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空城計”的時候,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叫幾個人在城門樓掃地?

Kanata_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個就是諸葛亮大擺空城計的原因,按照兵法所說的去做。當時諸葛亮已經揮淚斬馬稷了,失去了街亭,讓司馬懿的魏國大軍層層的深入了蜀國。到這樣了形勢危急情況,諸葛亮已經沒有什麼兵力了,只有幾千的老弱殘兵根本頂擋不住司馬懿的大軍來襲。諸葛亮只能使出空城計,他料定司馬懿絕對不敢過來,自己就悠哉悠哉的在城裡上喝著茶,彈著小曲兒,等司馬懿過來。



司馬懿當時就驚慌失措了,蜀國的兵力不是被自己徹底的消滅了嗎?諸葛亮應該是沒有什麼兵力才對,為什麼能夠做到如此遊戲呢?是不是有什麼陷阱?看到城樓上還有人在掃著地感覺就像是穩操勝券一樣,諸葛亮說不定設計好了一個圈套。於是司馬懿就有點擔心了。諸葛亮畢竟這麼聰明,從來不會讓自己走上險路,一定是有把握的。

司馬懿到底是在害怕什麼?諸葛亮又是怎麼把握住他的心機呢?

司馬懿這個人不敢消滅諸葛亮,諸葛亮早就算好了他到底在想什麼

司馬懿雖然大領著大軍來到這裡,可是他卻不想要消滅諸葛亮,只是想盡可能的消耗諸葛亮的實力。讓諸葛亮沒有真正北伐的能力,但諸葛亮還有生存能力就可以了。就是把諸葛亮當做野獸去養,要慢慢的馴化諸葛亮,才是司馬懿所想。


當時魏國派司馬懿是想要徹底的消滅諸葛亮,但是司馬懿這麼聰明的人明白一個道理的,自古以來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懿讀了這麼多年的史書,已經是知道歷史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發生的,就好比越王勾踐,雖然是一個可以共患難的人,但是卻不能夠一起享福,那些功臣最後都是被殺死了。就算司馬懿真正得打敗了諸葛亮,下場也難免如此。

反正只要自己不失敗的話,自己慢慢隱忍起來,司馬懿就是最強大的人。多次諸葛亮北伐失敗,就是因為司馬懿一直堅守不出,躲在城裡不管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只要等待一些時日,諸葛亮自然是沒有了糧食,還是要回到蜀國的。可是沒想到諸葛亮這次卻派了馬稷這個人去守街亭,結果把這個重要的地方丟掉了,司馬懿不好不下命令去進攻。


但是現在諸葛亮卻擺了一個空城計,司馬懿也不知道這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就耐心的等待了下來。那諸葛亮到底是怎樣讓司馬懿覺得一定不能進攻呢?

諸葛亮裝作非常輕鬆的樣子,已經是徹底的迷惑了司馬懿。

其實諸葛亮的內心是非常害怕司馬懿進攻的,從前他是多麼穩重的一個人,那就是因為有強大的實力做保證。可是面對司馬懿這麼強大的對手,而且大軍來訪,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慌了,他也沒有辦法,只能使用這個空城計。


諸葛亮能夠讓司馬懿徹底的放鬆下來,自己就在城牆上面夾著一個古琴,悠哉悠哉的彈著,時不時喝著幾口茶,雖然這個樣子能夠讓司馬懿覺得看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什麼。但是諸葛亮還是沒有十足把握,為了能夠讓司馬懿覺得這是一個徹底的圈套,他又做了一些迷惑的條件。

讓幾個手下人去城牆掃著灰,這個就是一個非常決定性的因素。因為一些下人都是膽小如鼠的,不是像那些士兵身經百戰,別人有眼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到底是有沒有驚慌失措。要是後面真的有大軍的話,他們才可以做得穩如泰山,而要是沒有真正把握的話,他們掃地一定會顫顫巍巍的。


