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先了解下炒房客,再自己判斷房價走勢吧

無論電腦或者手機,總之屏幕上到處都有房地產行業的分析,房價走勢的預測,滿屏幕的專家。

讀一讀內容,都是決策層又重申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庫存

剛需,先了解下炒房客,再自己判斷房價走勢吧

消化週期長的,減少或停止供地,房價漲幅高的城市又被點名了,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引進人才半價買房……結論就是一個,房地產的週期到了,也許不至於降,但至少漲不上去了,要橫盤了。

品一品,大方向說的,一點毛病挑不出來。大方向都知道,房子不可能漲的沒邊沒際,不可能工資幾千,房價一平方上百萬吧。

但是大方向上,局部的、一時的走勢,還是能說道說道的。

按理說,房價如今橫盤了,二手市場上,很多城市,2019年前四個月掛牌的二手房總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了,但是成交量上,仍然有價無市。

二手房價格高,賣不出去,賣家也不降價。畢竟其他的二手房也沒降價。人們都是從眾的,一個不降,兩個不降,最後就是都不降。畢竟從心理上也會覺得,降價賣了,那不虧了嘛(少賺很多錢)。

說說二手房為什麼賣不出去,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價格還如此堅挺。

剛需,先了解下炒房客,再自己判斷房價走勢吧

這裡就回到本文的題目了,看一看炒房客是怎麼操作的。

出道題目,大家看看:

假設當初買房時候,房價為X。

現在比買房時,房價漲幅為Y。

買房時,30%首付,70%貸款,那麼貸款總額為70%X。

現在比以前漲了Y,那麼現在的房價就是X(1+Y)。

掛二手房,賣出去了,買家因為買的二手房,所以要40%首付,那麼60%的貸款總額就是X(1+Y)60%。

好了,現在,我來告訴你,當初買房的是炒房客,現在買房的也是炒房客。所以,現在買房的,那40%的首付,就相當於不用掏了,畢竟都是自己人,轉個賬,有個手續,等辦了貸款,首付款就退回去了。新貸款拿下來,上一手的老貸款還掉,過幾個月跟銀行哭窮,供不起了,銀行就會把房子收回,拍賣。

問題就是,只要現在貸出來的60%貸款,足夠償還以前買房子時的貸款,剩下的錢再大於當初自己掏的三成首付,就OK了,盈餘多少,全是利潤。

只要 X(1+Y)60%>X 就行。

得出Y>2/3

Y約等於67%

所以漲幅只要超過67%,就有賺。(這裡不考慮交稅和通脹了,畢竟與房子總價比,那些都是小數)

一二線城市由於國家有政策,不讓漲了,所以才炒三四線。基本上三四線城市應該這輪棚改下,翻了一番不止。

剛需,先了解下炒房客,再自己判斷房價走勢吧

賺誰的,銀行的。

銀行又不傻,哪那麼好賺銀行的錢。可問題是,銀行如果也賺錢呢?

你想,銀行只給了你60%的貸款,現在拿回來一套房子,這套房子拍賣,怎麼能連60%都拍不到呢?只要成交價不低於房價的六成,銀行就沒有損失啦,之前的利息,也足夠填補上。

可笑的又來了,只要房價拍賣的成交額高於六成,銀行填完自己的賬之後,如果還有剩餘,呵呵,還得打給人家炒房客。

銀行沒有損失,你也不會成為老賴,不影響吃喝玩樂。

還有更狠的,就是拍賣房子的時候,如果計算一下還有賺頭,就讓再下一個炒房客把房子拍下來,繼續套銀行的貸款,只要算下來有賺,他們就一直這麼玩。

銀行的貸款本金沒損失,月供的利息也賺了,炒房客也賺了,大家都挺好。

如果公式看的不夠直接,咱們就用數字直接來。

當初甲100萬買了套房子,現在值150萬。當初30萬首付,70萬貸款。現在甲把房子賣給了乙,因為乙買的是二手房,所以乙用四成首付60萬,加90萬貸款買下來了。由於甲和乙是自己人,所以60萬的首付,甲退給了乙。90萬的貸款,把甲那不到70萬的貸款還上了。這樣就有20萬的結餘。但是甲當初掏了30萬的首付呢,現在才回來20萬,貌似虧了。別急,過一陣子,乙找銀行哭窮,還不起貸款了,銀行把房子收回。拍賣。150萬的房子,最後120萬成交,銀行填補完自己那90萬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多出的30萬,打給乙。這樣,甲和乙這對炒房客,總結餘就到了50萬。當初掏了30萬首付來炒房,現在變成了50萬。就這麼賺的錢。

需要指出一點,乙的首付不需要是自己的錢,找人借點錢,賬戶上過一過就行。等手續夠了,甲把錢退回乙,乙把錢還上就行了。甲乙兩人實際只需要湊個30萬的本錢就行。

剛需,先了解下炒房客,再自己判斷房價走勢吧

別人的房子是有價無市,炒房客的房子是有價有市。

這樣,明白為什麼二手市場交易量慘淡,而房價依然堅挺了吧。因為你賣不出去,而炒房客卻能賣出去。人家能變現,自然不會降價。你看人家不降價,所以都跟風不降價了。

看了這些,肯定有人會說,現在二套房以上有政策調控,不給貸款什麼的。

貸款,貸給的是人。而人,只要有賺頭,還能找不到身上沒貸款,沒房子的?再說了,房子都拍賣了,身上哪還有房子,無論啥時候買,都是首套房。

現在北京這樣的,公積金已經開始認房認貸了,一線城市的房子,政策調控多,不如三四線好操作。三四線也巴不得房價上去好賣地。

城裡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一線買不起,回我們三四線這樣的“農村”吧。誰成想,“農村”套路更深,處處是坑。坑裡有水,水裡有釘。

這麼一看,起碼短期內,二手房市場,不會有什麼波動,總體上看,依然有價無市。而真正的炒房客,則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功套現走人。神不知鬼不覺。等這一波套現的走了,那時候,真正的賣房子的,才會後知後覺,在房價上有所波動,但是也僅僅是波動罷了。

寫完,還是那句老話——我不是炒房子的,我是純剛需、鐵需、銅需。

工作之餘寫點東西,如有錯別字,不影響閱讀的話,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