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財報“過冬”:財報虧損,AI成拖累,硬件折戟

搜狗財報“過冬”:財報虧損,AI成拖累,硬件折戟

搜狗(SOGO.US)於北京時間4月29日發佈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公司當季實現總營收25.3億美元,同比增長2%;歸屬於搜狗的淨虧損額約為390萬美元。

搜狗財報“過冬”:財報虧損,AI成拖累,硬件折戟

狗的收入分為兩類:搜索和搜索相關業務收入(search and search-related revenues)以及其它收入(other revenues)。

搜狗財報“過冬”:財報虧損,AI成拖累,硬件折戟

搜索和搜索相關業務在2019Q1實現收入23.4億美元,同比增長6%,主要得益於基於拍賣的按點擊率付費服務(auction-based pay-for-click services)的增長。這項服務在搜索業務中的佔比為87.2%,與去年同期的82.6%相比有顯著的提高。

目前來看,搜索仍然是為搜狗帶來流量與收入的主要產品。

其它收入錄得營收1850萬美元,同比下跌34%。公司表示,其它收入下跌主要是由於智能硬件產品銷量下降所致。搜狗對硬件產品其產品包括:兒童智能設備——糖貓手錶、智能翻譯設備——旅行翻譯寶、以及錄音翻譯筆等產品

尷尬的硬件:一沒握著未來,二沒落著錢

軟件公司做硬件,核心思維是通過硬件佔據入口,軟件公司跟硬件公司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軟件公司進軍硬件領域,很少是單獨為了賺錢,比如,對於智能音箱企業來講,生態價值遠遠大於硬件本身。 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時代,設備數量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信息獲取也從文本信息處理發展到對話搜索。隨著對語音技術、新場景的挖掘,物聯網市場迅速發展,智能硬件設備數量將達到 100 億量級,文本信息交互變得越來越弱,而語音和對話交互成為發展的需要,信息獲取也從終端為中心轉移到以用戶和場景為中心,這是整個時代的變革。

屆時,智能音箱有可能就是打開下一個場景的鑰匙。

軟件公司不具備做硬件的基因,單純賺錢意義不大,還不如再挖掘下軟件的潛質,錢賺的比做硬件要更多。智能音箱成了軟件公司在AI領域共同的發力方向。

對於同屬於語音識別技術的 AI 翻譯硬件,BAT 鮮有涉足。而搜狗正好相反,同屬語音識別技術,智能音箱鮮有涉足,AI 翻譯寶卻推出多款產品。而且定價千元機,與 BAT 快速佔領市場的邏輯不同,很典型的盈利導向,而不看重戰略佈局。

從智能音箱以及 AI 翻譯硬件的佈局差異,我們可以看出,BAT 更重 " 賽道 ",更長遠,搜狗更重視 " 選手 ",更短視。

AI硬件 對於搜狗來講,更多的是原有業務的賦能,更講究 AI 的短期轉化。這樣做有助於資源聚焦,但是過於追求短線利益,過於注重 " 選手表現 ",而非 " 賽道 ",難免會錯過下一個潮流,只能追隨而非引領。面對智能音箱以及 AI 翻譯寶,搜狗跟 BAT 迥然不同的戰略打法,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

搜狗在智能硬件領域,一是沒有握著未來,二是追求短期利潤,同樣竹籃打水一場空,硬件處境極為尷尬。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它收入錄得營收1850萬美元,同比下跌34%。公司表示,其它收入下跌主要是由於智能硬件產品銷量下降所致。

對於搜狗來講,佈局智能音箱已晚,靠硬件切入AI領域已無可能,賺錢又無望,大膽猜測未來或將進一步邊緣化甚至有關停或者出售的可能性。

收入來源過於單一:搜狗轉型幾無成效?

