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混合双打",娃成了脑震荡,孩子身上4个"禁打"区域要牢记

虽说近些年来大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希望更加懂得自家宝宝的

心情和想法,做到和睦友善地沟通,但是孩子的脾气就像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有很多时候说好的事情却反悔赖账,讲道理也讲不通

孩子们这种任性,主要来源于他们还不够成熟的心智,很多时候会让他们忍不住做出一些特别情绪化的事情,家长也是无可奈何。屡教不改怎么办?只能打?

爸妈

孩子都是爸妈的心头肉,若不是实在没办法,相信大家也不会随便打孩子,很多孩子也是只有爸妈特别"凶残"的时候他们才会乖乖听话,可是你有遇到过打孩子打出问题的情况吗?


夫妻教育淘气的儿子,不慎打出轻微脑震荡


比如小林家的儿子,最近就把老师和爸妈给气坏了,这孩子上课一边听课一边往天花板上丢橡皮,再接住,再丢,再接住……全班四十多个同学上课都爱看他"表演杂技"

这样的情况老师肯定要管

,结果小男孩太淘气了,语文老师不让他玩他就数学课上玩,数学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英语课上玩。

爸妈

最后班主任点名批评他,他还是不改,班主任只好联系了他的家长。小林夫妻俩听到这样的事情勃然大怒当晚就把儿子"混合双打"教育了一番。


儿子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瞎玩"了,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早起儿子就说自己头晕、头疼,当时小林夫妻还没当回事,直到老师联系他们说儿子在学校里晕倒了,他们才赶紧将儿子送进医院检查。

经过医生的检查才发现,原来夫妻俩在打孩子的时候没注意,把孩子打出了轻微脑震荡

爸妈

小林夫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打孩子的时候太过愤怒,已经不记得自己打过孩子哪里了,但心中也是非常后怕,连忙向医生询问孩子现在的状况。

于是,医生向小林夫妻详细讲述了孩子的身体最脆弱的4个部位


医生表示:再生气也不能打这4个地方,家长谨记


① 击打后脑勺


后脑勺的位置内部靠近人体的脑干,这个部位用于调节人的平衡能力。

爸妈

有的孩子小时候能够骑单车、溜冰、玩单杠等等这些需要平衡能力的运动,但是长大之后就不会了,有的人骑自行车、摩托怎么也学不会,很有可能是小的时候后脑勺被击打次数太多而造成的。


② 拉扯耳朵


通常来说家长们打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疼",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长记性,扯耳朵、拧大腿这类就是最疼的,虽然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险

人的耳朵内部以软骨为主,遍布神经细胞

,非常敏感,所以轻轻拉扯也会很痛。家长拉扯孩子的耳朵,经常会非常用力,容易造成外耳廓扭伤

爸妈

用力向外拉扯耳朵的动作,会带动整个耳部位移,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耳朵内部的

耳蜗等器官容易被拉扯受伤,从而影响听觉

有不少家长曾经非常疑惑,孩子是不是专门跟自己"对着干"?为什么打了孩子几次之后,孩子就故意装作听不到家长说话?其实不是孩子赌气,而是听觉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影响。

有的家长还因为生气,对着孩子的耳朵大声吼叫,这样也会伤害孩子的听力


③ 臀部、大腿、后背这些"肉厚"的部位


我们意识里可能觉得

"肉厚"的地方打起来也不要紧,所以在打孩子的时候会选择臀部、大腿、后背,觉得都是远离内脏的肉,受伤也很快就会好。

其实这样的观念也是错误的。

爸妈

臀部靠近孩子的尾椎骨,如果在打孩子的时候不慎把尾椎骨伤到,孩子的身体将

很难恢复如初,在一些意外事故的案例中,尾椎骨受伤的人会非常难受,坐卧不宁,身体非常痛苦

后背、腿、膝盖也是人们的骨骼比较靠近皮肤的部分,在一些打架受伤的事件中,肋骨、腿骨被打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④ 额头、面部


孩子们经常会"童言无忌",并且不懂得察言观色,说出来的某些话会让家长在一瞬间暴怒,忍不住上手就"抽"

这个时候家长常常会打到孩子的面颊、额头、太阳穴的部位,这些部位家长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要打,否则有可能会造成

严重的后果

爸妈

人的面部毛细血管很复杂器官也多,家长们可能有过一不小心打伤孩子的经历,手指可能会蹭到孩子的眼睛、打伤孩子的鼻子,而太阳穴

这个部位一旦遭到过重的击打,很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家长打孩子我是绝对不提倡的,但有时候孩子做出让人气到崩溃的事情,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情,在打孩子之前,先深呼吸,克制自己的行动,不要打到孩子的关键部位,更不要"一打就停不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