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野外有很多野竹笋,为什么没人去摘?

老梁话三农


问:老家农村的野外有许多野竹笋,为何没人去拔呢?

野竹笋虽属野菜,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野菜。普通野菜只是在野外自然生长的,农民也很少会对普通野菜主张权利,但野竹笋就不同了,它并非为无主之物。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挖野菜的人不少,不仅可以带回家当菜吃,还能在此过程中享受乐趣。野菜可分为普通野草、树木嫩芽,以及竹笋。


一、为农民私产,他人不能随意拔

对于普通野草,只要在挖的时候不碰到农民庄稼、不滥挖乱撬就行,而对于树木嫩芽和竹笋,则会比较介意,毕竟树木和竹林都是属于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农民私产。之所以把竹笋称为野竹笋,一是其属于野菜,二是其为自然长出来的,但仍不能否认它属于农民私产的本性。

常见的树木嫩芽有香椿芽、嫩刺芽等,若是把嫩芽给拔了,则会影响到树木的成长。虽然笋子是地面钻出来的与原有的老竹子关系不大,但笋子拔多了会影响整片竹林的长势,竹笋拔得太多,就与「竭泽而渔」无异。

二、竹笋费油,吃多了难受


竹笋中膳食纤维含量多,吸油吸脂,对于减重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蔬菜,但对于没这需求的农民来说,在烹饪竹笋时就如茄子般费油而显得很浪费,偶尔吃吃还行,吃多了肚子受不了,还打脑壳,不吃肉就可能流清口水,刺楸深有体会。

三、对竹笋的需求量不大

农民几乎都是吃自己栽种的蔬菜,栽种的都吃不完而拿去喂猪,拔少量竹笋吃一两次还行,岂能当成饭吃?



竹笋对农村人来说又不是甚稀罕之物,没必要晒干或保鲜存起来,否则放坏了可能都还没拿出来吃。

另外,农村年轻的都外出而不在家,留家里的人少,年老人和孩子上山不安全且吃得不多。有人会说,弄去卖总可以吧?其实不然,农村人最多弄到乡镇集市卖,但赶场的多是周边的农民,别人不稀罕竹笋,而集镇上的居民也不多,卖不起价。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野外竹笋多却没人采摘的分析,如果觉得回答的还行,就点个赞,请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我小时候老是去摘野竹笋,而且喜欢吃,为什么现在人不喜欢去摘了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现在主要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人流量少,老人忙农活,小孩忙上学☺☺

2.现在很多地都荒芜了,不像之前大家都在家务农,至少需要砍柴,现在都烧煤气了。所以树林里也杂草丛生,以前可以轻易进去的山林,现在很难找到路了😭

3.生活水平提高高,口味的改变,农村人不喜欢吃野菜了😱

4.物以稀为贵,这就是应不供求😒

5.家里人少,消耗少,所以采多了回来吃不完也浪费。😳

6.经济水平提高,现在的人也没以前那么能吃苦,摘竹笋也是耗体力的活☺

7.会遇到蛇(我小时候采的时候经常遇到)😂

以上就是我一个农村人的见解,望大家借鉴,指出不足👉👉





小粽粽的每一天


据我这方圆20公里的农村生活,为什么现在不吃山上的野竹笋,那是因为早几年传闻吃竹笋会导致犯病,惹病,骨头风湿等等,现在几乎没人吃了。

记得在以前的时候山上的竹笋都是刚长出来就让人给挖了,还记得一次我和一伙伴也上山挖过别人的竹笋,在挖的时候听到有人上来,然后就悄悄的往山上走,翻越两座大山绕圈走回家。

现在有的邻居说她山上大把竹笋,想吃你就去挖。


乡村五弟


每年春天的时候,小竹笋吸收着阳光和雨露从泥土里冒出头来了,这个时候就是采摘竹笋的季节了。



每年的这个时节,我们会拿着麻布袋或者背着竹篓跋山涉水往山里走,山里到处长满了荆棘,一不小心身上的衣服被荆棘的刺撕烂,甚至皮肤也会被荆棘滑坡渗出血来,山上还不时会有蛇出现在面前,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乐此不疲的去采摘竹笋享受采摘的乐趣,但是更想享受的是美味的野生竹笋,毕竟这个时候的竹笋最为鲜嫩,是食用的最佳时节。



