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四川人遷移至山東的歷史情況究竟是怎樣的?

用戶3649188513


四川人去山東,當然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強迫的,為啥呢?這就得從元末的“明教大暴亂”說起。

當然,“明教大暴亂”是武俠小說的說法,大家不必當真。教科書上管這個叫紅巾軍起義,但紅巾軍所推立的皇帝叫小明王,這是真的。後來江南這一路的朱元璋,派人將小明王淹死在長江裡,這也是真的。

西邊,就是兩湖這一帶,領頭人叫徐壽輝。此人乘勢而起,而馭下能力不足,手下三員大將,倪文俊、陳友諒、明玉珍。倪文俊奪權,被殺;陳友諒奪權,則是徐壽輝被殺。

這個時候,明玉珍已經向西挺進,奪取了四川(可以想象,如果徐壽輝手下不作亂,他們的實力是超過朱元璋的),一聽到徐壽輝遇害的消息,他便在重慶稱王,拒絕與陳友諒往來。到1362年,他再進一步,做了皇帝,國號是夏。

此時的朱元璋,其實啥也不是。又過了兩年,才自稱吳王。到1368年,正式稱帝並定國號為大明。而明玉珍,在朱元璋做吳王那一年便已去世,接班人此時只有十歲。

當然,大夏與大明,一開始關係還很不錯。1369年大夏曾給大明送過巴蜀特產。但隨後就不對了,朱元璋問大夏借路去打雲南,學歷史的都知道,這不就是成語故事假虞滅虢麼?所以大夏一口拒絕。於是1371年,大明便撕破臉皮,一路從湖北,一路從陝西,分兵兩路攻打。

這一打便明白了,亂世講道理有啥用啊,人憑的就是實力。明玉珍的兒子只能投降,大夏就此滅亡。

但仗打完之後,朱元璋卻發愁了,大夏此時約有大軍二十萬,你拿那麼多降兵降將咋整?當年白起殺了四十萬趙兵,留下千古罵名,朱元璋可不想這樣。

要說老朱還是有一套的,譬如說打敗陳友諒之後,他的六十萬雄師咋整?兩個辦法,一個是選其強幹,編入明軍;而剩下的老弱,則放回老家種田。打敗張士誠、方國珍後,也是這樣。當然江浙一帶有錢人多,老朱就把這些富豪都聚到自己老家鳳陽,據說沒多久鳳陽就熱鬧起來,儼然繁華都市。

那麼大夏的二十萬大軍咋整?

還是要讓他們當兵。朱元璋在四川建立了一個衛所叫成都前衛,挑選大夏的潰兵去這個衛所當兵。這裡有具體數字,說洪武五年收了2660人,六年收了4756人,十一年那次最多,收了6500人。

而這些衛所駐軍,根據規矩又要遷徙,即定期改變駐防地點。譬如洪武六年的那4756個川兵,後來就轉移到了南京駐紮。其他幾路,則有分撥去陝西、山西和甘肅的——至於明玉珍的後代,據說最後出現在韓國——也是朱元璋打發過去的。

軍隊和老大都打發了,按理說普通四川人、重慶人該安居樂業了,可朱元璋沒想到的是,接下來明教(白蓮教)就在四川鬧事了。洪武十二年,打著彌勒佛的旗號,四川人民鬧騰起來,殺了一個知縣,打退一個都指揮,最後派來一個御史大夫,才終於把這場“彌勒佛運動”給平息下去。

這樣一來,疑心本來就重的朱元璋,更是睡不著了,老覺得四川人和重慶人要造反。

咋辦呢?最後他便下了決心,要讓四川人和重慶人挪挪窩,分散去一些他們比較陌生的地方,這樣一來,人生地不熟的處境之下,再想造反就難了。

那麼去哪裡呢?甘肅、陝西、山西、南京都有一些,但最多的,是去了山東。

正因這個緣故,當下的山東人,其實頗有一批是當年打四川和重慶來的——那麼,他們是否特別擅長吃辣,與周遭其他人不同呢?事實上他們一點也不嗜辣,因為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末以後,抵達重慶估計最早不會早於乾隆、嘉慶,所以這些川娃子,很快就和當地的山東人打成了一片。如今已經完全無法分別,這個山東人的祖上,到底是不是當年從大西南來的?除非家譜保留完好。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據說山東煙臺、萊州的人,有一些是明朝時期從四川遷過來的。

