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人可以开走航母吗?

八十万女优枪棒总教头


一个人开走航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航母不是一两吨重的小轿车,是一个几万吨的庞然大物,从启动到航行,都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拿美国的航母来说,一艘航母上面有6000多人,其中3100多人是舰员。这些舰员中,就包扣数百名驾驶人员。这些驾驶人员分别有各自的任务,缺乏了哪一个环节,航母的战斗力都会出现问题。为了缩减预算,美国一直想要缩减人员,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在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下,这些人员一个都不能缺少。


航母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够启动,启动的时候需要各个部门紧密的配置,每一个部门都有几名到数十名的技术人员。假如一个人负责这些启动工作的话,需要跑多个控制室才行。航母被称为海上城市,如果控制室之间的距离较远,一个人能不能忙过来也是一个问题。即使能够发动起来航母,航母在港口停靠,港口都是浅水区域,航母进港的时候需要拖船帮助才能航行,以防止出现搁浅。一个人驾驶的话,根本没有瞭望人员,且不说能不能开起来,就算开起来了,也开不出去港口。


航母的个头巨大,驾驶的时候,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调控好方向,也无法控制速度。哪怕是侥幸离开了港口,在没有瞭望人员的情况下,出了港口也难免会撞上其他的船只,或者撞上海上的岛屿。航母想要在海上航行,需要很多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行,特别是海上有风浪的时候,航母需要找到风浪的平衡点。单靠着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大数据的计算,找不到平衡点的话,航母就会在海上失控,到时候依然会撞上礁石或者海岸。

而且一个人即使能够驾驶航母,也发挥不出来战斗力。航母的战斗力依靠的是多个战斗部门的配合,航母的安全需要护航编队的保护,一个人开出去航母,既没有护航编队保护,又没有飞行员驾驶战斗机,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下,一个人驾驶航母只是停留在幻想中,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航母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个人驾驶航母将成为现实。


军武小咖


很显然不能。开走航母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需要多个兵种配合,一个兵种都不行,何况一个人了。别说航母了,就连一般的大型工程车都不是一个人能开走的。


开走航母要哪些兵种参与?要轮机兵,要导航兵,要指挥官,要操舵手,要通信兵,还需要雷达兵。这些人缺一不可。轮机兵不必说了,没有他们,你连锅炉都点燃不了,不开锅炉就想走肯定不行,而且航母的轮机组大得很,各处的维护和修理,故障的排除和检测,运行时不同开关的关闭,加减速时不同数值的统计和报告,没有他们根本不行。


为什么要导航兵,这也是很简单的,没有导航兵,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哪里了,大海上茫茫一片,分不清方向和目的地。大航海时代为什么能够来临,主要还是因为有了导航术,有了六分仪和船钟,否则当时的舰船连自己所处的经纬度都不知,六分仪和船钟的出现让船只航行的误差保持在500米以内,也就是视觉范围内,这样船舶终于可以在航行一年半载后还能精确进入某个港口了,否则他们根本离不开陆地地标物的指示,出不了远门。


为什么要指挥官,这个大家都懂,没有他就没有人拍板,没有人统筹协调,航母还不乱了套了。要操舵手这个也好理解,没有他们航母的航向如何改变?他们有一套专业的术语,可以精确的操作航母的转向,别小看这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就曾以擅长撞船著称,曾经撞断过为自己护航的驱逐舰,这样的例子就是操舵手不给力啊。


再者,还需要通信兵和雷达兵,通信兵可以和岸上保持联系,随时接受各种命令,可以把指挥官的口令迅速传达到各个舱室,确保航母运转正常,他们就是航母上的神经元,还需要雷达兵,他们提供的是周边海域的信息,有没有其他舰船航行,有没有恶劣的海况和天气,有没有进入危险的水域。


没有上述那些兵种的配合,谁也别想开走航母,就算你是超人也不行!


海事先锋


一个人能开走航母吗?许多人天真的以为只要握住航母舵盘不就可以控制航母了吗?辽宁舰的掌舵手不就是一位年轻的哈萨克族姑娘吗?其实这只是表象,事情远远没有辣么简单,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一个人开走航母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现实中几乎完成不了,这不仅对个人能力、体力、运气提出了超人般的要求,而且就算你开动了航母,要不了多久你自己还是得停下来跪地求饶。
(辽宁舰掌舵手—95后哈萨克族妹子加德热拉·哈布力)

航母需要多少人才能开走?