关于楼主说的你们那边的笋没有人采摘,我想可能是因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比较少,而大山里已经因为很少有人进山早就被各种丛林灌木侵占了,想进山都需要重新开路,但是在农村比较多的老年人就不愿意为了竹笋进山里,因此会造成笋多无人采摘,在我们这边有种方言叫麻笋的笋也很多,虽然它长得比较粗壮看上去肉质很多,但是也无人采摘,因为在我们那边老人家说吃了这种笋舌头发麻,皮肤会过敏,因此我去采笋看到这种笋都会本能躲开,楼主的家乡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原因看到这种笋才无人采摘吧。



在我们这边,每到采笋的季节,几乎很多家庭都会出动,采到的鲜笋可以出售到饭店或者市场,也可以把鲜笋晒成笋干销售到市场,因此有不小的经济收益,至于多的也会留下来自己享用。


小雏菊姑娘


农村老家的野外是有很多的野竹笋,每年的春天,山里的野竹笋就开始生长,到了清明前后时是野竹笋最多的时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野竹笋都是在春季生长的,其它季节里也会有野竹笋,只是没有春季多,这些野竹笋的品种也是不一样的。



春季农村山里最多的野竹笋在我们这是甜笋、苦笋,水竹笋,这三个品种的野竹笋中,甜笋是最受欢迎的,因它的口感好,吃起来有点甜甜,味道鲜美,吃的人最多,在市场上也最好卖,这种野竹笋新鲜的口感最好。苦笋和水竹笋,除了可以新鲜吃外,还可以晒成小笋干,苦笋腌制来吃也错。



题目中说,农村老家里野处有很多野竹笋,为什么没有人去挖?这个应该是每个地方不一样的,也许是你那边的人不喜欢吃野竹笋,或者是村里人外出的多,没什么人去釆挖吧。



在我们这边,农村山里的野竹笋是很受欢迎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去釆摘,不仅可以挖回来自己吃,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有些人还会把挖回来的野竹笋晒成小笋干在拿去卖,一斤可以卖到40块钱,勤劳肯干的人,挖一季的野竹笋回来晒干在卖,也能收入不少。


农友君


这没有啥稀奇的。物以稀为贵,竹笋是天然的美味佳肴不假,可是多了,太多了,就不觉得有多珍贵了。巴山地区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竹林,房前屋后有的都竹满成患了。落叶遍地,遮挡阳光,大风雪摧断、倒的竹子多压在了房上,好不恼火。雨季竹林里的飞蛾蚊虫泛滥,鸡犬结队游逛竹林臭气熏天,不夸张。春雨过后竹笋次第出土,就近掰他几背篓,可食鲜,可腌制笋干,更多的是晒干货,卖钱送客炖腊肉。有些人家干货太多处理不完第二年就生蛀虫报废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谁会舍近求远?

不过,说到竹笋,最好吃的确实是荒山野岭间那种小竹笋。近处都是斑竹毛竹金竹水竹慈竹,这些竹子的笋粗壮高大。荒山野岭间的苦竹水竹刺竹木竹甜竹,笋细小苗条,在市场上的售价偏高。还是有人结队去采来去卖的,好远哦,“海隐寺”、“黄包袱梁”单边几十公里,很辛苦的。


泉水叮咚149502785


在我老家这边还是有许多人会去摘野竹笋的。首先,野竹笋可以拿来买,还可以晒成干竹笋。特别是农家乐的,做一道野竹笋焖腊肉,还是很味道的,外地来的游客都很喜欢吃的特色菜。然后干竹笋可以炒肉丝豆干,这道菜配着面条也是一绝。总之,野竹笋零成本投入,直接现摘,好吃美味。


陌上花开


长年生活在农村的,对什么野菜,野笋不足为奇,有时一年都难吃一次。放网上销售吧,只比哪个价格卖得低,邮费还贵,也赚不了几个钱


乡野彬哥



空杯隔夜留香


不好吃,昨天摘了不少,没人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