可是司馬懿仔細的觀察了當時的環境裡,沒有什麼埋伏的大軍,城裡是十分的安靜,只有諸葛亮在誘惑他來。他看到那些人在掃著地,說不定諸葛亮真的是有了什麼安排,所以他就真的不敢上前去了。

雖然能夠讓司馬懿放鬆下來,不敢上去,諸葛亮真的是費盡了心思。在北伐這一條路上,他繼承了劉備的遺志,一定要壯大蜀國,徹底的統一天下,可惜的是他最後也沒有成功。在經過不久的時間裡,諸葛亮還是去世了,他一生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你們希望諸葛亮能夠北伐成功嗎?要是當時司馬懿進來了會怎麼樣?可以在下面評論。


史研三國


三國時期戰亂紛紛,但也出了不少英雄豪傑,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 ,他足智多謀,以行事謹慎而聞名。實施空城計,不費一兵一卒就嚇退了司馬懿的千軍萬馬,可為什麼空城計上演時,諸葛亮還要讓幾個人在門前掃地呢?

其實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非常瞭解彼此,在司馬懿眼中,諸葛亮不是一個輕易冒險的人,就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會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

面對成千上萬的兵馬,諸葛亮還能在城牆上彈唱 ,可以說他膽識過人,但城門前掃地的那幾個人也十分淡定,毫不慌張,這就讓司馬懿非常疑惑了。

諸葛亮明白,只要讓司馬懿產生這種疑惑 ,以他的個性來說,是絕對不會輕易冒這個險的。除此之外,安排幾個人掃地,當然也有別的作用 。

把城門前的地掃得塵土飛揚,這麼一來 司馬懿無法看清楚城內的具體情況 ,當然也不會貿然出兵。

也有的人認為,司馬懿和諸葛亮作為老對手,相愛相殺多年,早就看穿了彼此的心思,諸葛亮讓人在城門下掃地,是在說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後果很嚴重。

狡兔死 ,走狗烹,如果諸葛亮被擒 ,以曹操的性格來說,司馬懿最後當然也是生死難保。所以司馬懿退兵而走,也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總之 ,空城計在歷史上是不是存在的 ,目前還有爭議,但如果作為小說來看,確實是相當精彩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和理解。


找靚機科普君


空城計也不是老羅獨創,它是三國時諸葛亮的粉絲郭衝說的,後來被東晉為《三國志》作注的裴什麼,不好意思忘名字了,進行了駁斥,否定了街亭之失後有空城計之事。具體究竟有沒有,後世爭論不一,現在基本持否定態度。在空城計裡,諸葛亮為了讓司馬懿相信城裡有伏兵,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他在城門樓彈琴,琴音悠揚和諧;二是讓城上偃旗息鼓,城裡人該幹什麼幹什麼;三是派幾個老軍在城門口灑水掃地。如果司馬懿是中智水平,一看這不慌不忙的架式,必然相信城裡有伏兵;如果司馬懿是中智以上水平,會起疑心,覺得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小把戲來迷惑我。但又一想,諸葛亮用兵一向謹慎,怎麼會這個樣子呢?他會這麼冒險嗎?這時司馬懿心裡應該有兩種判斷,一個是城裡沒兵,裝模作樣罷了;另一個是有伏兵,即使沒有,諸葛亮也肯定有計策等著我。當時司馬懿在朝堂地位還不穩,是輸不起的。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司馬懿選擇了寧可信其有的退兵之路。於是遐名千古且極大豐富後世智慧的空城計就這樣誕生了。


sunjin72976689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才,常自比管仲樂毅,其隆中對更成千古絕唱,輔佐劉備火燒博望坡、新野,協助周瑜火攻破曹,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美譽。可以說羅公筆下的諸葛亮,無所不能,而最讓人感嘆的,還要數空城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由於錯用馬謖失去街亭,魏軍遏制了蜀軍咽喉要道,蜀軍有被圍殲的風險。諸葛亮調兵遣將應對魏軍,自己卻親率五千兵退守西城,搬運糧草。


