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導言:1364年隨著法國國王約翰二世的病死,太子查理得以由監國踐位,是為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在位期間利用佈雷蒂尼和約的喘息時間,勵精圖治,在國內進行一系列改革。由此法國國立得到較快的恢復。並在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中得以收復大片失地。


邁向一個新的平衡

1360年代對法國而言是個蕭條和萎靡的時期。由於《佈雷蒂尼和約》帶來的停戰,又是一個轉折點。甚至在危機最深重的時刻,政治局面就開始發生某種轉變,經濟上的重建努力也在醞釀之中。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1356-1363年的法蘭西形勢

戰爭策源地一年年地消失了。與英國的戰爭於1360年告停,直到1369年才戰火重燃。加萊條約逐漸落到實處。割讓的省份逐步變成了英國的,當然其中總會有些不情願。有關勃艮第王位繼承的安排(1361年)再次引起納瓦爾的反對。壞人查理聲稱他是勃艮第的推定繼承人一菲利普·德·盧福爾公爵是他的堂兄弟一但他再次失望了,於是又要訴諸武力。指揮官布齊前來投奔,他“聚集了一批士兵,併到處網羅同夥”;他切斷了查理五世前往蘭斯的道路,以圖破壞後者的加冕禮;但迪蓋克蘭在戈什雷爾挫敗了他的圖謀(1364年5月16日);於是這個納瓦爾人再次接受和解,但這一和解含混不清,因為在批准該和解時,他故意沒有加蓋大印。與此同時,1341年開始的布列塔尼繼承戰爭終於在1364年9月29日的奧萊戰役後結束,精疲力竭的交戰雙方同意平息爭端。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停戰後出現的失業和無餉的職業軍人團伙。他們向那些較為富裕的省份移動,以進行劫掠活動。不過1366年,法國的近鄰卡斯蒂爾境內發生動亂,為大批失業軍隊離開法國提供了一個好時機。但是喘息的時間甚為短暫,因為戰爭仍未結束迪蓋克蘭吸收兵匪,組建軍隊,並很快就打敗了對手。不過經過這些事變後,兵匪的勢力被削弱,他們遇到了組織更嚴密的抵抗。

權力的鞏固

緩和的氣氛中逐漸出現了一些變化,首先是某種政治整頓。在經歷多年的君主制危機後,權力開始穩固下來。讓二世於1364年4月8日在倫敦死去。讓本人精力充沛,為人勇武,但“輕率衝動,剛愎自用,一旦拿定主意便十分固執”(弗洛瓦薩爾);但查理五世與他的這位父王沒有什麼相似之處。由於幼時病患的後遺症,查理體質贏弱,這使他遠離比武場和戰場:“ 他畢生都是蒼白瘦弱的,體質令他極易患熱病.....由於長期患病,他的右手腫得厲害,無法使用重物。”但是這個外表孱弱的人對王權威嚴的意識之強烈並不亞於旁人。根據他的傳記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記載,查理五世十分“持重和堅定,他努力為後來的繼承者樹立楷模:應以莊嚴的法令維持和運用法蘭西國王的崇高威嚴”。另一方面,作為攝政時期的經歷使他決心在輿論中恢復已經動搖的君主制度的聲譽。他特意把自己插入聖路易的“神聖後代”的序列中;他努力以聖路易為典範來塑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並通過讚譽後者來提高王權的地位:“真福者 路易,他是鮮花、是榮譽、是旗幟和明鏡一不僅 是我們王族的,也是全體法國人的”。他周圍的教士調動加冕儀式產生的所有反響,他們強調,加冕儀式賦予君主一種宗教的、幾乎是僧侶般的特質,他們還收集和傳播由這種儀式產生的聖蹟故事。人們尤其強調源於塗油禮的神奇力量:“塗油後,德行與神恩遍佈於法國國王全身,他的手只要輕輕一碰就能治癒瘰癧病”。王權的威嚴還表現在它的氣派中,表現在奢華的品位、富麗的裝點、以及對“各類珍奇美妙之物”的搜尋上。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賢明者查理五世

