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從中醫角度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對於消化不好的人看中醫基本都是調理脾胃,但是從西方營養的角度講,該怎麼調理呢?

對於營養消化最重要的是胰腺,所以,如果胰腺不好,消化和吸收肯定出現問題。學過營養學都知道,

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1. 我們的口腔只分解澱粉,因為在口腔裡只有澱粉酶,所以,澱粉是最先消化的,我們吃飯的時候細細咀嚼就會有甜味,這也是澱粉被分解為葡萄糖產生的甜味。同時,細嚼慢嚥可以讓唾液澱粉酶和食物充分的接觸,有利於澱粉的分解和吸收。

2. 胃只消化蛋白質。我們知道胃是一個強酸的環境,因為胃壁分泌的是胃蛋白酶原,是沒有活性的,只有在胃酸這種強酸的作用下,蛋白酶原被激活,具有了分解蛋白質的功能。所以,長期吃抑酸劑的人,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肯定會出現問題。

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3. 食物從胃出來就進入了小腸的十二指腸。我們仔細看看,人體所需要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澱粉在口腔消化,蛋白質在胃消化。這裡還沒有出現脂肪的消化。而且,口腔不消化蛋白質,胃也不消化碳水化合物。只有當食糜(食物在咀嚼和胃的收縮作用下變成了微小的顆粒)進入到十二指腸,呈鹼性的膽汁進來,幫助脂肪的乳化(把大分子的脂肪變成小分子),膽汁裡沒有脂肪酶,只是把脂肪由大顆粒變成小顆粒,胰液,唯一的一個同時含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澱粉酶,胰脂肪酶的消化液。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胰液裡的包含的酶可以分解消化我們食物中三種宏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胰液對營養的消化非常重要。

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華盛頓大學的外科醫生團隊給幾隻狗插入導管,使狗的胰液流出體外,結果,給這些狗喂以前相同的食物,沒有過一週就都死了。同樣的老鼠也沒有活過7天的。

生活中,醫生也特別害怕急性胰腺炎吧,因為一旦發生這些疾病,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和身體的細胞接觸,可以直接分解人體的細胞,這樣會導致很難治療。

4. 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更確切的說是在十二指腸和空場。小腸壁有豐富的絨毛和微絨毛,並且這些微小的絨毛不斷的擺動,增加了食物與小腸的接觸面積。保證所有被消化成小分子的對人體有益的小分子被身體吸收,進入血液或者淋巴液。

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所以,對於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從營養學的角度調理就是服用消化酶。對人體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保證血糖的穩定,也就是血糖不能驟然升高,所以,最好不要補充澱粉酶,這樣會導致澱粉快速被分解,進入血液導致血糖和胰島素的快速升高,對健康有害。

對於新出生的嬰兒,應該有乳糖酶分泌的,這樣嬰兒都可以吃母乳或者配方奶,但有的嬰兒由於基因突變不能產生乳糖酶,或者腸道疾病,不能分泌乳糖酶,這樣的嬰兒可以購買乳糖酶加入到乳汁裡,就可以安全的吃母乳或者配方奶了。

對於胃有問題的人,最好服用些蛋白酶,可以很好的幫助蛋白質的分解,從而增加蛋白質吸收,最好的植物蛋白酶來自菠蘿和木瓜,當然其他的食物也有,但是含量不如菠蘿和木瓜。

中醫消化不好調脾胃,西方營養該怎麼辦?從營養調理可能更有效

對於那些膽囊切除的人,最好在日常中補充卵磷脂和脂肪酶這樣有助於脂肪的吸收。正常的人,脂肪吸收大約90%以上,但是膽囊切除的人大約40%的脂肪不能被人體吸收。

市場上很多的消化酶在賣,主要的就是成分是蛋白酶和脂肪酶。

調理好腸道,不但有利於營養的消化和吸收還有利於免疫力的提高,因為腸道也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