正在此時,探馬回報,司馬懿正率領十五萬大軍,漫山遍野向西城殺來。當時諸葛亮身邊並無大將,只有文官,五千人已有一半去運糧了,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大驚失色。唯有諸葛亮,不慌不忙,坐於城樓之上,扶手彈琴,並命令多名軍士在城門掃地。司馬懿遠處觀望,竟然果斷推測蜀軍有埋伏,下令退軍。有人便有疑問,為何諸葛亮要讓軍士在城門口掃地,個人認為此舉寓意深遠,以下依據演義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空城計佈置。話說軍士稟報,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直奔西城而來。諸葛亮登城遠望,魏軍正兵分兩路向西城掩殺過來。眾官員早已驚恐萬分,唯有孔明指揮若定。命令將錦旗全部藏匿起來,軍士各守城鋪,不得隨意出入城門,不得高聲亂語,否則立斬不赦。又令軍士將四門大開,每個門上留有軍士扮作百姓,灑水掃街道。即使魏兵到來,也不可擅自妄動,一切皆聽從孔明指揮。而孔明自己卻登城,扶手彈琴,身旁站立兩個小童。這樣的安排,表面看似普通,卻深藏玄機,不得不令人佩服。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將錦旗盡皆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名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其次分析諸葛亮究竟為何要讓軍士在城門掃地。諸葛亮與司馬懿可謂是棋逢對手,二人對彼此都有研究,對各自的性情了處境也有一定的瞭解。諸葛亮之所以讓軍士掃地,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筆者大膽推測,孔明可能有以下兩層含義。

其一疑兵之計。諸葛亮令四門大開,又令軍士在城門掃地。司馬懿看到城中井然有序,軍士淡定掃地,很是吃驚,因為這種場景在戰場上並不常見。諸葛亮也正是以此告訴司馬懿,西城雖小,但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更為關鍵的是,諸葛亮本人卻也在城樓,淡定的扶手彈琴,並未出現任何慌亂,沒有逃跑的意思。司馬懿有些恐慌,因為他很瞭解諸葛亮,從不以身犯險。看到眼前的情景,司馬懿知道,即使沒有伏兵,諸葛亮也有其他的陰謀詭計,因此才不敢冒然前進,最後只能撤退。


其二諸葛亮這是在警示司馬懿不要輕舉妄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精通兵法,深諳韜晦,後人也推斷,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不可能看不出來西城是一座空城。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看透了一切,諸葛亮讓四門大開,軍士扮作百姓掃地,也正是想告訴司馬懿:知道你已經看透這是一座空城,但你卻最好不要進來殺我。因為諸葛亮很瞭解當時司馬懿極其家族的處境,司馬懿從輔佐曹操開始,就飽受排擠,更被人說成有狼顧之相,日後必反。


曹丕在位之時,司馬懿成為對抗曹魏宗親和頒佈新政的工具,並沒有什麼實權,更不可能有軍權。而由於侵害曹氏宗親的利益,更是飽受打壓和排擠,如果沒有曹丕庇護,司馬懿早就被殺了。曹睿繼位後,司馬懿繼續成為權衡宗親和新政的工具,然而宗親們都想讓曹睿除掉司馬懿。諸葛亮北伐,所向披靡,魏軍一敗塗地,曹睿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馬懿。於是司馬懿終於掌握了軍權,也給整個司馬家族帶來了希望,從某種程度上說,諸葛亮也是司馬懿的救星,因為司馬懿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因此諸葛亮令軍士扮作百姓掃地,也是告訴司馬懿,你雖然能看透是座空城,但以你的處境,恐怕未必敢進攻。諸葛亮正是想這樣大張旗鼓提醒司馬懿,你若進攻,殺了我諸葛亮,日後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我們是唇齒相依,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魏宗室也不會放過你司馬懿。而正是這個原因,我孔明才敢這樣佈防。也許司馬懿正是看出諸葛亮的用意,才果斷撤軍的。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司馬懿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目前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司馬懿是為了養寇自重!殺了諸葛亮之後司馬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馬懿這位老鐵能不知道嗎,估計殺了諸葛亮班師回朝之後司馬氏全族會被曹氏親貴按在地上唱征服!就這樣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說的有板有眼,好像各位當年就在司馬懿身邊看見諸葛亮彈琴一樣。拜託!麻煩理智點好嗎!別為了演義的故事迷惑了!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呢!真實的歷史是需要證據論證的!空城計這個漏洞百出前後矛盾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具體是什麼樣的呢?且聽我細細道來,為您從另一個角度揭開不一樣的‘‘空城計’’!