譬如下面這張照片,就很能說明問題。萊州西障鄭家村立下的村碑,就說祖先從四川遷徙而來。

總體而言,基本都是明朝明洪武年間自四川遷入。

我們都知道,元明換代時期,黃河地區的人口和生活環境受到影響,所以出現了人口凋敝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通常會採用調配人口的方式,重新開放當地的社會經濟。譬如,就從受戰爭波及較小的四川某處,把人口遷徙到受戰爭影響較大的地區。

當然,古時候的交通狀況不佳,所以這種遷徙的規模都不會太大。

說煙臺、萊州人的祖先都是四川來的,這也不客觀。只能說某些村子,祖輩可能是從四川過來的。

如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以看看自家的族譜,或者村裡的村碑。

一般情況下,都會把這個過程追溯到明朝初年。

當然,除了從外省遷徙過來的移民外,山東省也有省內內遷的情況。這還是在洪武年間的事情。

總的來講,古代的人口遷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uiNanHistory


題主所說的遷移,應該是明代初期數萬四川人遷移至山東的事情。當時的情況究竟是怎樣呢?

此事源於元末,當時紅巾軍起義,朱元璋作為其中一支起義軍的一名將領,因其領導有方,隊伍實力逐漸強大,最終逐漸將大夏軍打敗,並攻取了四川。

但據守四川難題有二。其一為大夏軍被收編至明軍,對於歸降的大夏軍,朱元璋在廖永忠的“幫助下”穩定了軍心,基本算是解決了;其二為白蓮教明反,因白蓮教在四川當地百姓中頗具信任,又聯合蠢蠢欲動的大夏舊部伺機起義,兩隻隊伍均在民間有較強的影響力。

而在此時,朱元璋為統一天下必須進行北征,如若將大夏舊部等人留在四川,一旦造反,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朱元璋為保政權,痛下決定,將幾萬人遷離四川。山東變成為了大夏的落腳之處。

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歡迎大家一同討論。


leeatp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不單單是大批四川人前往山東,甚至還有部分人從山西、陝西遷到了河北,或者遷到其他境內。簡而言之,這是一場人口大遷徙,並且在這場人口大遷徙當中直接奠定了明王朝未來200年的歷史。

事件回顧

任何一次天下動盪都會造成人口凋零,可是元帝國的人口凋零卻比其他人想象的更加嚴重。

因為元帝國從開始的建國之初就展現了三次人口凋零,而在這三次人口動盪的過程當中,整個元朝北方人口的總人數急劇下跌。

第1次是元帝國擊潰北宋的時候,北宋的大量子民逃往南方。也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南方的經濟發展呈現指數式的變化,並且南方的大量土地得到開採。

第2次是元帝國擊潰南宋的時候進行的血腥大屠殺。本來人口就不算多,再這樣來一次大屠殺,折騰來折騰去,好像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第3次是朱元璋與蒙元地區展開殊死搏鬥的時候,大量百姓逃離戰亂地區。這一次逃離基本上是拖家帶口,能跑多遠跑多遠,於是元帝國和明王朝在戰爭的時候就會發現雙方之間連隨隨便便拉一個兵丁都變得非常困難。

沒錯,這就是事實

朱元璋儘管出生農村,可是這些年的歷練,也基本上讓他有了鐵血的統治手腕。對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恐怕沒有人比朱元璋更清楚了。

既然山東沒有人怎麼辦?那邊把四川的人拉過來吧。

但有一個前提,這種人不是隨便的拉,往往是劃定區域拉過來,並且准許他們有自己的石碑來表明自己之前是哪裡的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從四川拉過來的,儘管四川在那個年代遠離戰爭,可是裡面的人終究是有限的,不單需要四川拉,連陝西山西這邊的人口也需要遍地撒網。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主要是三峽移民,當年應該接收了十幾萬人,其中淄博接收了一萬多忠縣,開縣的移民,都安排在了條件比較好的鎮村,讓移民有房住,有工作,有補貼,自主創業的政府有扶持政策...


袁霄峰


原來山東和我們是一家人



利君茶葉


我們村碑也是寫的,明洪武年間由四川遷此。結合宗譜,應該定史實


洋說山東武術


本人始祖就是明朝洪武二年從四川從軍來的。現為山東諸城無忌李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