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嘆息,鈴木一路走好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已經一年,它走的很隨意,業內也並沒有什麼震動,正所謂"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隨著時間推移,鈴木將只出現在一部分國人回憶中,這不得不讓人唏噓,好歹鈴木在中國也風光過。鈴木的退市從來就不是因為質量、口碑不行,恰恰相反,消費者對這個品牌並不反感,反而認為其在日系車中堪稱最有誠意。那是什麼造成了現今局面,鈴木離開中國市場還能過的好嗎?

銷量不振是原罪

鈴木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之一,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5月。長安佔股50%,日本鈴木株式會社佔40%,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佔10%。曾經長安鈴木以經濟型小車的優勢深入中國市場,但隨著消費升級及中國市場變化巨大競爭激烈下,鈴木品牌在華的發展持續蕭條。

一聲嘆息,鈴木一路走好

鈴木在中國輝煌過,自2011年長安鈴木銷量達到22萬輛的歷史頂峰後,其後的銷量就一直處於下滑狀態。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長安鈴木全年銷量為86,513輛,同比大減26%,在所有汽車廠商中排位第53,當年就虧損了8482萬元。2018長安鈴木全年銷量為48299輛,年環比下降44%。在所有廠商中排位第62。看來,撤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成也小型車,敗也小型車

遙想當年,國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只有極少數人剛剛富起來,買車成為很時髦的一件事。鈴木奧拓憑藉低廉價格和均衡表現成為小型車的爆款,也成為無數人人生第一輛汽車,那時候市場上也沒有太多車型供選擇,奧拓在市場上可謂風靡一時。其後陸續推出的吉姆尼、雨燕、北斗星、維特拉、啟悅等車型,也都屬於典型的實力派,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

一聲嘆息,鈴木一路走好

可隨著中國這二十年來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國人骨子裡有"以大為美"的性格基因,甚至是世界範圍類最喜歡大車的民族,只不過因為油價和排量等因素,不能如美國人那麼肆無忌憚的開著皮卡和肌肉車。於是乎大多數車企都在加長、加寬向中國市場妥協,可見國人對大空間車型的迫切。可鈴木卻固守己見,旗下車型皆為小車,無空間和尺寸優勢,截止到退出國內,鈴木都沒有一臺大尺寸車型推出。

在海外市場依然很滋潤

即便退出中國市場,鈴木在海外市場依然能過的很滋潤。鈴木公佈2018全球的四輪車銷量,全球年銷量高達300餘萬的產銷數據,在日本、歐洲、印度、美洲,鈴木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且歐洲市場和南美市場的漲幅空間非常大,每個月都能刷新銷量紀錄,可以說鈴木在全世界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都相當高,這也足以證明鈴木在全球地位依然舉足輕重。

一聲嘆息,鈴木一路走好

小型車是鈴木的看家本領,而日本人都喜歡小型車,所以鈴木汽車在日本的銷量非常不錯,更是街車版的存在。據統計,2018年鈴木在日本的銷量為72.5萬輛,同比去年還增長了8.5%!而在2017年,鈴木就已經在印度開始佈局,而且整個2017年,鈴木汽車就在印度取得了165.3萬的驚人銷量!直到現在,鈴木也在印度市場能保持每個月10萬臺汽車的銷量。值得注意的是,鈴木也是日系車的公共工廠。因為日本太小了產能跟不上,全世界的訂單源源不斷,因此工藝紮實的鈴木成為了其他日系車代工的首選工廠。單憑這一點,鈴木就算不造車了,給其它日系車代工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寫在最後:

一聲嘆息,鈴木一路走好

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不缺的就是車企。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汽車品牌的數量已經不低於100個,堪稱是世界上最包容、同時競爭也最激烈的汽車市場。想被國人認可,得摸清脈絡,得迎合國人消費心理和需求。鈴木的敗退有跡可循,也符合慘烈的市場規律。在此只能說,鈴木一路走好,畢竟你帶給了我們很多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