首先,先跟大家科普一下‘空城計’發生的歷史環境,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一切都進展順利,準備拉開陣勢把司馬懿這位老鐵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的時候。怎奈自己的得意愛徒馬謖這位老鐵把蜀軍的糧道和後路的重要據點街亭給丟了!馬謖這位諸葛亮的愛徒實在是枯名釣譽,比紙上談兵的趙括還要紙上談兵!趙括起碼能跟秦軍相持幾個月時間才被消滅。而馬謖率領的幾萬蜀軍不到一天就被魏軍張郃給擊敗了。致使街亭失守,蜀軍糧道後路斷絕,全軍有被圍殲的危險!

那麼沒辦法了!第一次北伐算是讓馬謖這小子攪黃了,回去再找你算賬,現在我們還是先安全撤回去先吧!

於是諸葛亮羽扇綸巾,悠哉悠哉在城樓上撫琴而坐,城門四開,還有幾個夥計在城門前掃地,此時司馬懿大軍如約而至!司馬懿看到如此情景頓生猜疑!諸葛亮平生謹慎,從不冒險,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提軍撤退!司馬懿此時想什麼呢?只有鬼才知道了!但是首先可以排除司馬懿是養寇自重知道諸葛亮身後是空城故意放諸葛亮走的!為什麼?原因有幾點。


一,如果是為了養寇自重,就不該派張郃攻取街亭!因為雙方都知道這是蜀軍的命脈!諸葛亮的命脈!佔領了街亭就擺明了要跟你諸葛亮拼命!要把你蜀軍一網打盡!

換言之!不攻取街亭不會引來曹魏的猜忌!因為這只是一個戰術行為!但不攻取眾目睽睽之下諸葛亮的‘空城’就有被曹魏懷疑你司馬懿是養寇自重!那麼為什麼司馬懿還要冒著被曹魏猜忌更大的‘空城’放走諸葛亮呢?這明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司馬懿聰明智慧的做派!



那麼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司馬懿是真的以為城內有伏兵!當進入一半的時候伏軍四處殺出,火光沖天,由於地處狹小自己十幾萬大軍頓時亂作一團被諸葛亮反殺!有根據嗎?有!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玩火玩的很溜!三顧茅廬之後新野三把火把曹軍十萬大軍打得大敗!當曹仁進入城中的時候諸葛亮火箭射進來,點燃城中早已放好的硝石木炭頓時火光沖天,曹仁十萬大軍一敗塗地!

還有諸葛亮七擒孟獲,也把三萬藤甲兵全部燒死!諸葛亮可謂把玩火玩到了極致!那作為三軍統帥的司馬懿不知道諸葛亮的能耐嗎?肯定知道的!而此時司馬懿和自己的兒子在一起,更怕被諸葛亮一鍋端了!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諸葛村夫,我們下次再會!

