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有償退出”能拿幾十萬,為什麼很多人卻不敢退?

雖說現在很多農民埋怨現在種地出的力多,賺的錢少,而退出能拿到幾十萬的補貼金,但即便如此,大多數農民還是不敢永久退出土地,畢竟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能拿幾十萬,為什麼很多人卻不敢退?

有農民表示,永久退出土地拿到的那點錢,就如同“挖大腿的肉貼到臉上”,貸款、借錢、花光一輩子的積蓄在城裡買一套房,然後永久退出土地、宅基地,得到一筆補償。那麼進城以後呢?該怎麼生活?沒有了土地,還有什麼收入?城裡留給農民的生存空間有多大?就業機會有多少?考慮到這些問題,剛冒出的想法立馬又被壓制下去了。

要知道,永久退出土地的人群不是真正的農民群體,而是遊離在農村與城市邊緣,且正在走向城市的那部分人。尤其是通過考大學進入城市的那部分農村學子,他們畢業以後基本都會在城市裡工作安家,不會考慮回農村發展。這樣的話,土地對他們來說完全用不上,就可以永久退出了。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能拿幾十萬,為什麼很多人卻不敢退?

現在農村年輕人依靠種地為生的越來越少了,他們離開農村在城市打拼,在三四線小城市買了房子,也不打算再回農村。就算沒有通過高考上大學,但是隻要有技能、有能力,都能在城市落腳,他們不屑於回農村種地。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想,一旦在城市裡混不下去,回老家還能有份營生,種地再怎麼不賺錢也不至於餓死。家境較為貧窮的農民子弟,可能會打工兼顧種田,因為打工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家境豐實的農民子弟,由於可以坐享其成,可能會打工,但多數還是從事父業或其他技術行業。

農村土地“有償退出”能拿幾十萬,為什麼很多人卻不敢退?

現在的農二代基本都是這樣一種狀態:疏遠父輩出身的農村文化,也沒有融入城市文化。總的來說是無奈與不甘混雜的一代。他們在是否要放棄土地這個問題面前只能舉棋不定,留在農村不甘心,走進城市不容易。

永久退出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自主權都在農民自己手中,所以在面臨選擇時,他們不敢只看眼前的幾十萬補貼金,還要考慮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永久退出土地和宅基地的工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與國家整個經濟發展大環境是不可分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