一般来说开动航母和开动大型轮船所需要的人数相差不多,只需要几十人就可以完整流畅的操纵,核动力相对可能会更多一点。驾驶航母的主力一般分为两个组,一个是轮机部,主要就是跟机器打交道,负责航母动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启动,一般有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这些人。
(毛子轮机兵)

另一个是驾驶部,这些人就是航母的操舵手,负责瞭望、通信和驾驶航母,控制方向和速度,一般有舰长、大副、二副、三副这些人。可以看出来,一艘航母需要正常运转和开动,最少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开工,分工协作才是航母的终极奥义。




航母启动需要耗费一个人多久作案时间?

对于核动力航母来说,从冷启动到全速前进只需要不到十个小时时间,但是期间也要经历三大程序、七大步奏,只有一个人的话连反应堆都开不了。而对于常规动力航母就更磨人了,以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蒸汽轮机动力为例,首先必须点燃几百吨启动柴油,用柴油把重油燃料烧成半液体流动状,然后再到燃烧室雾化燃烧,燃烧室必须依次点燃,而且每打开一个,就必须完成一次检查记录,最后带动螺旋桨开始旋转,这样才算完成了一次启动,这样耗费的时间通常在24个小时以上,一个人里就算熟练掌握航母启动每一个环节和技能,但是一步步完成下来,就算设备不出故障,24个小时也早就累瘫了,根本没力气再开航母。



(航母内部动力装置看都看花眼,这么大的东西一个人确定能启动的了?)

一个人开走航母不具有可操作性

核动力航母我们就别打主意了,光是反应堆启动就需要数人同时操作完成,所以这个首先被pass。那我们就来看看常规动力航母一个人开走难度有多大?

第一、因为没有轮机组的保障,所以航母设备不能出任何问题,出了任何问题一个人去检查基本上无解,根本找不到故障所在,而航母每次启动成百上千种设备一起运转,根本不可能有百分百的完好率,所以要开动航母必须有逆天的好运气。



第二、因为没有其他人辅助,一个人必须完成航线瞭望和操纵航母所有工作,要在港口这种没有领航员和拖船的密集水道里驾驶几万吨的航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你特别熟悉航线,开航母技能特别高超,估计最后不是撞船就是撞码头,航母什么的,还是放弃吧。(航母出港入港一般使用拖船,不熟悉水道,很容易发生事故)

第三、启动一次航母耗费几十个小时时间,虽然你心比天高,但是无奈命比纸薄,你一个人开航母无异于偷航母,这么久的时间没有人会熟视无睹,你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是一首铁窗泪。


军史吐槽君


所谓开走,如果仅仅是让航母离开码头、驶入航道、正常航行,我认为最危急时刻,一个人是可以的,我的依据是现代商船可以一个人操作——

现代大型海轮,大都是无人机舱,即机舱里不需要人值班看守机器,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室直接操纵主机,何况现在好的主机备车时间极短,据我知道一些最先进的大型集装箱船,已经完全不用渣油了,所以即使冬天启动,也无需暖缸,如此备车时间可以短到十分钟即可启动主机。

此外,现在最先进的商船,驾驶台一套基本的航行操作设备,被集成到了一个比笔记本电脑还要小的遥控装置上,凭这个遥控装置,船长一个人完全可以操纵开船,它包括了舵和车钟,所以船长可以拿着这个要遥控装置,在船离开码头时,走到驾驶台外面去,一边亲眼观察,一边操控,方向和速度都完全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

那么没有拖轮协助,大型船舶能够离开码头吗?有危险,尤其数万吨的大型商船,即使空船,自重也够大,惯性也非常厉害,稍有闪失,就可能撞击码头,如此吨位的船,任何码头都是一撞就烂。

问题是一个人启动航母开走航母,当然必定是在紧急状况时刻,那时候码头撞不撞烂,已经不重要了,尽快开走航母是首要问题,所以,我的答案就是:现代航母,一个人应该可以开走——

