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次提醒孩子去寫作的時候,孩子都會不耐煩,發脾氣?

浪漫人生1977


關於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許多家長真是操碎了心,內心都想把最好的給予孩子,在我們看孩子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往往適得其反,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仔細想來主要是有以下三點原因。

1,沒有正確看待孩子的不良習慣。孩子出生是是一張白紙,純真且乾淨,他的每一種行為和喜歡的養成,其實是在不斷的成長中,以及跟父母的影響和生活環境共同的作用下結果,所以有這種不好的習慣非常正常,我們成年人不良習慣和缺點更多,懶惰,自制力差等等,仔細想想難道不是嗎,更何況一個孩子。

所以說,以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這個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但很多人說了,都快崩潰了,你讓我平常心?且聽說說完。

2,獨生子女和快節奏的生活。 現在家庭大多是一個孩子,我們這一代也很多是獨生子女,這就會造成教育孩子經驗不足,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另外,快節奏的生活,任何事情都講究能快則快,教育孩子是一個內心深入交流的過程,並不是錢花到位了就完成任務,很多父母在這一點存在認知誤區。

3.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做父母的自身問題。 可以毫不客氣的講,孩子的八成問題,都是父母的責任。 拿我兒子來說,剛開始總想給他最好的,吃飯那簡直是當皇上供著,2-3歲很明顯開始嚴重挑食,非常任性,怎麼辦? 我逐漸跟他開始講原則,不到飯點決不能吃零食,哭也沒有,吃飯時哭鬧不愛吃?沒關係,那寶寶你可能還是不餓,幾次下來,他知道了,任性挑食老爸還真不讓吃飯,肚子餓真難受啊。後來再慢慢給他講事情的對與錯,對每一點進步要鼓勵,原則性問題一定不能心軟。 所以說,堅持原則,自成方圓。 諸如其他脾氣暴躁,沒耐心,沒有自制力,遇到事情的極端反應和對待態度等等毛病,您仔細想想,孩子這不就是複製版的自己嗎!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跟孩子心與心的溝通,放下手機,多給予一些陪伴和鼓勵,多一些耐心,改變自己,也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能量滿滿的成長環境,您的孩子肯定是最棒的!


家電維修楊彥朋


當你每次提醒孩子學習的時候,他會發脾氣,並且表現得非常不耐煩。

主要原因是你家的孩子可能有輕微的厭學情緒。

解決孩子的厭學情緒並不是束手無策,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年齡特徵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希望以下建議能幫到您。

1、從“玩”中學

偉大教育家杜威曾說:“讓孩子在教中學,做中學。”可見學習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讓孩子在各種環境中歡快學習,無疑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

一旦家長髮現孩子不愛學習之後,多半會直接問孩子,最近怎麼回事,怎麼不愛學習了,或者書寫怎會如此潦草,這種情況下,孩子本來對學習這件事就不感興趣,被家長這樣質問,會產生下意識的隱瞞,用說謊來應付家長的問詢,或者就是沉默,不說話。

直接詢問或者質問孩子,只會加深他們對學習的牴觸情緒,不“對症下藥”,是挽救不了孩子的。

但是,如果家長開始從“玩”著手,比如學校裡有趣的事、朋友間的八卦遊戲、孩子的心願等,交流與談話無形之中會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有利於孩子敞開心扉,和家長談心。在如此輕鬆的氛圍裡可以初步瞭解孩子厭學原因和知識興趣點,更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2、從“樂”中學

勤學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學者。在樂中學是每個學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家長應從小賦予孩子一種觀念: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家長也應該與孩子產生共情。思孩子所思,當孩子談到學習很無聊時,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家長可以談談自己所遭遇到類似的人和事,然後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學習上,慢慢引導孩子走出無聊的學習死角,以快樂為初衷。

3、從“惑”中學

人非聖賢孰能無惑,困惑是人成長成才的首要前提,當你的孩子對學習感到困惑時,你應該感到慶幸和開心。

困惑是學習的源泉,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無疑會遇到很多難題。或許他們會向老師和同學求助,又或許自己悶在心底,無從傾訴。其實多數孩子屬於後者,因為正在成長的孩子,有較強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如果向同伴求助,一則會丟面子,二則害怕拒絕。所以很多孩子會在悶悶不樂,充滿疑惑。回到家定是無精打采,父母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者許多角色,教育者是無可厚非,要引導孩子,不恥下問,有困惑是件好事情,困惑是思考、動腦筋的表現,而不是愚笨的代名詞,讓孩子將困惑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小緣語文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父母面對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上使出渾身解數,卻發現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孩子能夠自覺完成作業,家庭的幸福指數也會高一點吧!父母到底要怎麼做呢?

首先,既然孩子不喜歡你催他,那麼你就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搞好關係!

本來和孩子就因為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弄得不開心,那麼家長就不要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了,先處理好孩子的關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好。當然這裡並不是說父母就不管孩子的作業了,孩子高興就好。而是先讓孩子高興,比如,放學回家先帶孩子放鬆一下,運動,聊天等,瞭解孩子當天的學習情況,等孩子高興了,在和孩子一起閱讀或是陪孩子複習或是討論今天的難點,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寫作業這件事情上。

其次,瞭解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原因,是不會還是習慣拖延。

如果不會,那麼除了就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複習,預習等,可能還要與任課老師溝通,採取別的方式。如果只是想拖延時間,那就給孩子立規矩,規定寫作業的時間,堅定而溫和地執行,當然這裡不是指父母為孩子做決定,我們要讓孩子自己選擇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十分鐘還是五分鐘後,讓孩子做選擇題,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受尊重還自由。

再者,父母要做好榜樣!

孩子進入不了寫作業的狀態,父母就要引導孩子進入,而不是把命令催促孩子,讓孩子一個人去做;當孩子做作業時,父母也要“做作業”,可以閱讀,可以做和筆紙有關的工作,要創造家庭學習的氛圍,千萬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孩子寫作業時儘量不要在旁邊指手畫腳。

總結:其實每個人都不太喜歡做作業,都是因為要檢查。所以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榜樣和規矩做溫和而堅定的正面引導,不是給孩子施加在外的壓力,而是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