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最近,B站上一个叫“馒头”的up主,发挥人类的无限才华,将抖音网红歌曲《绿色》进行神改编,唱出了无数80、90后的“悲惨”童年。

歌词是这样式儿的~

说不疼那都是假的

毕竟我的屁股也是肉做的

你一巴掌它就变彩虹

有七种颜色

说不揍我都是假的

一但你忍不住就会冒火

变成一个七窍生烟的人

比巨龙都凶恶

若不是你死气拜咧生了我

我怎会屁股被你打的piapia的

爱我的话是你说

揍我的事儿是你做

揍完我甜言蜜语你还说的漂漂亮亮

我因为悲伤难过泪流成河

你却把无声的抗议当撒泼

凭什么你比我大

就可以不讲道理动手打我

说不揍我都是假的

一但你忍不住就会冒火

变成一个七窍生烟的人

比巨龙都凶恶

若不是你死气拜咧生了我

我怎会屁股被你打的piapia的

爱我的话是你说

揍我的事儿是你做

揍完我甜言蜜语你还说的漂漂亮亮

我因为悲伤难过泪流成河

你却把无声的抗议当撒泼

凭什么你比我大

就可以不讲道理动手打我

视频汇聚了一众来自五湖四海同样是“被父母打大”的孩子。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大家惺惺相惜,互相安慰。

有网友评论:

内容过于真实,引起泪目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感觉我的童年被偷窥了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妈妈,再打我一次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小时候,我也经常被爸爸妈妈打。因为从小脾气倔,不听话,又皮,不是去招惹别的小朋友,就是把人家的东西给弄坏了,经常挨揍。但是我妈打我的时候,下手很轻,而且只打屁股,我妈坚信,“只有打屁股才不会把孩子打傻”。

讲真,现在长大了,爸爸妈妈当然不会再打我了,甚至有时候跟我讲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但是小时候跟爸爸妈妈那种亲密无间、无所顾忌的感情再也没有了。小时候被打一顿,5分钟不到就又贴到妈妈身上了,长大了,跟妈妈闹别扭,可能要花5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消除芥蒂。

前段时间童模妞妞被妈妈打的视频上了热搜,且不讨论这件事情孰是孰非,现在的家长,的确是一听到“打孩子”就炸毛。并且有一套非常科学且合乎逻辑的理论依据:打孩子降低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打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反社会人格!从小被父母打的孩子,长大了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现代家长貌似陷入了一种误区:孩子坚决不能打,只有用爱和自由培养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

且不说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打过,即使是很多颇有成就和社会地位,被人推崇的名人,小时候也经常被父母打。

在《圆桌讲究派》第二期中,姜文就自称,自己从小被父母打,而且经常是没有来由的一顿暴揍。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马未都也讲:“我从小在一种家长打孩子的文化中生存。”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并且戏潮那个时候劝架的方式:

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还记得小时候挨过的“爸妈混合双打”吗?

印象中我们总觉得长得冰清玉洁的美女们一定是得到很多偏爱的,其实,不止是男孩子小时候被揍,女孩子也是一样的。很多女明星在荧幕前爆料自己童年被打的阴影。

胡可在吐槽大会上自曝,小时候因为弄坏了邻居家的东西,不肯承认,被爸爸用冻带鱼打了一顿。

杨丞琳自曝,小时候和家人吃饭,都要全员坐下来才能一起用餐,否则会被爸爸拿拖鞋打脸。

范冰冰在节目中讲:“我妈妈打我是真的动手,一是因为我性格很皮,第二是因为她脾气比较暴躁,抄起什么就打,五六个摞在一起的衣架,一抽都会断掉——我都不知道是劣质的还是用劲太狠了。“

调研显示,全世界有80%的人小时候被父母打过,也就是说,打孩子是一个全球现象。我们走出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误区,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打孩子”就是“虐待孩子”。

说实话,撇开那些极个别的心理变态的父母不谈。我们小时候,父母打我们,更多的是吓唬,而不是真打。

用严谨的、科学的方式解释就是“有目的地运用生理力量让孩子感受到疼痛但是不使其受伤,从而达到控制或者矫正孩子行为的目的。”或者“一种由父母或者由实行长辈功能的成人所使用的非虐待性质的习惯性的肉体惩罚行为。”

(为了不让喷子们见缝插针,只能放弃说人话了。。。)

比起父母对我们的爱,这点儿打骂,轻如鸿毛,根本不值一提。

孩子虽然不是铁打的,但也不是玻璃娃娃,一碰就碎。我们生活在真实的、复杂无常的社会中,甚至有些凶险,如果孩子连轻轻拍打都使不得,将来怎么面对社会的打击呢?

当然,我不提倡打孩子,但我也绝对看不惯那种为了“爱和自由”而构筑“爱和自由”的行为。做父母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千万不要在科学和理论里自我陶醉而忘了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爱高于一切之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真理能够指导父母对孩子的爱。

作者简介:码字就会快乐的弋言君,个人号:叔弋言。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