那麼還有一個大家關心的話題,難道司馬懿不怕殺了諸葛亮被曹魏兔死狗烹嗎?完全不用擔心!曹睿是個明君!不會被別人以訛傳訛的就冤枉了大功臣的!這也就是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也一直活的好好的原因!人家司馬懿從來沒有做過任何胡作非為的事情!都是你們曹阿瞞一代接著一代猜忌司馬懿的!

由於司馬懿隱藏得太深,所以站在曹氏親貴角度上也只是猜忌而已!沒有人家司馬懿半點反叛的蛛絲馬跡!人家司馬懿好歹也是大功臣為你們曹氏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如果殺了司馬懿天下人心怎麼看你們!誰還敢來給你們曹魏效力呢?所以司馬懿也就不用擔心諸葛亮死後自己就會被曹魏給殺了!另一方面曹睿也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絲毫不遜於自己的爺爺曹操和父親曹丕!曹睿還是能夠掌控司馬懿的,沒必要過河拆橋給世人罵名。



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於時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三國志》

好了,現在來分析一下諸葛亮,諸葛亮深知自己死了蜀軍就會群龍無首!自己畢生心血跟隨劉備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就會化為烏有!那麼諸葛亮會隻身冒險賭司馬懿不敢進城嗎?絕對不敢!那只是演義為了襯托諸葛亮神機妙算而已!諸葛亮不會拿一國國運來做賭注!諸葛亮敢這麼做就肯定有他的自信的地方!諸葛亮自信在哪裡?就在於自己邊撤退邊殲敵上!

是的!沒錯!佯裝撤退伏擊敵人給予敵人重創這個是諸葛亮最拿手的!比火攻還拿手!

蜀漢建興六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攻陳倉,後糧盡而退。王雙率領騎兵追擊蜀軍,但在與蜀軍的交戰中被擊敗,王雙也被蜀軍所斬——《三國志蜀求卷三》《魏略》: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上文,魏將王雙和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郃,都是在諸葛亮撤軍的時候來追諸葛亮!後果怎麼樣?諸葛亮已經把撤退殲敵這一招練的爐火純青了!追過來一個死一個,追過來兩個死一雙!所以,諸葛亮十幾萬大軍在手即使諸葛亮讓大部隊先撤保留實力,隨便拿出一兩萬人伏擊就能把司馬懿父子端了!所以肯定諸葛亮有準備!別急!還有一件事跟大家說!請看下文!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三國志蜀書五》

什麼意思?就是馬謖失街亭之後諸葛亮給司馬懿擺了空城計,最後還把一千多戶百姓遷回了漢中!三國時期人口就是財富!但你要說如果諸葛亮逃命的時間都沒了還能把一千多戶百姓遷走嗎?這肯定不符合邏輯的!肯定是在諸葛亮周密安排之下的部署!不怕你司馬懿來追!


所以綜所上述,諸葛亮其實是嚴陣以待擺下個‘空城計’讓幾個人城門下掃地迷惑司馬懿!誘敵深入準備把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幹掉的!可惜被司馬懿看出來了!自己如果貿然進去的話兩父子都可能被諸葛亮一鍋端了!

各位看官,你有何想法?請在下面留言。


竹林論風月


諸葛亮擺空城計,是沒辦法的辦法,實屬無奈,只好死馬當活馬醫。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旗鼓相當的軍師家。有諸葛亮的北伐,才有司馬懿的用武之地。諸葛亮不北伐,司馬懿也會被曹魏政權以莫須有的罪名而被誅殺三親六戚,自己也難逃一死。只有司馬懿才能和諸葛亮匹敵,匹配,只有司馬懿才能阻止諸葛亮北伐,還有可能打敗諸葛亮。諸葛亮北伐,很激進冒險。司馬懿很穩健,讓諸葛亮無計可施。空城計只能哄,騙外行,騙,哄不了內行。諸葛亮的東風破之歌,直言告訴司馬懿這是無兵把守的空城。如果司馬懿殺了諸葛亮,諸葛亮也會和司馬懿拼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諸葛亮輸了戰爭,司馬懿也會丟了生命,性命。諸葛亮和司馬懿雖是死對頭,但也是知音,都彼此彼此知道對方怎麼想又怎麼做。司馬懿思考良久,權衡再三,決定放過諸葛亮一碼,不得理不饒人,不趕盡殺絕。如果司馬懿殺了諸葛亮,功高震祖,司馬懿也難逃一死。司馬懿何等聰明,只要諸葛亮北伐不死,司馬懿才有用武之地,也才不會被曹魏政權殺死。