先说明,我不是军迷,我不熟悉航母,我只是凭想象,当今最先进的航母,主机操控、驾驶操控、以及导航操控,应该不会比普通商船更差劲吧?无人机舱、遥控驾驶是否也具备了?只要具备这些,那么全航母如果只剩下一个懂得驾驶的军官,类似商船驾驶员(包括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都属于驾驶员,他们懂得操控船舶,老水手也有懂得操控的,但是老水手对设备不熟悉,毕竟日常时不是他的工作,没谁吃饱饭去琢磨那些设备操控),完全可以按照下列步骤程序,最终成功的将航母操控离开码头、进入航道、开向汪洋大海——

1、先备车,这个只要扳动一下车钟即可,因为主机是由驾驶台直接控制的;

2、去航母的艏艉,解掉所有系在码头缆桩上的缆绳,码头上可能一个码头工人也没有了,没关系,你干脆劈断缆绳好了,现在大型商船使用的都是化纤缆绳,很容易弄断,即便是钢缆,船头船尾都有太平斧,完全可以用它砍断钢缆,我八十年代一个冬天时船在秦皇岛码头,码头边上都是大块的冰挤得船有点离开码头了,钢缆被绷得很紧,码头工人害怕不敢解,后来我们就自己用太平斧砍断了。危急时刻要开走航母,几根缆绳已经是小事一桩了,解不掉就只能砍断。

3、此刻主机已经完全可以启动运转了,解完了缆绳的驾驶员可以上驾驶台了,军港码头尤其航母停靠的码头,其前后应该是没有其他军舰了,那离开码头会非常容易,一个满舵,开个前进三的速度,立刻就可以让航母离开码头了,直接就可以驶入航道,往汪洋大海开去,战争时期,港池里、航道上应该没有什么船的,所以连速度都可以不用减,直接走啦。

最后再强调一下,实现上述一个人开走航母的前提,是1、无人机舱,主机可以驾驶室遥控;2、驾驶室里有集成的遥控装置。3、全部机器包括主机、航行设备、导航设备等都处于正常可以运行状态。


久卓子60


思量许久,还是拗不过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执着,查阅相关资料深究航母启动时间。

最先提出航母这个军事利器的设想是法国人,航母的设计是为了海上飞机作战,将飞机与战舰联合在一起的一种设计理念。

对于问题来说,肯定是一个人开不走航母的。常规动力的航母启动需要40分钟以上,启动后让他行驶起来则需要花十几个小时。算下时间,24小时基本是可以开动航母。当然如果是核动力航母在时间上要快很多,毕竟带着一个“核”字。

《中国航母》一书中有关于中国航母发展和其详细的介绍。“辽宁号”用的是常规动力的蒸汽涡轮发动机组,用蒸汽动力推动航母这种庞然大物,无疑人类的思维是伟大的。在赞叹的同时,我则对启动的过程产生了兴趣。蒸汽推动螺旋桨旋转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论证了一个道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也是对这句真理一个很好的解释。蒸汽动力让汽车跑起来,也就能够让庞大的航母跑起来。第一步用“重油”烧开水产生蒸汽。(重油一词就不过多讲述,燃料的一种,价格便宜,特别难点燃。)第二步将蒸汽通过传动装置退佛那个航母螺旋桨。

问题问的一个人可以开走航母吗?我寻得的答案则是完成上面所说的两个过程就能开走。目前的自动化水平并不能够将这一庞然大物,通过简单开舱门、点火、加油门几步操作就开走的。航母从港口中出来需要拖船拖出来,进港也是如此。(由于方向、惯性等问题让航母无法简单的倒车入库),航母的启动及运行则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即使在热启动的条件下,航母也是需要轮机组、水手组、大副二副等部门共同合作才能进行。

不能说这个问题问的不好。个人认为这是量变产生质变的一种认知辨识错觉。汽车能一个人开走,摩托艇能一个人开走。但大号的汽车、大号的摩托艇一个人开不走。同样这是自动化水平不够。类比于开汽车,如果自动化水平不够汽车的控制则需要一个人掌控方向盘,一个人踩油门,一个人控制刹车一样。就像大船不是一个人就能开的是一样的道理。飞机为什么一个人就能开?答案自动化水平高。影视作品中的宇宙战舰,不也得几个人开。

社会复杂,读历史方可脱俗。世界广阔,晓军事才能安心。

欢迎关注,点点滴滴的阅读积累,都是促进认知的改变。


四十五度军报


明确回答,开不走的。


先不说发挥出航母的战斗力,就说把航母弄走这件事一个人就办不到。别说是航母了,大型的渔船都弄不走。大型远洋渔船上都配备有船长,舵手,大副二副之类的,还有轮机长。如果一个人能摆平,要这些人干什么。不是多此一举吗。或者你以为这是普通的游艇,拧一下点火开关,推一下前进杆就能前进吗。

