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這兩天,整個車圈都被鈴木從長安撤資這個消息炸開了花,輿論風暴也正一波接一波地侵蝕著這個和長安合作了長達25年之久的品牌。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鈴木現在的心情,我覺得這個“生得偉大,死的遺憾”再貼切不過了。對於長安,鈴木是“恨鐵不成鋼”。那麼,曾經風靡車界的昌河鈴木已不復存在,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從6月15日北汽昌河官方發出撤資公告,到6月19日鈴木高管與長安談判解散合資公司鈴木事宜只間隔了4天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出鈴木想要放棄並離開中國市場的決心,既然不能取得中國消費者歡心,那我走還不行嗎?做不好的市場,不如撤走資源,另外開闢新航路。

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別狹隘地認為鈴木從長安撤資放棄中國市場就失敗了,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2016年鈴木在全球的銷量接近290萬臺,2017年全球銷量為332萬臺,這個數據是長安銷量的2倍還要多,遠超國內任何一個自主品牌。那麼,是什麼讓鈴木在國內市場寸步難行呢?第一,我覺得國內的消費觀念太畸形,“以大為美”的消費心理佔據上風,這種心理成就了很多特供車,買菜車也要買個大的,管他什麼配置。第二,鈴木思維保守陳舊,發展觀念與中國這種消費心理嚴重背道而馳,“小車模式”讓鈴木一步步舉步維艱,固執的思想讓鈴木走到了今天。

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下一步,或許印度將是鈴木的歸屬,現在正處於“輿論施暴,風口浪尖”的鈴木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麼不堪,雖然連續幾年銷量下滑,但是隻佔到全球總銷量2%國內市場對於鈴木來說是在浪費資源,在這種窘境下,撤資是為了迎合大環境。

鈴木:關一扇門開一扇窗,這裡才是歸宿

近幾年,鈴木在印度歐美的銷量在快速增長。2017年,印度更是為鈴木創造了全球一半多的銷量,接連在中國市場受挫的鈴木在印度重新找到了希望,點燃了決心,下一步,鈴木撤走國內市場後,也許將集中精力發展印度市場,畢竟印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長遠來看,消費能力也不差。古人云:“行則變,變則通”一點也不假,市場瞬息萬變,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誰也逃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