王權的尊嚴還激發查理按他的標準賦予君主制一個外在形象。按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說法,“他是位真正的建築師”,他曾下令在巴黎東邊建起一座“宏偉的宮殿和大型休閒場所”,這就是聖保羅宮;他修建了萬森訥城堡和巴士底城堡的主塔,並對盧浮宮進行了規劃和美化。這座宮殿的一個塔樓還是王家“圖書館”的所在地。國王獎掖文藝,愛好精美的小彩畫,對各種知識滿懷興趣,圖書館就是他的收藏地;另外,圖書館還有羅馬法的重要著作、亞里士多德的作品以及《上帝之城》的通俗語言的各種譯本,因而圖書館是為賢明國王服務的工具。因為在查理五世看來,統治就意味著思考。在他身上,公共利益的意識與神授權利的觀念達到了平衡。他閱讀亞里士多德的作品,他的近臣中也有一些善思索的政治理論家(尼古拉·奧雷默·菲利浦·德·梅齊埃);

君臣的共同努力明確了國王職責這一概念,即王權的施行應服從於公共群體的利益:“國王應為人民的共同利益而行使統治權”。尊重這一箴言、聽取明智之建議是“為政優良”的特徵。查理五世為此而努力。但是他的統治還從另一個傳統中汲取資源,這就是羅馬法,“法學家們”的實踐尤其有利於君主主權,他們善於利用法律與習慣相結合這一武器。

國王本人也具有詭辯家的詭秘思維,克里斯蒂娜·德·皮桑說他“明智而奸詐”,讓·德·根特把他形容為“王家訟師”。國王的幫手大多是訓練有素的法學家,這些人竭力維護國王的正義性,反對任何僭越,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利用一切機會削弱大領主的特權,為君主的利益服務。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查理五世完善了國家稅收體制,儘管這有違他的思想和良心一他臨終前說:“ 這些事務讓我難以忍受,令我心情沉重,雖然我曾支持這樣做”。也許“為政優良”就意味著稅收須定期徵求臣民的同意。但是實際上,

國王經常自行延長稅收徵收期限,並充分利用其顧問們認可的、由他考慮開設或延長稅收的權限。當時的稅收有三種:灶稅(每季度根據戶口數徵收的直接稅),商品稅(酒類飲料的銷售稅)以及鹽稅;稅收逐漸成為永久性的。這時稅收的徵收更加正規,改革後的稅務管理機構的監管工作也更為有效;稅金收入使得國家能正常支付改組後的軍隊的軍餉。領薪的部隊是-一個更需嚴格控制的對象,這一政策針對的是一些軍官,這些人或是“號稱有若干人馬,但實際上無力維持部隊並截留軍餉”,或是“並不按照所領取的收人給士兵發餉”。部隊的紀律也更為嚴格。1374年1月13日的條令確立如下原則:“今後沒有朕的文書和授權、或朕的代理長官及軍事首腦的文書和授權,任何人都不得充任軍官”,並規定,“任何軍官手下的任何士兵若在服役期間從事任何搶劫、偷盜和破壞行徑,軍官應強制其修復和賠償損失”。

戰局的變化

英法戰爭中的力量對比從此發生了變化。弗洛瓦薩爾對以下的奇特現象印象頗深:“ 國王查理......靜睿智而又狡猾,這是他一生的準確寫照;無論在內廷還是娛樂中,他總是十分安靜,然而就是這個人收復了他那些頭頂盔甲、手執利劍的先王們在戰場上失去的一切。”

