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古人的字,又叫表字,或小字。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名文化中,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姓+名+字组成一个人完整的称谓,如李白,字太白;文化人还要加上个号,如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直到近代,这种姓名文化才发生了改变,但在文化圈的人还是会给自己取字。

字、号消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代中国人姓名混乱,重名较多的现象,比如在父母那一代人,名叫卫国、建军的人一大把,而现在的10后起名,更是被梓轩称霸,如果字被传承下来,哪怕姓名重复,也有字可以区分。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字是什么

表字的历史很久远,最早在商朝就形成了,周朝已经非常流行,后来《礼记》中明确规定,男子加冠后要取字,逐渐成为一种礼仪制度。

为什么要字呢?有几方面原因:

1、直呼其名,显得不尊重。别说古代了,即便是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被人直呼大名,我们心中还会有点不舒服。

2、直呼其名,显得疏远。特别是两个人关系亲近,叫名字就疏远了,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比如一个亲近的人叫李狗蛋,我们通常会称其狗蛋儿,或者蛋蛋之类的昵称。

3、自称名,对他人称字,是一种礼貌。诸葛亮在《出师表》开篇,就说“臣亮言”,而不会说“臣孔明言”,曹操和刘备打了一辈子,见面还会称一句“玄德公,别来无恙否?”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只要你不是和对方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出于礼节,都要称对方字,名只有自己或族中长辈才能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卑对尊,万万不可称名,如对君王、对父母,这不只是礼貌问题了,更犯了忌讳,是大不敬。

捎带一提,对有官职的人,出于尊敬,也可以用“姓+官职”相称,如曹操,可称曹丞相。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名和字的关系

一般来说,名和字不是独立的,而是根据名的字意,来取字,简单来说,字是对名的一种解释,补充说明,如张飞,字翼德,飞和翼就是相关联的,给德插上一双翅膀,就飞起来了,是希望这个人德行高尚的含义。

字往往体现一个人的志向,或父母对这个人的期望。举个例子,《世说新语·言语》第50: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

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公曰:“欲何齐邪?”答曰:“齐许由。”

公曰:“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

庾公大喜小儿对。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孙齐由,名潜;孙齐庄,名放。是亲兄弟俩。这两人小时候去拜见庾亮。

庾亮问孙齐由:“你要像谁看齐呢?”回答:“齐许由”。

庾亮又问齐庄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是:“齐庄周”。

你看这段对话,两个小孩子字中的“齐”,都是像谁看齐,以谁为榜样的意思,后面的“由”、“庄”则是他们的榜样人物。

从这两人的字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志向(或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是希望他们成为许由、庄周那样的圣贤。

另外,如果家中兄弟较多,古人往往会用“伯仲叔季”来表长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孙坚,生了四个儿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谁老大谁老小,看字就知道了。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古人起名为什么都有“字”?名字的艺术,现代人真是差太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