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五色·五味·五臟 《黃帝內經》中五色、五味與五臟的對應關係是這樣的:白色、辛味與肺相應;紅色、苦味與心相應;青色、酸味與肝相應;黃色、甘味與脾相應;黑色、鹹味與腎相應。由於五臟分別與筋、骨、脈、肌肉、皮膚相應,所以白色又與肌膚相應,赤色又與脈相應,青色又與筋相應,黃色又與肌肉相應,黑色又與骨相應。

面診理論研究不斷深入人們通過實驗方法驗證面診理論,並提出新的診斷法則,對臨床診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面診知識鏈接 《靈樞·五色篇》中將人的面部比喻為一座宮廷院落,鼻居中央,位置最高,故曰“明堂”。其餘各部,皆如此形象化地予以想象:鼻部稱為明堂,眉間稱為闕,額稱庭(顏),頰側稱為藩,耳門稱為蔽。正如《望診遵經》所說:“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這是面部臟腑分佈總的規律。 《素問·刺熱篇》把五臟與面部的相關部位劃分為:左頰候肝,右頰候肺,額候心,頦候腎,鼻候脾。並說:“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雖然這是從熱病的角度來劃分的,但後世醫家已把它擴展應用到對一切疾病的望診上。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屬性的物質所構成的。我們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各臟器之間有著相互的關係,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的五臟與五行屬性,有著特定的對應關係。 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五臟之間的相生相剋

在五行學說中,相生相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

人體五臟之間也存在一定相生與相剋關係,具體如下: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肺克肝,肝克土,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

五臟和季節的關係 在中醫裡,季節被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並結合五行學說與人體五臟一一對應。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具體看來,肝對應春季,心對應夏季,脾對應長夏,肺對應秋季,腎對應冬季。在不同的季節,對應臟器較為脆弱,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如春天是肝的主季,肝氣最旺,但也是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生肝病,應該多吃小蔥、豆豉之類的助陽食品,以及大棗、蓮子之類的補益食品。

五行平衡和性格的關係 中醫認為,五行平衡、五臟強弱與性格密切相關。

五行若不平衡,比如說火多無制,人易急躁;

水多無制,人多聰穎但意志不堅定;

木多無制,人多剛愎自用;

金多無制,人多保守刻板;

土多無制,人性情溫厚但膽小怕事。

儘管如此,現代研究也表明,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自我控制實現性格調整。

顏面五臟法

面部經絡豐富,氣血充盛,加之皮膚薄嫩,所以身體內部的變化就會在面部有所反映。雖然古今面部分屬各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黃帝內經》有關髒象、氣血、經絡分佈的理論基礎上而形成的。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古代面部分區 《黃帝內經·靈樞·五色篇》把整個面部分為:鼻部稱為明堂,眉間稱為闕,額稱庭(顏),頰側稱為藩,耳門稱為蔽。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古代面部臟腑分屬

1 庭為首面。

2 闕上為咽喉。

3 闕中(印堂)為肺。

4 闕下(下極、山根)為心。

5 下極之下(年壽)為肝。

6 肝部左右為膽。

7 肝下(準頭)為脾。

8 方上(脾兩旁)為胃。

9 中央(顴下)為大腸。

10 挾大腸為腎。

11 明堂以下為膀胱、子宮處。 現代面部臟腑分屬 現代面部各部分屬,是在生物全息理論指導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現一個倒置內臟圖形,也是一種整體內臟在面部的縮影。現代面診法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面部對應臟腑與傳統中醫不同,診斷方法也有所區別。

中醫面診之基礎知識,五色-五味-五臟-五行

1 額頭正中近髮際處為子宮、膀胱。

2 額中線兩側為輸尿管。

3 額中部為小腸。

4 兩眼上下胞為左右腎。

5 鼻頭為胃。

6 左顴處為脾。

7 右顴處為肝。

8 口唇處為心臟。

9 下頦處為咽喉。

10 兩頰為左右肺。

11 支氣管位於唇角兩側至下頦。

本文來源《面診大全速查輕圖典》作者:於雅婷 趙鵬,本文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繫 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