大型远洋渔船上先不说工作,只说正常行驶。就需要好几个部门分工协作。掌舵的掌舵,看雷达的看雷达,观察的观察,而船长是下达命令向哪边行驶。班长想让船向一个方向行驶,也得有其他人配合才行。小小的渔船尚且如此不用说千万吨级的航母了。航母上寸土寸金即便是这样航母上的人员也达6000多人。如果一个人都能办妥的话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而如果想要航母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需要的人更多,除了战斗人员之外,后勤保障人员更必不可少。舰载机的维修,武器的供应虽然现在自动化技术很发达但这些都需要人来做。

有人说航母是海上的移动城市。这个比喻倒是挺贴切的。你想想看一个人能让一座城市正常运行吗?


蓝色空间量子


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不能!先不说你能不能启动航母,单说航母要想从港口中出来就必须要拖船来拖动航母。再来说说启动航母,你知道启动航母需要多少时间吗?启动常规动力航母最起码要40分钟,要让它行驶起来至少10个小时。当然核动力航空要比常规动力航母启动要快,毕竟燃料不同!

不说航母就是那些大型军舰启动起来都要提前一小时做好准备,想要全速运行也得半小时。何况一艘大型航母。

举个例子:2001年9月19日,美军“罗斯福”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被派到海外支援阿富汗美军的作战行动。8月27日命令下达,8月29日开始补充物资弹药,8月30日所有人员以及军事装备到位,然后开始例行检查。9月6日完毕,9月15日开始启动核反应堆,9月18日晚上10点“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离港执行任务。


回头再看看常规动力航母,比如“辽宁号”。常规动力采用蒸汽涡轮发轮机。用高压水蒸汽来推动蒸汽轮机的叶片旋转,然后通过传动装置推动航母的螺旋桨旋转,来达到航母移动的目的。

咱们来说说蒸汽涡轮发轮机。既然是蒸汽那么首先得产生蒸汽,用燃料把水烧开。以辽宁号为例:第一步先用锅炉把水烧开,锅炉用的燃料是重油,这重油比柴油便宜很多,大批量使用可以降低行驶成本,但是重油燃点要比柴油高,而且重油很粘稠,流动性差。不把它彻底加热流动很慢。这个类似于塑料的流动性。但是这个重油特别难点燃,必须要通过柴油点燃它。所以先点燃柴油用蒸汽把重油加热使它流动起来,然后把重油输送到正在燃烧的柴油里面再把重油点燃。然后锅炉才能加热蒸汽,然后蒸汽通过传动装置推动航母螺旋桨,航母移动。这有点绕口~,这个过程是很耗费时间、费人力的。



一般来说航母在战备休息的时候是不会熄火的,都会 保持最低限度的运转。钢厂大家知道吧,炼钢厂的锅炉就不会熄火,停一次在预热很费时间。正常来说航母有冷启动跟热启动,冷启动就是从零开始启动,这个启动航母要费时间;热启动就是刚停止没多久,航母锅炉还热着,这时再次启动航母所需时间就少。



核动力航空母舰。这个是用核燃料产生的热量来加热蒸汽,不用点燃重油这么麻烦所以启动比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要快。

另外航母从港口出来需要拖船拖动的,因为航母太大了,港口过于狭窄,航母太笨重转向不方便,而且港口水又浅搞不好再搁浅了,所以需要拖船来拖动。你想一个人开走航母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知道答案了吧!


