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價格戰已不可逆轉!基金經理吐槽:這未必是好事,不想打但只能跟!

中國基金報記者 應尤佳

就在昨天,天天基金舉辦2019指數投資論壇,多位業內量化、指數的大咖現場交流指數投資。會上,關於當下指數基金降費問題,各家的基金經理進行激辯,基金經理們認為未來降費已成趨勢,但是有基金經理指出,不計成本的降費可能會造成對產品品質的傷害,未來還可能造成寡頭行業格局,對行業、對投資者未必是好事。

ETF降費趨勢引發觀點激烈交鋒

在圓桌論壇的討論環節中,ETF的降費趨勢引發基金經理們的激烈交鋒。

國泰基金量化事業部總監梁杏認為,一味的降費正在對ETF產品品質造成影響,並可能造成未來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未必是好事。

她表示,國內的基金收費模式和美國不同,美國的ETF雖然費率很低,但是ETF的部分融券收益是歸屬基金公司的,但國內基金公司無法享受這一部分收益。其次,基金本身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發行成本、系統成本、設立成本、運行成本乃至持續營銷成本、活躍交易的成本,這些成本都不低。“現在千分之五的管理費之下,我們已經看到有很多流動性很差的ETF存在了,如果費率再下降,資金進出的成本會更高,一個流動性不好的ETF,其隱含成本是遠高於費率成本的。”

梁杏測算,現在擁有50億以上非貨幣ETF規模的公司有十幾家,而如果現在同步壓縮三分之一的費率,最終能夠承擔這一成本的可能只有頭部的三四家。“屆時如果形成寡頭壟斷,市場上能提供多元化工具的公司就少了。”梁杏說。

匯添富基金ETF基金經理過蓓蓓表示,價格戰一旦形成,趨勢將無法停止。雖然現在看來基金公司的降費還只有一兩家公司在做,但是未來會有很多基金公司跟進,無論基金公司願意不願意看到這一點,這都已經成為事實了。

“基金公司唯一可以應對的,是去打造具有特色化的產品線。”過蓓蓓表示,對於同質化產品,投資者大概率會選擇費率低的產品,但實際上基金公司的維護成本是相當高的。“沒有任何一種商業可以在虧本的情況下長期維持,一旦長期虧損,這種商業必然萎縮,最後會只剩下幾家公司。”她說。

財通資管指數和策略投資部負責人王鐘錶示,市場上不管是ETF還是其他的指數增強基金,費率是不可能無限往下降的。

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周豪則認為,指數基金最核心的優勢就是低成本,這是影響到指數基金效果的因素。而投資者需要看到的其實是指數基金運行的整體效果,比如指數基金跟蹤的精度和效果如何,而不是單純地看費率低就好。周豪表示,長期來看,他們肯定也會盡可能最大程度降低費用,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的最終目標,整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如果是完全相同的產品,那投資者肯定應該選擇費用更低的產品,但是產品和產品之間的差別不應忽視。他舉例說,同樣是在市場上買滬深300的ETF產品,如果買流動性很高的產品,那麼下一筆大單就能迅速被市場消化,但如果流動性很差,那可能需要拉到很高的價格才能成交,這其中的衝擊成本會遠高於管理費用。

浦銀安盛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陳士俊則認為,ETF降費率這是大勢所趨,未來十年,中國市場的整個產品費率肯定會降,因為這對投資者有益。但是作為ETF的投資方和管理人,ETF的生產成本很高,且同時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降費之後,產品是否就更有吸引力了?這不一定。”陳士俊表示,一個ETF產品的成功還有很多營銷、推廣乃至交易流動性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而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會逼迫大家開發更新穎的產品,他認為這可能會促進Smart Beta產品的發展。陳士俊強調,他們不會主動進行價格戰,他們會跟隨市場的趨勢。

高貝塔還是低波動更好也有爭議

會上,合晶睿智合夥人鄭志勇提到,投資者教育時總教育大家定投指數基金,但是永遠不說應該定投哪個指數,過去數年間,定投滬深300和定投中證500的收益差別非常大。

對此,梁杏表示,她喜歡推薦高貝塔品種,例如證券行業指數基金。她認為,比較好的定投不是完全不擇時的,在牛市中後期,市場漲幅較快的時候,定投還是應該停一停。

柳軍的觀點略有不同,他認為,在長期定投中,高貝塔未必是好選擇,很多高貝塔的指數長期來看並沒有取得良好收益,他認為長期定投更適合的是紅利低波指數,低波動、穩定收益的產品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而在陳士俊看來,長期的定投應該以寬基、長期穩定的指數為好,而一些Smart Beta產品也是值得長期跟蹤、投資的標的。

多方觀點談指數基金

此外,多方專業人士深入談論了指數基金的方方面面。

東方財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黃妮娟女士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場公募指數型基金規模約為6700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率超40%。她分析,指數基金的爆發式增長主要得益於四點,一是費率相比其他權益類基金更低,二是指數基金緊密跟蹤市場和持倉透明的特點更利於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三是指數基金更適合於定投場景,四是整體業績都不輸於主動型基金,截至今年4月底,過去 3年業績最好的10只基金裡面指數基金佔了4個。

華安基金總經理助理、指數投資部總經理許之彥則認為,未來十年指數化投資規模還將迎來十倍增長。同時,他認為科創板成為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對創業板市場相輔相成的有效補充,科創板對創藍籌的促進和提升表明創業板的春天已經來臨。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ETF投資總監王樂樂分析,A股入摩後外資大量湧入,不僅改變了A股投資者結構,也提升了白馬、藍籌等相關板塊的賺錢效應。他認為指數投資的新趨勢正朝著跟蹤外資投資思路,尋找A股真正價值的方向發展。

建信基金金融工程與指數投資部ETF投資總監薛玲女士則從基本面選股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指數投資中如何創造價值。她表示,基本面選股及加權Smart Beta其實也是Smart Beta指數的一種,從海內外實際運行的情況來看,基本面指數加權的指數基金可以提供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而華寶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徐林明從Smart Beta的角度探討了指數投資策略。他認為,國內的Smart Beta資金規模還很小,但已經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而Smart Beta資金規模發展迅猛,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投資者結構改善,更多聰明投資者參與進來,二是Smart Beta產品優勢明顯,三是Smart Beta策略長期超額收益顯著。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ETF价格战已不可逆转!基金经理吐槽:这未必是好事,不想打但只能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