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前段時間我去親戚家裡做客,二姨特別熱情地招待了我,讓我留下來吃了晚飯再走。

期間她還讓3歲的寶寶表演數數:1、2、3、4、5……聽著孩子雖然還吐字不清但總算能流利地念出來。

二姨為此很高興,卻沒發現孩子對著面前的小物品數1-10,而小手指卻指在了3上。

而且數字和數量不是一個概念,在早期,孩子學會了數數,但是數量的概念並沒有理解,所以點數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向東走"VS"向西走"

對於韓國、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在數學教育上更偏向解題和計算,更重練習;而英美國家的數學教育則更側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即數感,所以英美國家的小孩在解題的戰場上總是落下陣來。

英國去年引入了中國小學的數學教材,就是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路徑上進行了反思。

但一位從事數學教育研究多年的斯坦福大學教授——Jo Boaler卻不這麼想。

她認為,如果英國引入中國教材的此番舉動是"向東走"的話, 那麼她更加倡導的方式是激發興趣和建立數學信心的"向西走"的學習方法。

Jo Boaler教授是英國人,在她的童年裡從來都沒有什麼要求背解題思路、強迫進行快速計算的訓練,學校也從未要求背乘法口訣,但這並不妨礙她成為數學教育學教授。

雖然Boaler教授從來不刻意記憶這些數學結論,但是並不代表她對此陌生,她有她的秘密武器——數感。

在她看來,這是對學生而言更重要的數學能力。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數感"很重要

那什麼是數感呢?

數感就是能夠靈活地處理數字,拆解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它"包括對數學結論的掌握,和對數字及其相互關係的深層次理解"。

舉個例子,如果計算16*9,沒有數感的人可能會用紙或者在腦海裡簡單地列一個豎式做算術,但是有數感的人則可能先算出16*9再減去16.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也足以看出數感的重要性。

相比起單純地死記硬背,數感是所有更高階的數學的基礎。很多孩子因為不願意去思考數字之間的關係,只希望通過背而達到一步登天的效果,最終卻偏離了軌道——他們失去了靈活運用數字的能力。

所以他們可能在前期學得很好,但越往後學就越感覺困難,在經歷無數受挫和失敗後,可能終身都有數學障礙。

教授也談到,傳統社會更看重這樣的一群學生:他們記性好、算數快,而且每次都能做出正確的答案;而那些有潛力,想得深,創造力強,但是速度慢的學生則不太被重視。

在這樣的社會壓力和現實背景下,那些思考地深但是慢的學生只能被迫轉換成強調記憶事實和規則的思維,他們充滿焦慮和創傷。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成長性思維VS固定性思維

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對於簡單的題計算錯誤,孩子也害怕犯錯,但對於許多數學教育者來說,犯錯對於學好數學來說無比重要。

腦科學告訴我們,當人犯錯越多時,大腦成長得越多。

Boaler教授說,在英美,當孩子在做數學題時感到困難掙扎時,他們會主動認為自己不適合學數學,於是主動放棄;老師也是如此,當他們看到學生掙扎時,他們也認為孩子不是學數學的料,便也不關注他們。

但實際越有挑戰性的數學題,對孩子的大腦發展越好,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困難和掙扎其實是好事。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那麼為什麼遇到難題時,有些孩子會選擇堅持嘗試,而有些孩子會放棄呢?

其實這是由於"成長性思維"與"固定性思維"的博弈。

所謂"成長性思維",是指孩子相信頭腦是可以塑造的,智力或聰明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與日俱增的,他們認為任何東西都是可以學習的。

而與此相反的是"固定性思維",他們認為自己智力有限,能學的東西也自然有限。從而在面對困難時會很快選擇放棄。

而針對犯錯這件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犯錯是一件好事,可以累積經驗和教訓,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什麼這類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現更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

在中國的傳統數學教育下,很多孩子到中學時很容易就陷入數學瓶頸,從小訓練各種算數和練習,越到後面卻越起不到什麼作用。

其實,家長可以運用一下的方式幫助孩子打敗"數學瓶頸":

  • 鼓勵孩子在家裡多玩數字遊戲

很少有孩子會在數學課堂上燃起對數學的興趣,而更有可能在一些數字遊戲、思維遊戲中激發出來。

可以嘗試運用數字迷宮或者骰子的遊戲來激發孩子享受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更願意思考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係,發展數字技能和思維邏輯。

  • 當孩子在遇到數學難題時,多鼓勵他們

不要再對孩子說"這麼簡單都會算錯"這類話了,而是在孩子做錯題目是,站在孩子的思維上嘗試尋找他們的思維邏輯。

簡單的舉例,比如孩子講5×6算成11時,你可以說:你可能是將它們相加了,但是這是乘法,實際是5組6相加。

這樣能讓孩子更加清晰快速地明白自己的錯誤,就算家長看不出孩子的邏輯,也可以先問問孩子的解題思路,在糾正孩子的錯誤之處。

  • 在數學中不要求快

很多家長總是會將自己孩子的計算速度和別人孩子暗暗比較,很多孩子都受此壓力,但實際上,速度和數學能力無關。

特別是在低年級階段,要知道如果逼迫孩子快速解題很容易給孩子增強孩子的壓力感和焦慮感,嚴重的話會讓孩子對整個學科產生厭惡。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自己討厭數學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還是很厭惡數學的母親,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自己對數學的討厭,以及自己曾經的挫敗經歷,誇大數學的難度。

有研究發現,只要媽媽如此告訴女兒,女兒的數學成績很快就會下降。

  • 培養孩子的數感

其實在小學的後半段,把孩子的數學成績拉開差距的就是數感。

也就是說孩子要對數學有概念,並能靈活地對其進行拆解和組合,比如在做到29+56這道題時,從56裡拿出1來加到29上,由此將運算變得簡單。

而靈活地操縱數字,首先就要讓孩子對數字燃起興趣,可以多給孩子看相關的卡通教學視頻,或者是玩相關的數字遊戲,亦或是相關的繪本,都可以潛移默化地給孩子帶來啟發。

但也不要用力過猛,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家長只需要旁敲側擊,其他的就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就好了。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