中國美6220


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虛構的,但情節是精心設計的,羅貫中在寫空城計的時候一定是按真實發生的情況來構思的,我們就順著羅貫中的思路來分析下當時諸葛亮為什麼要安排幾個人在城樓下掃地。空城計本質上就是一場心理戰,諸葛亮設計空城計的意圖是為了迷惑司馬懿,使其誤以為城中有埋伏而退兵,所以諸葛亮當時所做的安排一定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

為了製造更強的迷惑性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久在軍中之人,沉穩和謹慎是他們共同的特點,他倆彼此是相互瞭解的,所以諸葛亮知道要想迷惑住司馬懿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正是因為司馬懿不好忽悠,所以諸葛亮做了雙重安排來增加空城計成功的概率。一方面諸葛亮自己在城樓上故作鎮定彈琴,以此傳達自己胸有成竹的假象。

當然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因為司馬懿是瞭解諸葛亮的,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是個心態沉穩謹慎的人,假裝臨危不懼也是有可能的。諸葛亮也是瞭解司馬懿的,他知道司馬懿不是好忽悠的,他甚至想到了司馬懿可能看出自己是故作鎮定的,所以他安排了幾個平民百姓在城樓下掃地,而且還特地交代這幾個人不許有絲毫的驚慌。

為什麼安排的是平民百姓?

諸葛亮這樣安排的意圖也是很明顯的,他想讓司馬懿看到平民百姓此刻也是很鎮定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特地讓司馬懿看平民百姓此刻的心態?

這是因為此時此刻平民百姓的心態比諸葛亮自己的心態更能說服司馬懿。諸葛亮心想你司馬懿或許能不會相信我諸葛亮的鎮定是真的,但你總不會懷疑平民百姓的鎮定也是裝出來的吧?說白了諸葛亮當時就是以平民百姓的鎮定來增加對司馬懿的迷惑。

為了配合司馬懿的“養寇自重”

諸葛亮是瞭解司馬懿的,所以他在佈置空城計的時候也考慮過司馬懿可能會為了養寇自重而放過自己。

但是就算司馬懿真有心放過諸葛亮,諸葛亮也得把空城計佈置的很逼真,這樣才好給司馬懿臺階下,否則司馬懿的部下到曹氏那裡狀告司馬懿故意放過諸葛亮,那麼司馬懿就不好收場了。

其實諸葛亮這次是撿回了一條命,每次看到空城計的時候就會讓人想起後來司馬懿在上方谷也是揀回了一條命。

以上便是我理解的羅貫中為什麼在寫空城計的時候讓諸葛亮安排幾個平民百姓在城樓下掃地的原因。


歷史守望者


先申明,“空城計”是演義中的故事,以下的回答按演義情節推斷,槓精們請繞道。

話說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馬謖自告奮勇防守街亭,書呆子馬謖完全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街亭失守。

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此時又無有人馬無又有兵,只好冒險設下空城計,命人大開城門,差兩個老兵打掃街道,自己在城樓上撫琴唱京劇(不對,應該是唱梁父呤)。

司馬懿疑心甚大,怕諸葛亮設有埋伏,不敢進城,退兵十里,諸葛亮從容得脫。

有人說司馬懿真笨,手下十萬大軍,把諸葛亮圍住不就完行了?