戰爭因為一點法律之爭而重新開始。一個上訴程序給干涉阿基坦提供了機會。統治這個省的威爾士親王已在此地開徵灶稅,但幾個加斯科涅貴族質疑這一做法的合法性。 其中的一個貴族——阿爾馬尼亞克伯爵在申訴被愛德華三世駁回後,把案子交到了查理五世那裡,其他貴族也紛起效仿之。但是這個上訴可以受理麼?佈雷蒂尼和約的預備條款中規定,兩位君主放棄他們在已讓出的土地上的主權和司法裁判權。但在加萊條約中,雙方又同意將權力的放棄推遲至土地讓與實際完成之日,當時的估計十分樂觀,認為土地交割可在1361年11月完成。但是到1368年,土地交換還沒有結束。儘管有加萊條約的規定,但當愛德華三世以封君的身份受理來自加斯科涅的上訴時,他已經行使了主權。但是法王的議政會和受諮詢的法學家(甚至有博洛尼;亞的學者)都認為法國宮廷有權受理上訴。這就在基耶內引發了一系列司空見慣的事件:督促當事者出庭、被告缺席、沒收該公爵領的財產,最後訴諸武力。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戰爭於1368年冬重新開始,不過,這時的戰爭具有某種新的軍事精神。查理五世並不想“為了一塊微不足道的地方而冒喪失全體貴族和整個王國的危險”,他責令軍官們採取一種他在攝政時期曾領教過其優點的戰術:避免對陣戰,只在有利的局勢下投入戰鬥(若按弗洛瓦薩爾的說法,5比2的情況下),以精心佈防、巡邏嚴密的堡壘為依託,並在敵軍前方構建空曠地帶。這種戰略看來是有效的。英國人的攻勢屢屢受挫。1370年,蘭開斯特公爵在諾曼底海岸發動了一次短暫的攻勢;1371年,羅貝爾·諾里斯在經過長途奔襲後,從加萊向香檳地區推進;1373 年,約翰·德·蘭開斯特借道當年黑太子的路線,從波爾多向利穆贊進發;所有這些行動都因進展不力而放棄,除了搶劫成果豐碩外一無所獲。阿基坦的局勢長期混亂,“ 事態一團糟......英國人控制的城市和城堡與法國人控制的城市和城堡呈交錯混雜之勢,追捕、搶劫、敲詐之事不絕於耳”( 弗洛瓦薩爾)。但是形勢逐漸對法國人有利,尤其是當亨利·德·特拉斯塔馬爾( 他曾因為迪蓋克蘭及其部隊的支持而成為卡斯蒂爾國王)的戰船在拉羅歇爾港消滅了英國艦隊。這一勝利為收復普瓦圖、森通熱和昂古姆瓦創造了有利條件。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1372年拉羅謝爾之戰

但是這樣的戰爭對人民而言十分殘酷一戰爭中強者蹂躪弱者一一併引發部分貴族的不滿。弗洛瓦薩爾曾記錄下這些責難之聲: 1373 年,查理五世曾因此在議政會上檢討其戰術的合理性。國王最優秀的將領們是這一戰術堅定的支持者,迪蓋克蘭(“我不是說這樣的戰鬥不應該打,而是說這對我們有利”)和奧利維耶·德·克里松(“通盤考慮後,竊以為,如果戰鬥不是處於不利的局面,不是因為必須進攻敵人的話,我是不主張這樣打仗的”),這兩位將軍都以意味深長的措詞表明瞭軍人思想的轉變。

恢復農業的努力

這場戰爭蓄意要犧牲農村,稅收也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兵匪的破壞性影響隨處可見,70年代饑荒和瘟疫又再度肆虐。儘管有這些不利因素,法國農村還是呈現出某種復甦跡象。如果領主願意向農民作出讓步一這是農村重建的代價,那麼農民也願意重新耕種拋荒的土地,在破敗的村莊定居下來,以便幾年後能重建家園。三四年內他們會重新種植葡萄,甚至會開墾新的荒地。這樣的農民通常是為尋找更好的土地而從附近地區遷移過來的,但更多的是來自遙遠的貧困地區的農民,他們隨巨大的移民潮遠走他鄉,這是當時的一個顯著情形。

英法百年戰爭的間歇期——“賢明者”查理五世的改革

某些新來的農戶(當然更多的是當地最富裕的農戶)會發現一個新的土地市場。實際上,由於經營費用增加、工資上升、勞動力招募困難、農產品價格低迷以及領主捐稅收益發生危機,越來越多的領主不再親自經營自己的份地。自己經營需要進行有效的監控,這就要求領主本人常年在家,但是他們又經常要離家為國王服役,這樣的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另一方面, 他們禁不住城市生活的誘惑,更何況在那裡能獲得安全保障。他們寧願將土地出租或採取分成制,這樣一來他們的收入減少了,不過它更為固定,風險也更小。

總體來說,賢明者查理五世行事理智,重用有識之士。當1380年查理五世去世時,法國的內部形勢已經很好,而且完成了幾次重要的征服,可稱得上是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