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轉型升級:算一算,至少種多少畝地,農民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當前我國農業生產面臨著生產效率和集中度低,農產品成本高,缺乏競爭力的局面,因此,近年來,國家的土地政策,諸如農田標準化改造、土地流轉,合村並鎮,一戶一宅等,都是在為將來農業進行大面積、規模化種植打基礎。

農業轉型升級:算一算,至少種多少畝地,農民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如果單純依靠從事農業勞動,就能過上體面的生活,才會有人真正願意從事農業勞動,土地拋荒的局面才能被扭轉。今天胖姐就來給大家算一算,一戶農民至少需要種多少畝地,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農業轉型升級:算一算,至少種多少畝地,農民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先以美國為例,美國當前大約有200萬戶農業人口,耕種著約24億畝土地,平均每戶種植面積高達1200畝。美國農戶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在11.3萬美元左右,略高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平均年收入。以此作為對照,我們只需計算,中國農戶家庭的平均年收入,達到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平均收入水平,需要種多少畝地。

按照《福布斯》雜誌的定義,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標準為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之間,大概為7萬到42萬元人民幣的水平。

農業轉型升級:算一算,至少種多少畝地,農民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以種植水稻為例,胖姐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算過,一畝水稻,種子成本約需120元、化肥140元、農藥100元、在耕田、種植和收割上面,如果全部請機器代替,還再需200元,每畝綜合投入在560元左右。如果風調雨順,畝產1000斤稻穀也不是什麼難事,以國家當前130元每百斤的保底收購價格,每畝地可以賺約740元。一年種兩季,每畝的收入就是1480元。

因此,如果農民家庭年收入要達到7萬到42萬人民幣之間,需要種植約47畝到283畝地,遠比美國戶均1200畝低。據估算,當前中國農業直接從業人口在3億戶左右,而我國耕地面積大概在18億畝左右,平均每戶種植約6畝土地。如果國家政策推動得當,我國農業轉型升級還是大有希望的,戶均土地集中度從6畝提高到47到283畝之間,農民單靠從事農業生產,就可以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