派幾人去射擺拍的諸葛亮,或者派人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司馬懿幹嘛要扭頭就跑?



我都說了這是演義裡的事情了。 有個成語叫“養寇自重”,還有個成語叫“兔死狗烹”,基本上意思差不多,獵物沒了,獵狗也要完蛋了。

司馬懿天生異相,“鷹視狼顧”。所謂“鷹視”自然是指眼神氣場強大,精準嚴厲。

“狼顧”則是說狼回頭看時,兩肩不動,頭頸能左右旋轉一百八十度,在古人那裡,“狼顧”之人具有狼子野心,很容易犯上做亂。


《晉書》裡說,曹操看出了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於是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會甘做人臣,一定會覬覦咱們家的大權。

後來曹操還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馬同槽”。這就是上天給了曹操暗示:司馬懿父子三人慾取代曹氏政權,可惜曹操猜錯了人,把“三馬”當成了馬騰父子。


在高平陵政變之前,司馬懿在曹營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

特別是曹爽當權的那幾年,老傢伙還要裝痴呆,裝作不久人世。

可見他的小心謹慎和處境的危急。

諸葛亮是多麼聰明的人,對於司馬懿的處境早就心知肚明。

三馬同槽:

諸葛亮敢擺下空城計,就是掌握了司馬懿的心理。當然了,這樣冒險也是沒辦法,萬一司馬懿一下子犯糊塗可就完了。

可是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幾個文官,自己帶領的軍隊也被派去突擊搬運糧草去了,想打也沒那個實力啊,只能兵出險招了。

後來司馬懿退兵後,諸葛亮不也是冷汗打溼了背心嗎?說明他也怕啊!

為了讓司馬懿看得更明白,他安排老兵在城門口掃地,就是暗示你我“各掃前門雪”,不要手伸得太長了,不要管得太寬了,我們都要好自為之。

如果今天你殺了我,蜀漢必然被你所滅,可是你能得到什麼?

兔子死了,你這隻獵狗還有用嗎?你的性命還有保障嗎?

司馬懿當然看得懂諸葛亮的啞謎,所以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沒必要冒進,這不值得。

看穿:


為了掩人耳目,司馬懿故意罵了想衝進城的兒子司馬師,說:

“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的奸計。還是快快撤退吧!”

您看,裡子有了,面子也有了,真是個聰明人。

後世的蕭承之也完美複製了一把諸葛亮的“空城計”。 公元430年,北魏的軍隊進攻濟南,蕭承之時任濟南太守,當時手下僅幾百名士卒,他也學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計"。

當時,北魏已聚集大軍於城下,蕭承之知道寡不敵眾,便命令士兵隱蔽起來,並大開城門。

蕭承之:


蕭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問:

"賊眾我寡,奈何輕敵之甚!"蕭承之從容答道:"今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唯當見強以待之耳。"

大意是說,困守在一座被拋棄在敵人後方的孤城,情勢危急。如果向敵人示弱,必定會遭到屠殺,只有擺出強大的陣勢來等待敵人。

北魏軍士看到這種情形,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於是撤退。 真是傳說故事多聽點沒壞處啊。

空城計,也是人心計。擺那幾個老卒,也明白得很,就是叫司馬懿別搞事情啊。


剛日讀史


其實諸葛亮當時也是非常害怕的,因為司馬懿的實力當時已經超過了諸葛亮了,如果當時司馬懿滅了諸葛亮,然後稱帝,那麼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了,是因為諸葛亮的空城計耽誤了司馬懿太多時間了。

那麼諸葛亮在擺空城計時為何要幾個人在城門口掃地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如果司馬懿沒有中計直接衝進城來,那麼掃地的人也就可以及時的把門關上,這樣一來,諸葛亮就有時間逃跑了,如果城門口沒有人負責關門,萬一司馬懿不中計,諸葛亮豈不是完了,當然了,也不能在城門口等著關門,所以就只好假裝掃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