核心業務方面,財報顯示,搜狗該季度搜索與搜索相關收入為2.342億美元,搜狗搜索和相關業務營收為2.342億美元,其他業務營收為0.185億美元。也就是說搜索業務佔總營收的92.56%,幾乎是搜狗收入的全部。

我們都知道,搜狗的王牌業務是搜狗輸入法,儘管佔據行業第一,但是對營收幫助並不顯著。工具類產品,比如輸入法、天氣預報等,看起來流量很大,但轉化起來並不容易,幾乎沒有哪一款工具類產品有非常成功的流量轉化案例。

事實上,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工具已死”的說法充斥在創投圈。因為在很多人的慣性思維裡,工具類產品的使用特點就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用完即走”。核心產品被定義被工具屬性,那麼遲早會被淘汰或者取代。而且變現很難,因為工具型產品的用戶黏性最弱,它的用戶更換成本非常低。

除此之外,雖說目前搜狗輸入法用戶流量很大,這其實得益於其產品的出色設計,如果有較重的商業化痕跡,可能會對現有產品造成傷害,被冠以“流氓軟件”的稱呼,從而“賠了夫人又折兵”,變現沒做成,流量還流失了。

真正具備變現價值的平臺往往具備用戶時間和注意力兩方面的優勢。不同於墨跡天氣、美拍這樣的短暫停留,搜狗輸入法的使用時間很長,但用戶的注意力卻不在上面。廣告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就是種注意力經濟,用戶注意了才有轉化的可能,這也決定了搜狗輸入法廣告投入價值註定是有限的,而且就說“輸入”這一功能並不具備留住用戶的“強關係屬性”,幾乎不具備深度運營的空間。

搜狗一直在說轉型,以輸入法為先鋒,以瀏覽器為主力,以搜索引擎為武器的三級火箭戰略到如今的AI的雙引擎,可是從財報表現來看,搜狗靠的還是傳統的搜索業務,這麼多年來,搜狗不斷擴張邊界,可是到最後依舊沒有轉化為營收,沒有帶來實際的收益,談轉型,純屬自嗨。

過於依仗搜索業務,盈利模式過於單一,搜狗的根基面臨不穩的風險,系統性風險較大。搜索作為互聯網入口的時代已經過去。傳統互聯網時代,用戶面對海量的信息,不知道該從何獲取,所以通過搜索引擎來檢索。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不再是這樣一種行為方式。所有的信息和服務的入口變成了移動端的APP、應用商城、小程序等。

因此,搜狗營收過於單一,而且更尷尬的是搜索這一主要營收業務本身,已成明日黃花,未來潛力很小,屬於夕陽產業,瘦狗類產品。

AI是幌子還是戰略佈局,未來可期還是可“欺”?

關於財報虧損,搜狗方面表示屬於戰略性虧損,因為增加了對AI領域的投資,導致成本上升,才出現虧損的。也就是說,搜狗的虧損屬於可以盈利但是為了長遠的發展,才短期虧損,未來AI大功告成,搜狗將上升到新的高度。可是事實真的如搜狗所願嗎?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核心技術,其終究還要解決許多問題,與許許多多的不同領域知識相結合。但目前新的AI經濟仍處於‘安裝階段’,只有當技術進入‘部署階段’時,才會對生產力、用戶體驗產生影響和衝擊。而且搜狗人工智能的佈局本身也有些垂直,只能與科大訊飛這一類的企業“掰手腕”,但就像垂直電商與全品類電商,緊抓某個垂直領域天花板也非常明顯。

除此之外,技術創新比如AI領域,我們能預知的只是行業總有破冰的一天,總有大規模商用的時刻,但是要命的是這在時間上並不可期,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因此砸錢成了無休止的一項工程,而在相關領域的競爭態勢下,搜狗勝出的幾率有多大呢?結果恐怕並不盡如人意。

進行人工智能領域的博弈時,搜狗的主營業務沒能形成強大而又穩健的現金流去支撐新業務的開展,這也是搜狗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人工智能這條賽道上,搜狗的競爭對手同樣不在少數,諸如BAT、科大訊飛等巨頭。搜狗在AI研發可以持續投入,但要指望立竿見影地取得效果恐怕比較困難,任重道遠,搜狗的未來似乎並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