铁血军史1927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地回答两个字:不能。首先,想要启动航母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它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互相协作,至少要先将锅炉烧热才行。核动力航母虽然启动速度更快一些,但是反应堆的状况需要专人进行监视和调控,避免发生任何形式的意外。总之,一个人是无法同时协调启动航母需要的众多设备的。

图为舰用汽轮机


另外,航母想要离开港口几乎无法依靠自己的动力,只有大功率拖船才行。它们将引导航母成功离开泊位,正确指向航道方向,然后一路护送航母驶出航道才行。总之,在相对较为狭小的港口内,离了这些拖船航母是无法调整方向的,强行硬来只会导致碰撞事故甚至个签的发生。

图为正在辅助航母移动的拖船


即使是已经预热完毕并且对准了离港航道的航母,一个人开走的难度也非常大。首先,对于舰载雷达和卫星通讯系统需要时刻保持关注,以免走上错误的航道或者与其它船只发生碰撞事故。其次,航母的锅炉是非常精密的机械,必须时刻保持监视和维护才能保证它不会出现问题,一个人是无法同时兼顾驾驶和设备维护的。


图为航海辨识方位用的六分仪


另外,没有了领航员的存在,独自驾驶航母还会遇到其它问题。在卫星导航失灵或者经过的海域电磁干扰比较强的时候,想要通过光学仪器辨识自身所处方位和行进方向是非常困难的。想要兼顾方位识别和驾驶,除了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技能外,还需要能够在驾驶的同时作出不少计算。总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开不走航母的。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提供更多的军武知识科普。


军情解析


我知道你的意思,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一个人能够开走航母的。其实的确能做到,但不能这样做,因为航母本身是一个系统,航母不是刚走的,不是随心所欲的,那是移动机场,必须多人合作,形成合力,做到命令执行无差错,而又迅速可靠。

如果不太理解,可以像西游记。去西天取经,本来孙悟空一个人半天回来了,为什么要组成编队呢?第一有核心唐长老,有冲锋陷阵的孙行者,有插科打诨,让人们不寂寞的猪刚鬣,还要有管后勤的沙和尚,还要有管交通的白龙马,组成一个团队。

其实都是这样的,现在讲究团队工作,互相协作。看到中国航天了吗?那是坐了多少人?那只是我们能看到的,还有更多人默默奉献。航空母舰也是一样,你在画面前面看航空母舰,在附近看是一个样,走到面前又是一个样,走到甲板上,走到个舱室又是另外一个样。很多士兵走出自己的走出自己的工作岗位,走到别的岗位上,会迷路的。

一艘航空母舰一般是几千人?一般大航母是5000人左右,在地面已经是一个乡镇了,在城市已经是一个巨型小区了。这么巨大一个工程系统,一个人操作,那是不可能的,必须互相监督,互相支持。每个人只是一个螺丝钉,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就是一个厉害人。



(这个图片,最新国产航母的,有多少人在工作?)


大志远思想空间


航空母舰是目前最强悍的常规战略武器平台,极具战略进攻性,因此得到很多大国的积极装备和使用。同样的,这样一款重要的战略兵器也是最复杂的工业制成品,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复杂的武器系统,能够独立研究和开发这种超级工程的国家在世界上屈指可数。

作为一个目标明确,分工完善的武器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战的能力,还要考虑人员的操作,居住性。事实上这即是一个巨大的作战平台,同样也是数千成员工作和生活的钢铁城市,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细化航母上的具体部门完全不亚于一个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操作和管理航母极具挑战性。

以美国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为例,从制造,下水到正式入役起码要经过10年的周期。出航时,乘员数量高达5千多人,其中包括2400人的飞行人员,3200名负责操纵船只的船员。除去其携带的舰载机,尼母舰本身装备了充足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电子系统等。

为了能够驱动尼米兹级庞大的身躯在海上高速航行,其本身的动力系统也是令人震撼的。其中包括两台西屋动力的2台A4W核反应堆,4座蒸汽涡轮发动机,整套系统输出功率高达194兆瓦,几乎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供电量!

作为现代船只必备的电子系统,尼米兹的舰岛上的传感系统林罗密布,其中包括AN/SPS48, AN/SPY49空中搜索雷达,AN/SPQ9目标截获雷达,AN/SPN46,43空中管制雷达,AN/SPN41着陆辅助雷达。光是MK91 NSSM引导系统就多达4座,另外有气象,导航,军用数据链等雷达等,光是负责这些顶尖电子设备运转就要一大批人。

尼米兹级航母一次的部署时间高达8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大海上。这意味一旦发动核动力推进装置就意味着这台战争巨兽踏上了漫漫征程,想要操纵如此巨大的战舰最少动辄上千人,其中包括导航人员,动力装置运转,舵机,光是四个巨大的传动轴就需要抽出一大部分人去查看运转情况,核反应堆操纵室需要的人数和专业性要求更不必多说,如此来看使用一艘航母有多么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