課本邊上。

即使要記筆記,也儘量用簡短的話記錄。這樣你有時可能會失掉一些素材的,但是換來的是思考的空間。現在定義,信息類的材料,無論書本還是網絡,都是輕鬆地找到,不需要浪費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來”照抄筆記“。

此外,動手的用途絕對不等於記筆記。我們現在的課堂改革,也在讓不同形式的動手活動走入課堂。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一種趨勢——未來最欠缺的人才是什麼?創意人才!

而實踐表明,在創意工作領域,用手來思考,是很多創意工作者的習慣,也是推出成功作品的秘訣之一。

世界頂級創意公司IDEO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蒂姆•布朗在他的書中《IDEO,設計改變一切》敘述他童年的經歷——

像其他孩子一樣,我通過動手來思考,用實物來激發自己的想象力。這種從具體到抽象再回到具體的過程,是我們用來探索宇宙、釋放想象力並向新的可能性敞開心扉的一個最根本的過程。

什麼叫”用手來思考“?



戴維·凱利(David Kelly)將用模型來思考稱為“用手來思考”,並將它與由規範引領、由計劃推動的抽象思考進行對比。二者都有價值,都有各自的位置,但是在創造新想法並推動其前進的過程中,模型製造要有效得多。

於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課堂,讓學生動手實踐,製作模型,畫圖等等。

製作模型,畫圖等會浪費時間嗎?不會,反而能更快的得到結果。

因為多數值得思考的問題都很複雜,多數人是做不到第一次就想出合適想法的。用手來思考,製作模型,往往在對實物的操作中,我們得到了靈感;或者在有了早期模型後,我們不斷改進,從而得出更快更好的結果。

動眼

一堂40分鐘課,老師一般都會在黑板板書。


板書看什麼?大多數學生只見碎片,不見整體。黑板上,就是一個個知識點,看不到更重要的內容——老師全部的板書結構。

班主任觀察,發現尖子生都用這些方法學習!這些方法要教給孩子

以這張思維導圖為例,這是一張非常有效的知識地圖,學生需要好好存留,知識點和概念來不及記,沒關係,畫出這張圖,課下或者考前複習就靠觀看這張圖。

知識地圖的好處,在學習的初級階段並不突出,但是一旦到了中後期,當知識的難度提高,密集度提高,學生付出的理解力和達到的整合能力也必須跟著相應的提高時,知識地圖的威力就突顯出來了。

複雜的題目沒處理好,一定是之前的簡單原理沒有理解透徹;換個情景就沒法完成知識遷移了?那一定在學習的時候就沒有注意舉一反三,初步拓展。

看著這張地圖,脈絡自然地呈現出來。那就按照地圖來查漏補缺,加強對內容整體的整合。

使用知識地圖的最高境界是,自己心中有地圖!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就可以接納越來多的知識,並且不斷整合進自身的認知世界中。

因此,學生在看到、記下老師的板書結構後,在課下最後自己獨立畫一遍“知識地圖”,會不會,懂沒懂,一試便知。

班主任觀察,發現尖子生都用這些方法學習!這些方法要教給孩子

提倡完整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習反饋

學習在課堂開始前就應該發生。

這麼說,並不是要將學習的重擔提早加到學生的肩上,擠佔週末;也不是讓他們早早地去報補習班,將下學期的課程提早修完。

課堂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按照未來的趨勢來看,不是用來傳遞知識的。今天互聯網上,我們需要什麼知識,什麼信息,一搜索,就有全世界最好的專家老師來為我們講解,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校呢?

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目光鎖定在課堂的“互動”功能。互動的意思,並不是老師負責提問,學生負責回答。真正的互動,是讓碰撞發生,一個學生的舊有經驗和新知識,不同學生的內隱知識和認知相互碰撞。就像粒子運動那樣,粒子碰撞的速率越大,課堂的活力越高,學生的投入度越高,學習質量越好。

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後。

有一定目標的聽課,往往比漫無目的聽課效果好。上新課前,尖子生們注重預習,會將不懂的問題提前寫下來,上課專門帶著這些問題聽課,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如果還沒有懂,就要舉手提問了。

當然,不能讓事先形成的問題成為聽課的阻礙。不能說,我只關心我的問題,其他的都是無用信息。

課堂需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發現新知和新想法的瞬間總是讓人像觸電般激動的,不要放棄“靈感一刻”!

課堂聽課,一定要積極參與,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這點很重要。

課後最常規的活動,是作業環節。這恰恰是“刻意練習”的重要過程。

什麼是“刻意練習”。這是一種真正有效的練習方式。

一首有點難度的鋼琴曲和一首你已經熟悉的鋼琴曲,你將後者再談十遍,進步的空間也不大。你逃避了更困難也更能帶來提升的部分;

一篇錯誤百出的抄寫文章,多抄幾遍,錯誤就重複了幾遍,就是在“練習錯誤”。

刻意練習,至少符合以下四點——

任務難度要適中;

能收到反饋;

有足夠的次數重複練習;

學習者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

對照以上四點進行學習,會讓課後的學習事半功倍!

要開學了,希望爸爸媽媽們在為孩子準備好新書包,新學具之餘,也能讓孩子儘早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學習,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成長著想,不白白損耗孩子的精力做無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